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12秒完成采摘,AI采摘机器人即将亮相成都农博会!开发者:探索打造AI智能无人农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红星新闻 时间:2025-09-02 18:23:55

9月2日,晨雾尚未消散,成都温江区农高创新中心内,一台形似星际探测器的白色机器人正沿着轨道匀速滑行,它的头部镶嵌着高光谱摄像头,如同昆虫复眼般扫描着每一串果实,然后精准采摘并放入框中。


▲AI采摘机器人

据了解,这是中农科控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AI采摘机器人,作为“AI智能无人农场”的一部分,即将亮相第十一届成都农博会。公司相关负责人胡顺建表示,该机器人目前能实现平均12秒完成一串小番茄的采摘入框动作,“可以完成日常巡检、自动打药、成熟采摘等一系列工作,并且还在不断完善算法和硬件。目前,它已在江苏、甘肃、山西、北京等地初步投用。”

12秒采摘一串小番茄

可完成巡检、打药、采摘等动作

初见AI采摘机器人,记者发现,这是一个白色带轮的方盒携带了一支六轴机械臂,机械臂的末端安置了一把枝剪和一个景深摄像头,正常工作时约一米多高。一键启动后,不需人为操控,它开始按照既定路线,在番茄大棚内穿梭,然后自动判断番茄是否成熟,成熟则将其整串剪下并放在框中。

不管外界刮风还是下雨,这个AI机器人一如既往地重复着识别、采摘等一系列动作,其研发公司中农科控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胡顺建告诉记者,目前它能实现平均每12秒完成一套采摘动作,“虽然比不上人工,但其优势就是只要有电就能一直工作,并且算法和硬件还在不断完善,这个速度还在不断提升。”


▲AI采摘机器人

据胡顺建介绍,采摘成熟果实只是功能之一,“它的功能会随着所携带的机械臂的不同而变化,还可以完成日常巡检、自动打药等一系列工作,在它的帮助下,我们一个农业工程师就能管理1万平方米的作物大棚。”

作为本届成都农博会的参展科技成果之一,这一AI机器人并非仅停留在科研阶段,而是在经历4次迭代之后,已经在江苏、甘肃、山西、北京等地初步投用。

探索打造“AI智能无人农场”

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实际效益关乎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胡顺建说:“选址是我们发展无人农场的根本,四川作为一个海拔落差大、消费需求高的省份,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等高海拔地区夏季温度低,更加适合反季节水果、蔬菜的种植,比较适合设施农业的发展。”此外,只要气候适宜,并不挑剔土壤条件。


▲胡顺建

除了选址,作物的选择也十分重要,目前来看,串收番茄几乎已经成了“AI智能无人农场”的首选。“串收番茄单价高,平均能达到约20元一公斤,我们一年就能做到约400元/㎡的产值。”胡顺建表示,“此外,我们还准备种植反季节草莓,以填补本地草莓下市后,成都市场上草莓的空缺。”

此外,胡顺建还希望借助“AI智能无人农场”的搭建,吸引、培育一批现代智能设施农业及“AI农业机器人”产业,聚集并培养一批适应未来农业产业的“农业工程师”。

“我们致力打造国内一流的AI农业机器人研发应用+智能设施农业+产业运营为一体的未来型智能农场集成展示实践应用中心和示范推广基地;产业与人才聚集之后,才能推动地区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胡顺建说。

红星新闻记者 闫晓峰 摄影报道

编辑郭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