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探访中国移动数智化项目:5G激活慢直播文旅新时尚,普遍服务搭建乡村振兴新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证券时报 时间:2025-08-30 00:20:40

随着5G网络覆盖走深走实,5G应用也在各个行业领域开花结果。近日,记者跟随中国移动采访团来到广西桂林及防城港等多地,探访5G+智慧文旅及5G数智兴农的最新成果。

据了解,依托5G+全域监管平台“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管理,今年以来,遇龙河景区结合智护平台通过智能管控,共计处置落水险情30余次,极大提升和保障了游客的安全游玩体验。

在边陲重镇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2020年起,广西移动防城港分公司在酒厂周边部署5G网络,并基于直播需求铺设千兆宽带,为峒酒的线上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整合文旅、酒水、教育、中草药等资源,当地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5G助推景区化“人管”为“技管”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较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中外游客。由于水域面积广阔、游玩项目以亲水活动为主的特点,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

2024年,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公司联合遇龙河景区共同打造“智驭山水·5G全景守护阳朔遇龙河景区智慧文旅”项目,采用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遇龙河全域沿线75个点位部署了中国移动5G+智慧管理覆盖,助力遇龙河从过去的人工管护到智能化管理升级,化“人管”为“技管”,不仅实时监测水情变化,还从基础服务、综合安防、通行管理上进行助力,全面推动遇龙河景区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升级。

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项目人员莫剑介绍,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完成遇龙河全域5G网络覆盖,让信号如清风般无处不在。更酷的是5G搭档无人机化身“空中巡检员”,实时巡查网络设备、流域内智能摄像头,确保通信基础设施稳定运行,网络信号无盲区。

在遇龙河景区指挥中心,记者看到,依托5G+全域监管平台“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管理,让景区各个角落的动态,得以在一张屏一张图上实时呈现,智能摄像头高清监控回传清晰画面实时监测环境变化;AI大数据可对游客行为竹筏航速、水域污染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实现隐患秒级预警,一屏统览提升景区管理效率。

据统计,今年以来,遇龙河景区结合智护平台通过智能管控,共计处置落水险情30余次,极大提升和保障了游客的安全游玩体验。

阳朔遇龙河景区指挥中心主任徐祖鹏告诉记者,通过中国移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对景区实时管护,通过智慧文旅综合管理平台对景区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各种突发情况,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同时通过对游客游览情况和安全状况实时监测和分析,景区能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应急防控方案,提高了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构建起覆盖“游客服务、监管效能、产业发展”的智慧文旅生态体系。

“5G+智慧旅游”激活文旅新时尚

在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那层层叠叠的龙脊梯田,不仅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更是壮族文化的璀璨瑰宝。在这里,还坐落着由当地政府出资并联合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中国移动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共同打造的“龙脊之下”研学中心。

截至2025年7月,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已完成场馆内设备的验收,包括有线网络全覆盖、智能中控系统、动画内容剧本等核心工作,为研学中心的数字化运营筑牢了技术底座。下阶段,双方还将持续探讨5G+AI、非遗技艺互动教学等特色项目的合作,让青少年在科技赋能下更直观地感受龙脊梯田农耕文化和壮族瑶族民俗等民族瑰宝的魅力。

而在“龙脊之上”,作为龙脊梯田核心景区所在地,龙脊大寨村聚居着以红瑶为主的少数民族群众,过去因地处深山、地形复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制约发展的“拦路虎”。

2005年,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在龙脊大寨村开通移动信号,移动基站的建立让瑶寨打通了与外界的无线连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移动4G网络于2016年实现全村覆盖,民宿老板们开始用智能手机接收订单,村民们的农产品也能通过朋友圈销售。而2020年龙脊大寨村田头寨5G基站的开通,更是为这个古老村寨按下了发展加速键。

截至2025年,龙胜县累计建成超500个4/5G基站,不仅实现了龙脊大寨景区5G信号的全覆盖,还对周边道路和核心景区进行了网络优化,确保游客在行车途中、观景台上都能享受流畅的网络体验。“我们针对景区地形特点采用了宏微站结合的组网方式,解决了梯田区域信号遮挡问题,确保了下载速率稳定性。”中国移动桂林分公司网络组潘宇介绍道。

目前,在大寨村200多家民宿中,移动宽带网络覆盖率达100%,上传下载速率均满足4K视频传输需求。中国移动打造的“5G+智慧旅游”工程也已覆盖景区内主要观景台、民宿、非遗工坊,通过“千里眼”设备实现梯田风光、瑶族歌舞、非遗技艺的实时传输。今年以来,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通过“千里眼”慢直播已累计开展直播27场,吸引超百万网友在线观看,“云游龙脊”成为文旅新时尚。

5G网络搭建乡村振兴新路

在广西十万大山西麓的马鞍坳脚下有一个边陲重镇——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距离城区124公里,南、西两面连接越南广宁省平辽县,聚居着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占85%。当地以种植肉桂、八角等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为生。

早些年,峒中镇边境村交通极其不便,网络也未完全覆盖,村民不得不花费三个小时将农产品运到集市售卖,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销路也受到限制。

这一情况引起了广西移动的高度重视,2017年,公司多次派遣技术人员实地勘测信号,依靠电信普遍服务边境项目,在边境村推进4G/5G基站建设。经过两年攻坚,2019年4月细坑村最后一个4G基站开通,标志着防城港边境地区实现4G全覆盖。

“2017年的时候,防城港陆地100.89公里的边境线,基站数量大概只有72个。”广西移动防城港分公司工程建设部/乡村振兴办公室副总经理李品谊告诉记者,经过这些年来的电信普遍服务建设,现在有292个4/5G基站,实现了行政村100%覆盖,自然村99%覆盖。

网络全覆盖后,村民在家就能查八角、玉桂的市场行情,也开始通过电商平台、社交软件销售八角、玉桂等特产,销量迅速提升。外地客商通过微信直接下单,批量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既提升了农产品销售的效率,边民们的收入也明显增长。

此外,随着峒中“米酒之乡”的美誉日渐远播,当地人也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实困境。网络的不断升级和优化,给峒中米酒带来新的机遇。

以防城港市峒中酒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21至2025年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峒酒系列产品新增广西境内代理商30家,销售网点突破6000家,销售额达1500万元。

据了解,2020年起,广西移动防城港分公司在酒厂周边部署5G网络,并基于直播需求铺设千兆宽带,为峒酒的线上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防城港市峒中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阮秋华介绍,她整合文旅、酒水、教育、中草药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多元化就业机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