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成都高新区市监局公开征集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违法线索,已向公安移送两起案件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红星新闻 时间:2025-09-01 20:29:12

“零基础可学,接单轻松赚钱”“培训不收费,学费稿费扣”“随时可退,无违约金”——诱人的“高薪兼职”广告,精准击中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的心。

然而,当他们满怀期待地签下“先学后付”的培训协议时,殊不知已踏入精心设计的陷阱。协议背后,是捆绑的高额分期贷款,承诺的优质课程实为粗制滥造的录播,所谓的“无责退款”转眼就变成高额违约金,无法还款就面临大量骚扰电话催收、律师函,甚至还有专门机构可以付费解贷。

▲学员被捆绑分期贷款

早在2023年,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就发布预警:警惕“培训贷”陷阱。如今,为了逃避监管,这类骗局仍在不断演变。近来,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收到诸多来自全国有关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的投诉,涉及湖北、江苏、广东、山东等地。

8月20日,红星新闻也曾报道成都一家名为成都万众勤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众勤学”)的公司,利用“兼职”诱饵、关联公司协同运作、刻意规避监管的“培训贷”问题。报道发出后,“万众勤学”再次因“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

▲“万众勤学”再被列入经营异常

9月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万众勤学公司注册地所在的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了保护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治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行业乱象,8月27日,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国率先公开向全社会征集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违法线索,目前已将两家涉嫌刑事犯罪的公司移送成都高新区公安分局办理。

8个月收到上万起投诉

成都高新区市监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了解到,所谓“培训贷”陷阱,是指一些不良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或就业机会等为承诺,诱导学生等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支付培训费。但课程开始后,学员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也未能掌握一门技能,却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

记者了解到,由于新兴的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尚属于监管空白地带,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等的监管职责不明确,导致多年来这成为全国多地的监管难点。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收到有关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的投诉举报多达上万起,因此该局从8月25日起至12月31日专门针对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专项行动,意在打击涉及网络教培类公司的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调查。

▲图据视觉中国

据介绍,此次违法线索征集,涉及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的违法线索均可进行举报。目前他们已通过公开征集接到一两百件相关线索,大多涉及培训公司虚假宣传、欺诈、不正当竞争等。针对这些问题,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此次专项行动主要是为了最大化保护消费者群体的利益,“认真经营的企业我们欢迎,但通过违法手段经营的,一定是我们严厉打击的对象。”记者获悉,除了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外,目前成都政法系统已关注到此事,且正在开展治理工作。

这类公司有专业法务团队规避风险

业内人士建议公安机关介入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由于这些公司有专业的法务团队,他们懂得如何规避法律风险,通过与非正规借贷公司、催收公司等合作,让骗局环环相扣,却又各自切割。

业内人士提到,网络培训对学员来讲是便捷学习的途径,市面上有正规的网络培训公司,但部分非正规的网络培训机构利用监管漏洞,肆意敛财,使得行业出现乱象。此类犯罪手法隐蔽、欺骗性强,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犯罪分子常以复杂合同条款为掩护,虚构项目背景,包装华丽外壳,精心设置陷阱,导致受害群众维权时陷入“民事纠纷”与“刑事诈骗”难以界定、立案受阻、取证艰难、追损无门的困境。而受害者大都是刚出社会的年轻人、大学生,甚至是高中生。他们社会经验不足,更加深了维权困难。

业内人士建议,针对这类案件,公安机关也应及时介入,通过更有力手段进行严厉打击。

▲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公开征集违法线索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