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步长制药利润大增171%背后:销售费用同步上扬,商誉减值风险高悬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俊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9-02 19:52:14
步长制药在本次半年报中指出,截至本报告期末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4.6亿元,商誉账面价值为5.34亿元。如果吉林天成制药、通化谷红制药未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仍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

9月2日讯(记者 屠俊)在经历了销售费用过高、名贵白酒风波、商誉减值等因素影响业绩大幅波动等一系列事件后,步长制药(603858. SH)在近日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在降本增效、摊销减少等短期利好因素下,步长制药迎来了营收,利润双回升:公司营业收入为56.6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4.32亿元微增4.27%;净利润为6.28亿元,上年同期为2.31亿元,同比增长171.24%。

对于利润的增长,步长制药指出,主要是本期药品的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比下降和公司收购通化谷红制药、吉林天成制药时,形成的评估增值对应的摊销额至2024年末摊销完毕,摊销额同比减少等影响。

那么步长制药是否已经迎来了业绩拐点?

业绩基于去年低基数,未来仍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步长制药业绩发生了大幅波动。2020年-2024年,步长制药分别实现净利润18.61亿元、11.62亿元、-15.30亿元、3.19亿元和-5.54亿元。

而2025年中报的高增长是基于去年上半年业绩低基数基础上的,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2亿元,同比下降2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1亿元,同比下降68.98%。

近年来,步长制药深陷商誉减值泥潭。

自2012年起,步长制药开展了一系列资本运作,分别于2013年、2014年、2015年累计收购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化谷红)100%股权,收购成本合计27.48亿元,确认商誉18.36亿元;分别于2012年、2015年累计收购吉林天成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天成)95%股权,收购成本合计35.97亿元,确认商誉31.6亿元,上述商誉合计49.96亿元。由此,步长制药获得了吉林天成的复方曲肽注射液和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通化谷红的谷红注射液这三款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步长制药在本次半年报中指出,截至本报告期末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4.6亿元,商誉账面价值为5.34亿元。如果吉林天成制药、通化谷红制药未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仍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

至于商誉减值的原因,上述复方曲肽注射液、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和谷红注射液该三种产品不仅是步长制药的独家品种,还都曾经是超10亿的大单品。

2019年发布的医保目录调整方案中,对中药注射液和辅助用药有了更严格的限制,直接将银杏叶注射制剂、生脉注射液等部分中药注射剂进行剔除;此外,中药注射剂被限品种扩大,其中不乏有年销售几十亿元的大品种,这些中药注射剂大部分都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才能使用,且使用范围都偏向重症。此外,无论是中成药还是生化类药品,被纳入辅助用药之列的大部分都从目录里移除。

随着2019医保目录的调整,后续,各省陆续调整地方医保目录,而步长制药上述产品也陆续被多地的医保退货,对于业绩的影响也开始逐步显现。

此次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产品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用药领域,其中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三个独家品种对公司的业绩贡献较大。

但上述核心产品在过去几年同样面临医保目录调整、集采降价、重点监控等政策压力。

以脑心通胶囊为例,2024年5月,由国家医保局牵头,四川、广西、云南、山西纷纷出台发布相关产品调价的通知,步长制药的脑心通胶囊赫然被列入。其中,36粒规格的脑心通胶囊挂网价被调至19.90元;48粒规格被调至26.26元;72粒规格被调价至38.81元,降价幅度分别为9.1%、9.3%和19.4%。

步长制药在半年报中指出,稳心颗粒在完成了历时三年的循证医学研究临床试验后,对心律失常的疗效得到了肯定;脑心通胶囊和丹红注射液的循证医学研究亦在稳步进行。

销售费用增长超8%,研发费用降低31%

上述成熟产品面临结构性压力下,步长制药的研发费用却在降低。

报告期内,步长制药研发费用为0.84亿元,上年同期为1.22亿元,同比下降31%。公司称主要是本期费用化研发支出同比减少所致。事实上,步长制药在研发投入资本化方面一直被认为较为激进,引发市场质疑其美化利润,半年报显示,步长制药研发费用为0.84亿元,但资本化研发支出为1.42亿,上年同期为1.19亿。

除了研发费用,这家曾经的中成药龙头还被市场质疑销售费用高企和带金销售有扯不清的关系。

据公开数据,2017年至2024年,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分别为82.87亿元、80.36亿元、80.81亿元、83.73亿元、83亿元、74.84亿元、63.69亿元和43.23亿元,合计约600亿元。但相对同期2017年至2024年间,步长制药的研发费用合计在33亿元左右,远远低于销售费用。

2021年,财政部发布公告,77家参与大查账的医药企业中,有19家被行政处罚,其中就涉及步长制药。步长制药以咨询费、市场推广费名义向医药推广公司支付资金,再由医药推广公司转付给该公司的代理商,涉及金额5122.39万元。财政部依法对步长制药处以顶格处罚5万元罚款。

此外,步长制药的一些核心服务商也存在诸多疑点。例如,2023年其第一大销售服务商为海南椰云众包科技有限公司,交易费用高达4.49亿元,而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社保参保人数仅10人。第二大服务商宝鸡新安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步长制药向其支付市场推广费、市场调研费等2.94亿元,该公司为个人独资企业,2020年9月成立,社保参保仅8人。

更令人质疑的是,步长制药向关联方支付的高额费用。2021至2023年期间,步长制药向关联方贵州名帅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支付了超5700万元的费用,而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王秀珍,是步长制药实控人赵涛的岳母。

此外,2023年,宁波国帅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进入步长制药的酒水采购商名单,这家公司由赵涛实际控制。

有业内人士指出,步长制药的销售模式长期依赖市场推广+学术会议进行营销,但这一模式在当前医药反腐背景下正面临巨大的监管挑战。

2024年,其销售费用为43.23亿元,虽然相对于往年有了大幅下降;但今年上半年,其销售费用重新增长8.26%,达到22.39亿元,占整体营收的约40%。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