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中安聚焦 | 1.0“破冰”→2.0“进阶”,安徽如何赋能AI+?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中安在线 时间:2025-09-02 08:13:05

两年前,安徽以前瞻性的眼光,发布了《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在AI产业布局的赛道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如今,这份政策正在迎来一次迭代升级。
  近日,2.0版政策重磅登场(《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2.0版)》),在延续1.0版政策框架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场景应用牵引,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加速推动通用人工智能落地应用进程。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安徽从政策1.0的“破冰”到2.0的“进阶”,本质上都是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全方位推动安徽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向纵深发展的体现。
  这是一场产业政策的升级,也是一次发展理念的革新,更是一份敢闯敢试的勇气和决心。



  根据赛迪顾问最新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显示,2024年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紧随北京、广东、上海、浙江之后,居全国第5位,较2023年提升1位。
  综合实力上升的背后,是实打实的产业“增量”:目前全省招引人工智能落地项目1076个,拟投资金额40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8%和34.6%。全省人工智能规上企业和产业链关联企业分别为894家和1.2万家。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并非偶然的幸运,而是政策精准浇灌的必然结果。
  “若干政策1.0版圆满达成预期,对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发挥了重要的牵引作用。”安徽省科技厅人工智能处四级调研员赵辉说,正是1.0版政策的前瞻布局与持续赋能,让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了“拔节生长”。
  而安徽人工智能的探索,也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安徽这两年在智能制造领域,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孕育了大量新场景,我们决定把总部从深圳迁到合肥,找到属于自己的场景空间。”深圳辰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林的选择,是市场对安徽场景吸引力的“投票”。



  “相比于1.0版,我们的政策精简了,但更聚焦了,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份更加丰盛的政策套餐。”
  谈及政策2.0版,赵辉介绍道,“2.0版聚焦场景应用、产业园区、人才团队和算力使用补助等现实需求,删除1.0版中全面开放数据、集聚数商奖补、招引企业奖补、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支持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已落实或违规举措,增加强化重大应用场景供给等举措,完善算力供给、技术攻关、场景应用、产业集聚、人才保障、创新应用活动等9条政策举措。”
  具体来看,2.0版政策可谓亮点纷呈。
  ——强化重大应用场景供给。
  2.0版政策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场景落地”作为核心抓手,首次提出“设立人工智能场景创新项目”,支持面向“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社会民生等开放场景机会,鼓励围绕优势细分行业创设典型场景,每年发布一批应用场景创新重点任务并组织“揭榜挂帅”。
  省科技厅人工智能处副处长吴锐说,“我们向行业龙头企业征集一批榜单,然后将榜单面向全球发布,招引最优质的企业来揭榜,对揭榜成功的项目给予不超过场景开发投入的20%、最高1000万元支持。”
  “如今,AI for Science不仅是‘炙手可热’的科学研究范式,也是科技创新能力跃升的关键引擎。我们聚焦本省的重点特色AI+科学科技创新,支持建设科学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基地,按不超过项目主体当年研发投入的30%,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吴锐解释道。
  ——促进垂类模型应用。
  在2.0版政策中,保留了1.0版中的开展省级通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标杆评比,对评选优秀的案例给予场景开发投入的20%、最高100万元支持。同时支持通用人工智能创新产品申报省“三首”产品。
  “人工智能技术如同一把刀,而场景就像磨刀石,人工智能技术在磨刀石上打磨,才会越磨越光、越用越好。”赵辉打比方说,希望彻底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打破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相望难相见”的困局,让安徽的AI创新成果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
  ——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2.0版政策提出,升级完善省级智能算力统筹调度平台。同时鼓励企业、高校院所利用智能算力资源开展科技创新,省级根据调度平台中算力实际使用量,对企业、高校院所等算力使用方(自建自用除外)给予不超过算力总支出20%的支持。
  吴锐说,“算力方面,2.0版政策依旧保留了1.0版的内容,但今年政策兑现全部采用免申即享的方式,企业只要进入平台使用的算力,不用提交任何材料,只需通过平台提供数据,即可直接兑现,为大家提供最大的便利。”
  ——举办创新应用活动。
  2.0版政策提出,举办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全国大赛,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性著名赛事,对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广、应用成效显著并在皖转化的获奖项目,省市统筹相关基金资金,给予股权投资、债权投入、人才奖励、大赛奖金等创新创业政策支持,最高支持3000万元。
  “对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全国大赛,项目将继续享受之前的政策激励。”吴锐介绍,“我们新增的一项就是,鼓励国家级学会在皖举办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高规格学术研讨、产学研对接等活动,我们将根据活动影响予以具体的经费支持。”
  ——支持产业集聚发展。
  在产业集聚上,2.0版政策以“园区”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
  政策提出,支持各地政府和经营主体争创省级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园区。适时开展园区绩效评价并分类予以奖励,最高500万元,用于企业培育、平台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等。
  “这是我们新增的政策。对于园区的绩效评价分为两块,一个是对第一批认定的5个园区开展绩效评价,按档次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运营支持;另一个是今年还会新增一批创新园区的认定,让我们园区的‘蓄水池’越来越大,明年我们将会针对今年新增园区进行绩效评价,给予相应的支持。”
  此外,2.0版政策还延续了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人才保障、构建金融支撑体系、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全方位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


  随着政策2.0版的出台落地,安徽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皖式路径”也越来越清晰。
  “让行业龙头敞开人工智能需求,向全国征集最棒的合作伙伴,还真金白银支持场景创新。安徽这步棋,在场景政策里走得相当靠前。”长城战略咨询副总经理的黄波对政策2.0版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黄波看来,安徽的场景布局藏着“巧思”:不盲目跟风,而是紧扣产业升级方向、深挖本土特色资源,“这些场景就像待开发的‘金矿’,一旦充分释放,必将为安徽人工智能产业注入巨量动能。”
  更让黄波点赞的,是安徽对“场景+资本”的战略整合:“把这两大要素放到一起,从顶层设计进行战略部署,深意十足。”他表示,如果能将场景资源在全省更多地市进行复制推广,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将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荣”。
  说起政策2.0版的独特性,赵辉一语道破:“我们的政策优势,一是我们出台时间比较早,二是支持力度比较大。”
  与其他省份聚焦“科技攻坚、原始创新”的“前端突破”不同,安徽更注重“落地应用”。
  赵辉说,安徽选择了一条更贴产业、更重实效的路。
  “我们反过来从‘需求侧’发力,推动更多的单位开放场景、接纳新技术,从而推动人工智能对新产品的验证应用。简单来说,就是以场景换技术,以产业人工智能化倒逼人工智能产业化。”
  赵辉坦言,“说到底,得让企业自己愿意用AI、主动用AI,把内驱力激发出来,技术才能真正走出实验室,服务产业、惠及老百姓。”
  如今,安徽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赛道上的步伐愈发铿锵。未来会有更多AI与产业共舞、技术与民生相融的新故事,值得期待。(记者 徐慧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