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机遇面前,投资者需要的不仅是敏锐的市场嗅觉,更是对经济周期的深刻理解和坚定的价值投资信念。美联储降息不是终点,而是A股市场开启新一轮长期牛市的起点。
文/每日资本论
全球资本市场或将刮起一场罕见的“东风破”。
近日,在美国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研讨会上,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表示,基于美联储当前的政策立场处于抑制经济活动的范畴,最新的经济展望,以及就业和通胀两大风险均衡转变,“或许给予美联储理由调整政策立场”。
不仅如此,就在不久前的8月9日鲍威尔明确支持今年三次降息(9月、10月、12月),并呼吁在9月会议上启动首次降息。其主张基于对美国疲弱就业数据的担忧:7月非农新增就业岗位仅7.3万个,远低于预期;5-6月数据下修近26万个,失业率升至4.2%。
鲍威尔的一席话让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瞬间飙升至90%,市场预期9月降息1码(25个基点)左右。
不仅如此,鲍威尔的讲话也迅速推动金价的上涨。8月22日,现货金价上涨0.99%,至每盎司3371.86美元,全周劲升1.07%。期货金价相应上涨1.05%,收报3417.20美元,全周上升1.05%。
部分跨国机构的分析师表示,未来,降息或将引发美股全面上涨,美债收益率下滑,美元走弱。这也导致全球资本正在重新布局——向东吹。
能让鲍威尔明确降息时间表实际并不容易。美联储自2024年12月起,将政策利率维持在了4.25%至4.50%区间。这也一度让老特与美联储之间因降息问题产生重大分歧,从而关系十分紧张。前者曾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要求鲍威尔下台,并称:“鲍威尔对美国非常不利。我们本应拥有全球最低的利率,但现在却没有,他就是不肯这么做。”
如今,这场持续了8个月的利率暂停期或将结束,全球市场也即将迎来美国货币政策的历史性转折点。
那么,美联储为何要考虑此时降息?核心原因在于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迹象。
最近的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明显放缓。过去三个月就业增长放缓至每月平均仅3.5万个,明显低于2024年每月16.8万个的水平。这个放缓幅度远超一个月前的评估,因为之前的5月和6月数据已被大幅下修。
关于这数据修正,“每日资本论”提醒各位看官,老美的所有数据都为政治家随心所欲地调控,这也导致部分数据大家笑笑即可。问题是,未来全球的数据还能信吗?或者说未来哪家的数据才更为靠谱呢?
言归正传。尽管美国7月失业率略有上升,但仍处于历史低位4.2%,过去一年基本保持稳定。但这种稳定性背后隐藏着风险——鲍威尔警告称:“一旦这些风险出现,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
除了就业问题,关税政策带来的复杂性也是美联储不得不面临的巨大挑战。鲍威尔表示:“关税可能对物价产生更长期的上行压力,这是另一项需审慎评估的风险”。
事实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路径有着相对明确的预期。全球知名投资管理公司汇丰环球研究(HSBC Global Research)预计,2025年和2026年最多降息75个基点,预计今年6月、9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
不过,汇丰环球研究同时表示:“如果5月就业数据未显示疲软迹象(失业率、净就业增长或两者),该行预测存在明显风险,美联储可能在6月再次维持利率不变”。事实也证明了美联储确实未在6月降息。
据外媒报道,从美联储内部观点来看,存在明显分歧。7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18名参会者中16人支持维持利率不变、2人(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和监管副主席米歇尔·鲍曼)投出反对票,主张降息25个基点。
沃勒认为关税是“一次性价格水平上升”,在通胀预期保持锚定的情况下,央行应该“穿透观察”这种价格效应。他表示,当前政策利率应该接近中性水平(约3%),而非目前高出中性水平1.25-1.50个百分点的限制性立场。
无论如何,美联储降息预期已经引发全球资本重新配置。
最近美债实际利率从4-5月的高点回落了差不多20个基点,这对一些成长股的估值修复是个大利好。美元指数年初以来已经下跌了将近10%,美元流动性外溢表现非常明显。同时,许多国家的央行比美联储更早降息,也增加了全球货币供应。几重因素的叠加,直接带动资本开始逐渐从美国流向全球新兴市场。
重点来了!对东大而言,美联储降息将通过多个渠道产生积极影响:
最直观的影响是人民币汇率压力缓解。美联储降息将削弱美元相对优势,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阶段性减轻。若中美利差收窄,跨境资本外流压力有望缓解,为东大货币政策提供更大宽松空间。
广大普通投资者更关心的是,资本流动转向新兴市场。历史经验显示,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国际资本常回流新兴市场。东大因政策刺激和资产估值低位等原因,大概率成为外资配置重点。
敲黑板!!A股或迎来系统性机会,牛市基础更为稳固。
目前来看,A股市场已经展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8月22日,上证指数继续单边上扬,创下10年内新高;科创50大涨超3%,创近3年来的新高。半导体产业链强势爆发,寒武纪涨20%涨停,创新1234元的进入价格;消费电子、汽车股表现抢眼,白酒股连续低位反弹。
从市场资金规模和投资者参与热情来看,这轮牛市行情趋势逐步确立。部分券商表示,这轮牛市可能会延续两三年时间,真正实现广大投资者期待的慢牛、长牛行情,而非快牛、疯牛行情。
市场成交量的显著放大也证实了资金正在加速入场。两市成交量已多个交易日站上2万亿大关,两融余额也均站上2万亿,A股总市值更是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00万亿大关。
接下来是更为纵深的话题,美联储降息背景下,A股哪些板块将最为受益?
毫无疑问,金融板块将直接受益。美联储降息将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提升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市场活跃度提升将直接利好券商经纪和投行业务。比如,2020年美联储降息后券商板块两个月内涨幅达18%。对于银行板块,中长期贷款需求回升将改善资产质量,零售业务占优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在历史周期中表现突出。
科技成长板块也是重中之重。美联储降息会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也将有利于国内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扩大。再贷款利率下调,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支持。像半导体与AI领域的中微公司、沪硅产业等,受益于国产替代和AI算力芯片需求爆发。
容易忽视的是周期与资源品板块。从上一轮牛市到现在周期性的板块表现差强人意,但未来或将打个翻身仗。因为美联储降息或导致美元走弱,支撑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工业金属板块中的紫金矿业、北方铜业等,在新能源发展和电网投资等需求端的支撑下,弹性显著。
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初期有色金属板块平均跑赢大盘30%上下。黄金的长期趋势也同时显现,山东黄金、中金黄金等贵金属企业具备配置价值。
尽管前景乐观,但投资者仍需警惕可能的风险因素。预期差引发的波动。若9月降息幅度低于预期(如仅25基点而非50基点),或后续经济数据反复,可能触发外资短期撤出。
国内基本面仍是核心。房地产风险化解、居民消费复苏力度等内因,将决定股市反弹的可持续性。此外,全球衰退隐忧未消。部分机构警示美国经济仍有衰退可能,若外需急剧收缩,出口依赖型企业将承压。
面对美联储政策转变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投资者应当如何布局?
平衡配置是关键。虽然金融、科技成长板块可能受益最为直接,但保持合理的资产配置仍然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俗话说得好,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关注政策利好行业。中国近期聚焦科技自立(如半导体、AI)与绿色转型,相关产业链获长期支撑。当前全球正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中,也就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阶段。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在慢牛、长牛行情下,投资者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基本面,坚持价值投资,通过配置优质股票和基金来抓住机会。
好了,历史性机遇面前,投资者需要的不仅是敏锐的市场嗅觉,更是对经济周期的深刻理解和坚定的价值投资信念。美联储降息不是终点,而是A股市场开启新一轮长期牛市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