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业绩全面“超预期”,商汤“技术长期主义”迎来收获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野马财经 时间:2025-09-02 20:29:05



生成式AI的“爆发”,

早在多年前已埋下伏笔。

作者 | 赵晴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今年以来,通用大模型进入“强推理+多智能体协作”的新阶段,生成式AI的应用渗透持续提速,并开始以可复制、可控的工程化路径穿透更多产业场景的“工业红线”。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产业由“试点验证”加速迈向“规模落地”,生态分工与能力边界正被重塑。多年来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众企业,也由此迎来收获期。

8月28日,港股上市的商汤(0020.HK)发布上半年财报,业绩全面超出市场预期。今年上半年,商汤总收入同比增长36%,达23.58亿元;其中,生成式AI收入连续第三年高速增长,增幅达72.7%;经调整亏损净额同比和环比均大幅收窄,同比下降50%;贸易应收回款额32亿元,以96%大幅提升,达历史新高。此外,截至今年上半年,集团的总现金储备达132亿元,流动性充沛。

事实上,这份财报虽然在“预期之外”,但其实又在“情理之中”。秋天的收获,源于春天的播种,夏天的劳作。财报背后的秘密,就藏在商汤对于“技术长期主义”的坚守之中。



01

商汤应用爆发

上半年业绩全面超预期

商汤共有三大板块业务,分别是生成式AI视觉AIX创新业务。今年上半年,商汤业绩的爆发式增长,主要由生成式AI板块带动,其所贡献收入同比增长72.7%达到18.16亿元。作为公司主要的增长引擎,其营收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0.4%进一步增长至77%,营收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生成式AI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商汤“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研发-大模型应用”飞轮的三重协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算力支撑研发与应用、研发辐射上下游迭代、应用反哺数据洞察,整体行业解决方案推动算力平台、模型和应用的联合商业化,形成行业可复制的实践案例。

算力基础设施来看,今年上半年,商汤大装置聚焦未来技术平台的升级与储备,持续提升单位经济效益与交付效率,已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在国产芯片异构混合调度课题上,实现了5000卡规模的月级稳定运行,集群利用率约80%,异构训练效率达到同构架构的约95%。截至8月,商汤大装置的总算力规模已稳步增长至约2.5万PetaFLOPS,并正在有序推进临港AIDC的二期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算力供给能力。

据IDC发布的首个《2025中国大模型推理算力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商汤大装置在“性能优化”“云和本地组合”“大模型训推”三大核心能力上获得满分,成为极少数在训推效率、开源生态与产业落地深度上均实现全面领先的AI基础设施之一,已跻身中国大模型推理算力厂商第一梯队



图源:罐头图库

从大模型研发来看,今年4月,商汤发布全新升级的“日日新SenseNovaV6”大模型体系,对标GPT-o1,数据分析能力大幅领先GPT-4o;今年7月,商汤升级发布“日日新SenseNovaV6.5”大模型体系,在强推理、高效率、智能体三个领域继续突破。

从大模型应用来看,“一基两翼”的商业布局以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为基石,以生产力工具与交互工具为垂直应用方向,已深入到金融、政务、电商、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实现了AI技术走向产业场景的广泛落地。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流式交互时长今年以来增长510%,新应用自5月上线三个月用户规模增长15倍。日日新V6.5一经推出,即进入到智能硬件和机器人、AI教育、AI文旅等应用场景,同时还推出了数个“爆款”C端应用,推动AI大模型走向“百姓日用”。

比如,商汤推出的生产力工具系列产品“小浣熊家族”用户数突破300万,每日处理Tokens数达100亿,不仅通过与联想等客户深度合作直接赋能个人用户,还为垂直场景推出了金融、教育、政务等行业版本。媒体最新报道显示,截至目前,“小浣熊”教育版覆盖500+院校、25万+师生,金融版在智能理赔、智能问数等领域表现突出,数据生产效率提升300%。再比如,商汤推出To C产品 “咔皮”系列 “咔皮相机”与“咔皮记账”用户破千万,DAU年内增长400%,“咔皮记账”还跻身细分赛道最快破百万用户应用之一

除了生成式AI业务领域的“亮点”,视觉AI、X创新业务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截至上半年末,视觉AI板块服务国内外客户660余家,长期复购比例57%,上半年海外商机储备与新订单同比显著增长。据IDC发布报告《中国人工智能软件2024年市场份额:智能体是未来》显示,商汤以22.8%的份额蝉联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第一,这也是商汤连续第九年位居该细分市场榜首。在行业人士看来,视觉AI也依然是商汤成熟的“现金牛业务”。

以生成式AI与视觉AI为“1”,以X创新业务为“X”,商汤在去年底提出了“1+X”战略。X创新业务以孵化创新生态为核心战略,聚焦智能驾驶、医疗、机器人、零售等4个赛道,向生态企业提供计算服务、基础AI模型(包括大模型和视觉AI模型)与专家服务,助其缩短从0到1周期。

今年上半年,商汤进一步减亏,一定程度上也归功于该战略的成功。根据媒体公开报道,X创新业务板块内6家企业已融资约20亿元,各项业务也在顺利展开。比如今年上半年,商汤医疗与上海新华医院联合发布“AI儿童全科医生”;与新加坡IHH医疗集团合作疾病早筛,成为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主论坛发布的唯一医疗案例。今年8月,家用机器人元萝卜还联动迪斯尼经典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发布了新品。



图源:罐头图库

02

厚积薄发,坚守“技术长期主义”

当全球科技巨头还在执着于生成式AI的“参数竞赛”时,商汤已经提出“大装置-大模型-应用”的三位一体战略,让技术更实在地参与到为产业赋能的过程中去,也走出了自身的差异化发展道路。这种生态布局,可以视为商汤基于自身对AI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以及自身长期以来的技术沉淀所作出的“技术长期主义”布局。

业绩的全面“超预期”,也不仅源于规模化和创新化,更源于前瞻的认知和创新。比如,已经成为商汤“现金牛业务”的视觉AI,其实早在2014年就开始布局,并且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等行业场景。

如今,生成式AI已经成为公司营收的绝对支柱。但生成式AI业务的爆发,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积累。

生成式AI的基石,是以GPU为代表的智能算力,有足够的算力,才能够支撑起庞大的系统和训练、推理任务。在全球大模型竞争激烈的当下,算力几乎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电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商汤的前瞻性也由此体现。早在2018年,其就在在自建算力中心的基础上,着手打造商汤大装置。商汤联合创始人、大装置事业群总裁杨帆在业绩会上表示,截至今年8月,商汤大装置的总算力规模已经稳步增长到了25000P(1P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在平台层面也完成了商汤大装置SenseCore2.0的全面升级。在国产芯片异构混合调度上,实现了5000卡规模的越级稳定运行,集群利用率达到80%,异构训练效率达到了同构芯片效率的95%



图源:罐头图库

厚积之下,终于薄发。2023年,商汤生成式AI业务实现了同比200%的飞速增长,占总收入比例超过35%,金额达到12亿元,成为商汤成立十年以来,以最快速度从无到有、超过10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今年上半年,商汤生成式AI板块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大幅增长72.7%达到18.16亿元,意味着该业务对商汤来说已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变革性创新,而是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更意味着商汤成功从AI1.0时代迈入AI2.0时代。从那时到现在,又仅仅过了一半年时间,生成式AI业务,已经成长为营收占比达77%的绝对主导业务,也可见其当初的先见之明,最终也用实践向外界证明了什么叫做“慢就是快”。

去年以来,在“三位一体”战略的基础上,商汤进一步提出了“1+X”战略。商汤基于对战略方向的重新定位。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核心业务,正在加速实现盈利并带来稳定的现金流,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持久动力。在充足的“弹药”支持下,众多生态企业在聚焦各自场景化AI和细分市场需求的同时,又能充分共享集团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模型建设成果,与集团形成有效协同,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前布局未来。技术的长期主义仍然贯彻其中,下一个收获季,商汤又将迎来什么样的跨越?

你对AI还有哪些了解?评论区聊聊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