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对标大疆Pocket!vivo手持云台相机定了,荣耀也要出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雷科技 时间:2025-09-02 18:23:47

手机厂商跨界,除了造车,还有什么出路?

有的厂商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鲸犀今日曾报道,智能手机巨头厂商vivo正在积极布局手持云台相机市场,去年年底立项。首款产品已经完成开模,有可能明年就能发布。

而不久前,又有消息传出,荣耀也可能加入这场跨界大战,并有网友用AI生成了一系列的荣耀生态产品,包含运动相机、手持云台相机、无人机等。



(图片来自微博)

正如雷科技之前分析过的厂商跨界发展一样:通过长线技术研发得出平台级的技术模块,用以延伸到其它行业当中,称之为“技术复利”。

如今,有能力站在TOP5位置的厂商,在手机影像领域的技术投入和积累已经有相当的分量,这些足以支撑他们跨步到其它需要影像技术的领域。

vivo跨界的迹象,可以追溯到8月21日举办的vivo Vision发布会暨影像盛典上,彼时,vivo发布了全新升级的影像战略,包含从单点场景到融合场景;从专业能力到大众普及;从单一能力到赋能大众......另外影像盛典当中也提到了vivo手机与vivo Vision融合拍摄的理念,这很显然也会在手持云台相机上出现。

比起造车,造一台手持云台相机可实际不少,再加上,手机市场增长见顶,也不是只有手机才需要影像技术,这一步棋,可能值得手机厂商去参考的。

盯上大疆Pocket?vivo首款手持相机定了

继续沿用鲸犀今日的报道,vivo的首款手持云台相机定位Vlog相机,聚焦Vlogger、摄影爱好者等创作群体,提供更稳定、更易用的手持拍摄解决方案,直接切入由大疆和影石Insta360等产品主导的市场。

不光是vivo Vision,vivo在影像盛典当中还发布了便携式专业裂隙灯探索版,是基于影像技术像医疗领域延伸的战略产品,结合手机的摄像系统和医疗光学设计,可以帮助基层医生提升诊断效率。很显然,vivo对影像技术路线有相当的坚持。



(图片来自vivo)

这样一来,vivo的首款Vlog相机的“轮廓”就十分清晰了,它应该是一款对标DJI Pocket系列,或者是影石Go系列的手持类相机。

云台和相机正好是vivo品牌的两大强项,2020年亮相的vivo Apex概念机当中,首次将微型专业级云台防抖技术融入手机主摄,并在X80 Pro、iQOO10 Pro、X70 Pro+等量产机上应用。和Apex 2020一同发布的黑科技,还有一颗5-7.5倍连续光变的镜头,这将是下一代影像旗舰的新趋势。

时至今日,微云台技术已经在vivo手机上消失,但专业级防抖能力延续了下来。

移动影像不止防抖,也离不开图像处理体系,更重要的是,vivo的影像如今有两颗自研芯片做支撑,一颗是针对前端基础优化的VS1,和一颗针对后端效果增强的V3+,和手机SoC一起形成三级处理架构。



(图片来自vivo)

其中,VS1可以做到动态范围扩展、噪点抑制、畸变矫正等前端优化,并结合AI算法,预判后续处理需求(比如拍摄运动物体时),将部分数据传给V3+进行专项优化,减轻了手机SoC的负载,也提高了前期画面质量。

而V3+大家就比较熟悉了,这是一颗后处理芯片,更便于将用户想要的渲染风格与原生画面结合。总之,这是一套十分能打的软硬件方案。

注重移动和计算的便携影像产品,并不像相机那样追求极致的光学器件。从技术层面去看,vivo跨界手持云台相机,在雷科技看来完全是领域上的“专业对口”。

跨界手持相机,vivo意在提升影像品牌力

虽说vivo缺乏比肩相机厂商的高精度光学元器件生产经验,但移动影像和专业相机本就不是一条路线,后者更注重光学层面,而前者更注重芯片计算和算法层面,这是新时代相机的一大特征。

毕竟,以DJI Pocket系列为代表的手持云台相机产品,和影石Insta360 Go系列为代表的运动相机产品,光学硬件并不是最主要的部分。而且运动相机和手持云台相机这一类相机产品,核心的传感器硬件与手机趋同,vivo不需要另外建立供应链体系。

从市场角度去看,vivo跨界做相机类产品,可能有几层目的。

首先,手机市场增长见顶,市场格局相对固定,已经进入了存量博弈的时代。根据数据机构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vivo品牌2022年-2024年的全年市场份额分别为19.2%、16.9%、17.8%,这几年来市场份额和友商依旧“有来有回”,智能手机作为几乎“人手一台”的产品,很难再开拓新的群体。

另外,智能手机同质化严重,影像硬件、技术路线开始趋同,边际效应越来越明显。很多时候,厂商投入了大量成本和人力去研发,带来的提升并没有想象中的大,除了调色风格,解析力、动态范围等硬参数,友商之间很难再拉开硬参数。



(图片来自vivo)

但换个品类去看,手持云台相机或运动相机还是一片蓝海,尤其是手持云台相机,目前几乎只有DJI Pocket系列主导市场,给市场的选择十分有限。

对用户来说,演唱会和音乐会一般禁止专业摄影设备进入,只能用手机或手持云台相机等小型拍摄产品来完成摄影,这个时候,vivo的影像套装或者手持云台相机产品就显得十分刚需,也很符合vivo好不容易建立的“演唱会神器”口碑。

vivo此时入局,雷科技认为会有两个影响,一个是打破DJI Pocket的统治地位,另一个是,当市场看到vivo推出偏专业的相机产品,更能加深消费者对vivo作为一个专业影响品牌的印象,形成“vivo=影像好”的市场认知后,对手机业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手持云台相机如今也和当年的相机一样爆红,但凡有点记录需求或创作需求的,都离不开这么一台便携设备,正因如此,DJI Pocket 3一度被炒成“电子茅台”,供不应求。不久前,DJI Pocket的新一代产品被曝光,据说配备了双摄系统和双屏设计,进一步稳固DJI在手持云台相机当中的行业地位。



(图片来自大疆创新)

那么,为什么是DJI Pocket呢?

为什么是DJI Pocket?

准确来说,DJI Pocket系列是到了第三代才有“人见人爱”的行业成就。但一款爆品的练就,一定是精准的产品定义、充分的产品力,以及市场需求的爆发,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DJI Pocket 3所处的时代,大概是疫情之后旅游需求爆发,带动了旅行记录的需要,集合便携、画质好、便于后期三大特性,DJI Pocket 3是当时乃至现在的“出片神器”,没有之一。更何况,DJI Pocket 3的产品力本身也很强,防抖效果稳定、画质高、算法出色,后期还有大量的模板和特效,通吃朋友聚会、旅游记录等生活场景,甚至专业的媒体老师也赞不绝口。

一度供不应求,完美游走于“小白”和“专业”创作者之间,社交平台口口相传,DJI Pocket 3的网红属性被无限放大,被炒成“电子茅台”也是意料之中,雷科技已经有针对性的做过解读。

目前,DJI Pocket 3已经逐步脱离供不应求的阶段,京东平台显示,DJI自营渠道累计已售70万+,426W+人种草,3300+人复购,海外全球购店铺也有4000+的销量,位居数码相机热卖榜第二名。那么第一名是谁呢?还是DJI Pocket 3。



(图片来自雷科技)

手持云台行业正经历从“物理防抖”到“智能影像中枢”的范式跃迁。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手持云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手持云台市场规模突破百亿美元,可见,虽然市场现在只有DJI Pocket 3一款可选,但手持云台相机,是可以预见的一条新的火爆赛道。

对手机厂商而言,手持云台相机正是好机会,选择少、前景大、易入局,也能帮助他们脱出智能手机泥泞般的市场竞争,实现破圈,寻求新的增长。而DJI Pocket 3,就是手持云台相机行业唯一的参考产品。

2025年也是创作者硬件爆发的元年,影石、大疆、猛犸等创作者硬件厂商快速崛起,拓宽市场。基于影像、音频技术的AI硬件,将创作全民化,专业化到大众化,这些厂商都吃到了内容创业的红利。

而作为本身就具备影像技术积累的手机厂商,显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市场的。

不一定造车,手机厂商还得“生态化反”?

似乎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意识到,智能设备的未来并不是单品类的“单兵作战”,而是一个以“生态”为主题的“集群战斗”。当年贾跃亭提出“生态化反”,乐视做电视、汽车、手机等等“化反”失败,但如今,“生态化反”这套逻辑正在被华为、小米等验证。

雷科技认为,到了今天,单品的手机很难再形成强的用户粘性,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手机并不是什么不可替代的产品,换谁家全看谁更有诚意。可一旦智能设备形成生态闭环,基于生态开发的各种无缝衔接的功能,则可以大幅度增加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小米、华为、苹果就是案例。

vivo、荣耀等手机品牌再谈造车、造家电或许有不小的难度,但借助自己的技术优势破圈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相对造车,手持运动相机更容易实现,并且能够充分发挥手机厂商在手机影像领域积累的各种技术优势,跳出智能手机这个圈子,兴许就能够找到品牌的新增长点。

以vivo为例,将移动影像领域的技术积累打造成通用技术模块,在运动相机、医疗等需要影像的赛道跑通,并形成影像设备生态,并不失为另一种“集群作战”。结合品牌自有的设备生态,vivo首款手持云台相机除了充分发挥自研影像芯片的技术优势外,相机和手机之间的数据快传、多机位等特色功能,大概会是有别于DJI Pocket的生态特点。而在vivo Vision推出之后,空间视频、照片的拍摄,应该也会成为这种生态影像产品的独有卖点。

在雷科技看来,跨界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成功,vivo们跳出手机圈子打造专业相机产品,依旧是风险和机会并存。机会就如上面说到,市场选择少,竞争烈度远不如手机,挑战则在于如何利用手机品牌积累的市场口碑和更新的技术,与DJI Pocket这种充满品牌势能的爆品竞争。

跨界失败的手机厂商并非没有案例,三星也曾经手握自研传感器和研发镜头的能力,却没有在相机爆火的年代将专业相机品类做起来。

今天,时代变了。影像早已不再局限于手机产品,而是变成一种产品生态,通吃演唱会拍摄、直播等赛道。对vivo来说,跨圈融合的生态建立,手持云台相机只是第一步,或许,在竞争更激烈的无人机、运动相机等,它也在做着更多的准备。

9月5日-9日,世界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IFA2025在柏林盛大开幕。
联想、海信、TCL、美的、长虹、海尔、时空壶、未来智能、安克、绿联、云鲸、追觅、MOVA、添可、影石Insta360、大疆、万得厨、涂鸦、徕芬、影目、Rokid等中国科技巨头云集柏林,向世界呈现中国AI硬科技的统治力。
雷科技IFA2025报道团即将飞赴现场探展,展开全程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