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阿里净利暴涨78%,自由现金流转负!谁会成为新的外卖赢家?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征探财经 时间:2025-09-02 20:27:48


Pixabay

8月29日,阿里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业绩(即2025年第二季度),其收入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31.16亿元,同比增长78%;但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335.1亿元,同比减少18%。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的经营利润为349.88亿元,同比下降3%;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至388.44亿元,主要归因于对“淘宝闪购”,以及用户体验、用户获取和科技的投入,部分被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双位数收入增长以及多项业务运营效率的提升所抵消。

显然,对外卖业务的投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阿里的财务数据。而外卖正成为电商平台新一轮的竞争方向,阿里的“淘宝闪购”这次能赢下外卖之战吗?

01

进一步整合电商

从收入结构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收入1400.72亿元,同比增长10%;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47.41亿元,同比增长19%;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所有其他收入585.99亿元,同比减少28%。

这是阿里首次在财报中将业务分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及所有其他业务四个分部,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也仍是阿里最核心的收入来源。

8月22日,即此次季报发布的前一周,阿里更新了官网业务介绍页面,将业务重新划为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及所有其他业务。

其中,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包含淘宝、TMALL天猫、闲鱼、飞猪旅行、淘宝闪购、饿了么、1688;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零售包含AliExpress、trendyol、Lazada、Daruz,以及阿里巴巴国际站;云智能集团核心为阿里云;所有其他则包含钉钉、夸克、通义、高德地图、菜鸟、优酷、大麦娱乐、盒马、阿里健康等。

经过调整,阿里的业务板块变为了电商(国内、国外)、云和所有其他,进一步聚焦。

资料显示,从2024年开始,阿里就在对国内电商业务进行新的整合。2024年11月,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任命蒋凡担任CEO,向吴泳铭汇报。新的电商事业群全面整合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电商业务,形成覆盖国内外全产业链的业务集群。

2025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510阿里日亲友见面会上表示,公司聚焦两大核心战略方向“电商、云+AI”,并提到了闲鱼、夸克、高德、钉钉、1688等创新业务。

一个月后,吴泳铭再度发布全员邮件,宣布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饿了么董事长兼CEO范禹、飞猪CEO南天将继续“掌舵”,直接向中国电商事业群负责人蒋凡汇报工作,同时饿了么与飞猪仍保留公司化管理模式,在业务决策与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吴泳铭表示,“这是我们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未来,我们将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优化整合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为用户创造更丰富优质的生活消费体验。”

目前,淘宝APP集合了阿里目前大部分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全部频道中提供了闲鱼、菜鸟、饿了么、盒马、淘票票、飞猪旅行等业务的入口;淘宝88VIP除购物优惠外,还提供菜鸟、飞猪、淘票票、盒马、高德打车等会员权益。

02

内卷“外卖”

在前两年内卷“低价”后,“即时零售”正成为国内电商平台新的竞争点。

2025年2月,京东正式在京东APP中上线京东外卖;4月,阿里在淘宝APP中推出淘宝闪购业务;同月,美团也推出了美团闪购。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管理层透露,淘宝闪购自今年4月上线以来,仅四个月时间,月度活跃用户已突破3亿,较上线前增长了200%,首阶段目标超预期完成。7月,该业务的日均订单规模达到1.2亿单,8月周日均订单量维持在8000万单水平。同时,商户供给和物流能力也同步扩张,闪购活跃骑手数增至200万,较4月增长三倍。

阿里集团首席执行官蒋凡表示,我们不会单独看外卖(即时零售)的盈利情况。考虑到电商的综合收益,我们认为可以在长期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前提下,即时零售对平台整体产生正向经济收益。

从业绩来看,即时零售也实现了双位数的收入增长。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中的电商业务收入1185.77亿元,同比增长9%;由淘宝闪购、饿了么组成的即时零售收入147.84亿元,同比增长12%;中国批发商业67.11亿元,同比增长13%。

但在淘宝闪购的投入,也“拖累”了一些财务表现。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整体经调整EBITA为388.44亿元,同比减少14%。其中,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经调整EBITA为383.89亿元,同比减少21%;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经调整EBITA为-5900万元,同比增长98%;云智能集团经调整EBITA为29.54亿元,同比增长26%;所有其他为-14.15亿元,同比减少31%。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成为三个业务集团中,唯一经调整EBITA下滑的业务集团。阿里表示,主要是由于对淘宝闪购,以及用户体验、用户获取和科技的投入所致,部分被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双位数收入增长所抵销

此外,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的销售和市场费用为531.78亿元,占收入的21.5%。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销售和市场费用占收入比例将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13.3%增加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1.3%,主要是由于对“淘宝闪购”,以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用户体验和用户获取的投入所致。

对淘宝闪购的投入,也影响了自由现金流。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6.72亿元同比下降39%。自由现金流为净流出人民币188.15亿元,2024年第二季度则为净流入173.72亿元。自由现金流的下降主要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以及对“淘宝闪购”的投入。

除了阿里外,外卖业务的竞争也明显影响了京东、美团的财务表现。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同比减少50.79%;经营利润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105亿元,骤降至亏损9亿元。同时期,美团的经调整净利润为14.93亿元,同比下滑89%;经营溢利2.26亿元,同比减少98%。

京东管理层在财报会议上表示,外卖业务为京东带来了明显的流量和用户增长,未来在整体市场投放和营销费用上有很大协同空间。京东做外卖业务追求的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成绩,而是希望能够长期做下去,5年、10年,甚至是20年。美团CEO王兴则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我们坚决反对内卷。”当前外卖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美团将继续捍卫市场地位。

显然,外卖业务为阿里、京东都带来了流量和用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绩表现。两大电商平台也不会轻易放弃外卖业务,作为外卖领域老大哥的美团,也将持续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淘宝闪购”能否助力阿里实现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呢?尽早实现外卖业务的盈利将是京东、阿里当下最重要的挑战。

作者丨五仁

来源丨征探财经(ID:teccj6)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