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今日七夕,“中国载人航天永远不缺浪漫”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我们的太空 时间:2025-08-29 12:18:00

今日七夕,此刻的你,如若漫步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的街头,或许可以“偶遇”一块特殊的路牌——“中国载人航天永远不缺浪漫”。这份浪漫究竟在何处?让我们一同追寻。


PART.01


中国载人航天的浪漫

在充满诗意的命名艺术中

从象征中国航天事业踏上漫漫征途的运载火箭长征,到承载着神州大地华夏儿女千年飞天梦想的载人飞船神舟;从令人联想到敦煌壁画中神女翩跹神韵的舱外服飞天,到寄托仰望星空之志的登月服望宇;从满载心意、奔赴星汉的货运飞船天舟,到构筑遥问“今昔是何年”的“天上宫阙”天宫;从“忽复乘舟梦日边”的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到“可上九天揽月”的月面着陆器揽月......


这些命名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使它们成为承载民族飞天梦想的诗意符号,在浩瀚星辰间书写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篇章。

PART.02


中国载人航天的浪漫

在将神话变为现实的自豪瞬间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从战国屈原的《天问》到盛唐李白的《把酒问月》,明代万户飞天的壮举,奏响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序曲......回眸千年,飞天梦几乎与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璀璨文明一样悠远。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由此实现。在历时21小时23分飞船返回地面后,杨利伟说:“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这不仅是一句发自肺腑的真情感言,更是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告白。


寰宇踏征途,奋进新时代。如今,已有26名航天员‌共41人次接力飞天,在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足迹。而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把自己取得的成就归功于时代的托举:“很幸运,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他们的心里话,足够真挚,亦足够浪漫。


PART.03


中国载人航天的浪漫

在“感觉良好”的自信从容

2008年9月27日,这一天,与高高飘扬在太空的五星红旗同样令人振奋的,还有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启舱门后向全世界人民的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从中国人首次实现太空行走到空间站阶段数次出舱活动,这简单的四个字早已不单是航天员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个人状态的用语,更成为他们从容与自信的标志性表达。


“感觉良好”的背后,是对千锤百炼的训练成果的坚定自信,是对地面科研人员坚实保障的深切信任,更是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高度认同。这种跨越时间仍始终如一的从容,正是中国载人航天独有的浪漫写照。


PART.04


中国载人航天的浪漫

在惊艳世界的“太空之吻”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茫茫太空中,两个重达数吨、以每小时数万公里速度飞行的航天器,实现了误差不超过厘米的精准对接。这场完美的“太空之吻”,不仅彰显了我国空间技术的极致精度,更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22年11月12日,天舟五号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首次实现了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并创造了世界纪录。十一年间,是中国载人航天不断超越的坚实步伐,是“中国精度”与“中国速度”完美契合的浪漫所在。


PART.05


中国载人航天的浪漫

在匠心独具的宇宙级仪式感

在发射中心,任务前都有一个传统——吃包子,寓意“包你成功”。航天人也给这些包子取名“成功包”,包含祝福任务成功的美好寓意,简单的仪式寄托着对任务圆满成功的美好期盼。


图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太空中的相会同样充满着仪式感。当两个乘组会师“天宫”,背景画面中那幅由神十五乘组为迎接队友精心准备的书法作品,见证着航天员太空聚首的每一次喜悦与感动。一张张“太空全家福”,是中国航天人特有的仪式感的生动注脚。


除了“太空会师”的欢迎仪式,还有中国空间站“钥匙”的移交仪式。这把钥匙如同代表着载人航天精神的“接力棒”,每一次传递都代表着对精神的传承,对前辈、队友的敬意,和对圆满完成任务的承诺。


每逢春节,在轨驻留的航天员总会将“太空之家”装扮得年味十足,来自太空的祝福跨越星河,传递着人间烟火气的温暖。


PART.06


中国载人航天的浪漫

在天地一心的温情守望

中国载人航天的浪漫也蕴藏在天地一心的脉脉温情之中。每一名航天员既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也是家庭的牵挂与依靠,是儿女眼中追梦的榜样。航天员王亚平曾在执行任务前答应女儿“要去太空摘星星”,航天员李广苏也曾说“想替我可爱的孩子看一看天上的星星到底会不会眨眼”,他们都以最温柔的方式兑现了这个跨越天地的浪漫承诺。


地面飞控大厅内,总能看到科技人员坚守岗位的身影,他们用地面不眠的灯火回应着太空中闪烁的星光,在每一次任务中向航天员传递着沉稳又关切的指令,在每一个夜晚守护着“太空家园”的温馨安宁,这份天地相依的守护,是中国航天人独有的浪漫。


当地面科研人员将家乡风味精心融入太空食谱,当航天员在佳节时分品尝到特制的莲蓉月饼与豆沙粽子......这些细微之处的牵挂与守护,让中国载人航天的浪漫可感可触,熠熠生辉。

中国载人航天的浪漫,是在航天器命名中穿越千年的诗意之美,是将古老神话变为科技现实的民族壮举,是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时代强音,是跨越星辰却不忘人间烟火的情感纽带......

这个七夕,当你仰望星空,或许未寻得鹊桥,但天宫空间站正稳定运行于400公里的轨道之上,谱写着它与太空的浪漫诗篇。那块伫立街边的路牌——“中国载人航天永远不缺浪漫”,恰似这一切最深情的注解。


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七夕快乐

来源 | 中国载人航天

编辑 | 刘俞希

校对 | 余夏琳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