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为何现阶段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国家发改委释疑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红星新闻 时间:2025-08-29 12:19:3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8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霍福鹏介绍说,在现阶段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既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概念图 图据图虫创意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意见》聚焦行业应用需求和基础能力供给协同推进,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安全治理、全球合作等6大行动,并围绕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政策法规、安全等8个方面,旨在系统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霍福鹏表示,“人工智能+”与此前大家熟知的“互联网+”,在表达风格上比较相似。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2015年,国家启动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技术向生产、生活、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消费变革和民生改善。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下,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信息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延续、深化和创新。

霍福鹏介绍,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都是通用性技术,两者在应用方面都具有模式新、迭代快、对传统业态改造能力强的特点。“互联网+”突出的是“连接”,通过网络连接传递信息,实现生产过程的流程再造和效率提升。“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从“信息连接与扩散”向“知识运用与创造”的跃升,以更具变革性的力量,推动生产要素重组、价值创造方式升级、组织形态演化和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变革。

霍福鹏说,无论从技术进步还是从发展要求来看,当前实施“人工智能+”条件已基本具备,时机比较成熟。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迭代,人工智能已展现出较强的通识能力,已从只能面向特定场景、完成特定任务,进化为可“举一反三”、完成普遍性任务,技术通用性显著增强,基本具备向各行业各领域融合应用的条件。因此,在现阶段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既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北京报道

编辑 欧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