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七姐妹包括苹果、微软、英伟达、亚马逊、Alphabet(谷歌母公司)、Meta和特斯拉七家巨头。它们排在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前列,是各自细分领域的霸主。论最新一季的净利率,英伟达以56.5%领先,特斯拉仅有5.3%——都是万亿市值的科技巨头,为何赚钱能力差距如此悬殊?
英伟达做游戏显卡起家,AI浪潮让它成为最会赚钱的卖铲人,全世界的科技公司都从它手里买GPU,给它贡献了近九成收入。
微软像是AI时代的整合者:有B端云服务,也有C端软件订阅。这季最大亮点是,因微软在Bing中加入了AI功能,搜索业务增长21%。
苹果的商业模式最易理解:卖iPhone,但净利率排名中下。苹果靠品牌溢价获得了超过其他手机厂商的利润率,但相比纯软件或平台公司,硬件制造的利润天花板没那么高。所以,它一直在靠软件(App Store抽成、iCloud订阅)提升盈利能力。
谷歌赚钱靠卖广告,三大广告合计占比3/4。但市场担心ChatGPT等AI工具会分流搜索流量。数据显示,谷歌搜索份额已降到90%以下。
谷歌开始发力云业务,通过自研TPU芯片和AI解决方案吸引客户,这一季,收入增速超过AWS。但问题是,市场份额仍只有12%,谷歌要挑战AWS和微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亚马逊的营收是七家中最高,但净利率仅10.9%。主业电商零售本质是薄利多销的生意,需承担商品采购、仓储物流等成本。
AWS云服务占比不到20%,贡献了大部分利润。但本季AWS营收仅增长17.5%,相比上季提速有限;这个本应高利润率的业务,经营利润也低于预期。当微软、谷歌在AI领域突破时,AWS还依赖传统的云服务模式。
Meta 99%的收入靠广告:靠Facebook、Instagram收集用户数据,帮助广告主精准投放。它的净利率达38.5%,排名第二,可见社交广告的高盈利性。
特斯拉的净利率排名垫底。马斯克布局很广,但公司主要靠卖车赚钱,而汽车制造是重资产行业。关键是,特斯拉的卖车收入已连续多个季度下滑;FSD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1%。
七巨头各有赚钱密码:英伟达卖AI算力,微软控制企业级软件生态,苹果靠高端消费电子,谷歌掌握信息入口,亚马逊既卖货也做云,Meta打广告赚钱,特斯拉还是靠卖车。
不过,在AI主导的科技时代,没有永远的赢家。(定焦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