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豪宅教父”黄其森被留置,曾经的房企巨头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禾集团”)再度被推至风口浪尖。
近日,泰禾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被辽宁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据《证券时报》报道,黄其森的具体违法行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监察机关已掌握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经批准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图源:泰禾集团公告
曾经地产圈的传奇人物,黄其森一手打造的泰禾,巅峰时期市值突破千亿,如今传奇落幕的剧本比想象中更残酷。一边是掌舵人被留置,企业失去核心决策者,另一边泰禾集团还收到了一张千万元罚单。
因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年报存在重大遗漏,泰禾集团及8名责任人收到1740万罚单。对于深陷债务违约泥潭的泰禾来说,这笔罚单并非“小钱”。泰禾集团表示,目前公司仍处于债务违约后的流动性危机中,并直言“该笔罚款若被强制执行,将对公司维持基本经营造成进一步冲击”。
泰禾的困境并不止于自身,多家曾贷款给“泰禾系”的银行、券商、信托等,已被拖入漫长的风险暴露和资产处置难题。
1
从“协助调查”到“涉嫌违法”,
泰禾掌舵人陷二度危机
这并不是黄其森第一次被留置。
2022年3月,泰禾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副总裁黄曦、副总裁兼福州区域总裁林文华被留置。两人此前均曾在建行任职,黄曦原为建行总行机构业务部总经理,林文华原为建行福建省分行福州城北支行行长。
彼时,黄其森被要求留置“协助调查”这两人;8个月后,2022年11月,黄其森结束了留置,回归岗位。如今,黄其森再次被留置,原因不再是“协助调查”,而是“涉嫌违法”。
图源:罐头图库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黄其森被留置可能导致决策层短期动荡,加剧泰禾集团治理不确定性。建议公司推选临时管理团队,明确决策权责,避免权力真空;主动与债权人协商,以资产抵债、债转股等方式缓解压力。”
除此之外,泰禾集团还因未按规定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收到千万罚单。
具体来看,2020年7月6日至2022年12月13日期间,泰禾集团作为深交所上市公司,同时是“16泰禾02”“16泰禾03”等6只债券的发行人,先后发生多起重大诉讼。
其中,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共发生13起诉讼,累计标的额约967.37亿元,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48.21%,单笔超5000万元的达12起;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再发生10起诉讼,标的额合计约619.06亿元,占2021年净资产的41.84%,其中9起金额超过5000万元。
图源:罐头图库
然而,泰禾集团未依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直至2023年5月,公司仅披露了其中1起诉讼,其余22起均迟至2025年2月6日才陆续公布完毕;此外,在2020年至2022年的年度报告中,泰禾集团也未如实载明上述重大诉讼情况。
而黄其森作为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并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不仅知悉且统筹推动了任职期间相关重大诉讼的处理,还牵头组织编制了2020年及2022年年度报告。他未按规定组织披露重大诉讼,仍签字保证年报“真实、准确、完整”,属于未能勤勉尽责,被认定为对相关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福建证监局指出:“上述违法事实,有相关公告、诉讼文书、公司文件、情况说明、当事人询问笔录等证据证明,足以认定。”最终,泰禾集团被罚600万元,对黄其森罚款300万元;对葛勇给、王景岗、黄耀文等7名高管合计罚款840万。
图源:泰禾集团公告
对此,泰禾集团表示,公司将根据本次行政处罚事项及时整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将认真吸取教训,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不过,23起诉讼延迟披露近3年,早期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因信息差亏损,债权人在不知情下错失风险处置时机,这些损失又如何通过“及时整改”来弥补?而泰禾集团提及的整改措施,是调整管理层架构,还是建立信息披露审核机制?毕竟,所谓的“维护股东利益”,不能只是泛泛而谈。
2
昔日千亿房企走向退市
泰禾集团的崛起,曾是房地产行业“高周转、高杠杆”时代的样本。
公开资料显示,黄其森出生于1965年1月,福建闽清人,1996年创建泰禾集团。2010年9月,泰禾集团借壳上市登陆深交所。
泰禾集团一度是闽系房企高速扩张的典型代表。2013至2017年,仅用五年时间便实现了销售额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2018年泰禾销售金额进一步攀升至1300亿元,连续两年稳居中国房企前20强。
图源:罐头图库
伴随着泰禾集团股价大幅上涨,黄其森在2015年就一跃成为福建地产首富,此后多次跻身各类富豪榜单,身家一度超过200亿元。2020年,他仍以200亿元财富位列《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001位。彼时的泰禾与黄其森,可谓“春风得意”。
然而繁华背后,高杠杆已经埋下隐患。自2017年起,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控周期,融资渠道收紧、销售回款放缓,泰禾集团资金链压力日益加剧。
2020年7月,泰禾集团发行的中期票据“17泰禾MTN001”发生实质性违约,成为那轮调整中首家出现公开债务违约的千亿规模房企,同时也撕开了其债务危机的口子。
此后泰禾集团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因连续多个会计年度财务指标触及终止上市条件,泰禾集团股票经历停牌、复核未果后,2023年8月,泰禾集团被正式摘牌,告别A股市场。
图源:泰禾集团公告
从千亿巨头到退市落幕,泰禾集团用了不到5年。
3
近20家信托卷入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庞大的债务不仅导致泰禾集团走向退市,也拖累了众多与泰禾有密切融资往来的金融机构。
8月18日,泰禾集团公告称,因涉诉收到法院《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履行相关义务。案件原告为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信托”)。
具体来看,2019年3月,兴业信托向泰盛公司发放5.8亿元贷款,泰禾集团及实控人黄其森、叶荔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后泰盛公司偿还2.9亿元本金后出现逾期,担保方未履行责任,兴业信托遂提起诉讼。
一审判决泰盛公司偿还剩余本金2.9亿元及利息、罚息和律师费18万元,兴业信托有权对泰盛公司名下部分在建工程及土地使用权优先受偿。泰禾集团、黄其森、叶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履行后有权向泰盛公司追偿。案件受理费由四被告共同承担。
图源:罐头图库
在泰禾集团的债务结构中,信托融资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2020年,泰禾通过信托机构融资的年内到期债务高达258.92亿元,占总到期债务的46.64%,信托借款几乎撑起了其债务的半壁江山。尽管2021年这一数值下降至61.72亿元,占比19.37%,规模有所收缩,但信托债务仍构成重要偿债压力。
而根据2022年报,泰禾集团有息债务问题进一步恶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尚未偿还的本金合计约349.46亿元,应付利息总额达167.62亿元,整体逾期债务规模已攀升至517.09亿元。
图源:泰禾集团年报
除了上述兴业信托,泰禾集团及其子公司的融资图谱中,与之牵涉股权质押及信托融资等业务的还包括五矿信托、渤海信托、陆家嘴信托、光大信托、爱建信托、中融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四川信托等近20家信托公司。
用益信托网研究员帅国让指出,泰禾集团目前的状况对信托公司而言,“一方面项目资金回收的风险加大,泰禾集团与多家信托公司存在广泛的业务往来,随着泰禾集团经营状况的恶化,原本就存在的资金回收难题在黄其森被留置后变得更加棘手。”
“另一方面项目推进不确定性增加。信托公司对泰禾集团的投资往往与具体房地产项目挂钩,项目的顺利推进是信托资金安全退出的重要保障,黄其森被留置事件无疑给这些项目的推进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帅国让表示。
4
拖累多家银行、保险、券商
在泰禾陷入流动性危机这些年,不少金融债权人已将其诉上法庭。
根据泰禾集团2025年6月25日披露的重大诉讼及进展公告,2018年,渤海银行向新海岸公司提供贷款16亿元;兴业资管通过兴业信托向福州泰禾发放了6亿元信托贷款。
泰禾集团、黄其森、叶荔为两笔贷款都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后因新海岸公司未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渤海银行提起诉讼;因福州泰禾未按时足额还款,兴业资管现已申请强制执行。
2016年及2017年,中信证券、华鑫国际信托分别委托中信银行向福州中维发放贷款10亿元及5 亿元(后实际发放3.95亿元),泰禾集团、黄其森、叶荔等提供担保,后因申请的两笔委托贷款逾期偿还,中信银行作为委托贷款发放银行起诉。
2017年11月、2018年3月,中原信托借款给泰禾运成置业公司9.77亿元,泰禾集团为上述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到期后泰禾运成置业公司未能足额还款致诉。
图源:罐头图库
值得一提的是,8月26日宣告即将退市的盛京银行(2066.HK),也与泰禾集团存在纠纷。2019年8月,盛京银行委托渤海信托分批次向福州泰禾锦兴置业有限公司发放贷款,本金总额24亿元。
福州泰禾锦兴作为泰禾北京公馆的项目公司,由泰禾集团、黄其森及其配偶叶荔提供保证担保。贷款到期后,福州泰禾锦兴未能偿还本金,并出现付息逾期。
盛京银行对“泰禾系”的贷款不止这笔。2019年,盛京银行还通过中信信托向上海禾柃房地产发放贷款14.65亿元,上海禾柃房地产共计归还本金1433万元,后未能还本付息致诉。
此外,“踩雷”泰禾集团的银行还有招商银行。
2025年6月30日,上海清算所公告显示,泰禾集团发行的“17泰禾MTN001”和“17泰禾MTN002”均已违约,两只票据分别应偿付本息16.125亿元和21.5亿元,均未兑付;两只债券的主承销商之一正是招商银行,另一主承销商为中金公司。
针对债券违约的后续进展,泰禾集团7月30日公告显示,其子公司上海红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资产被上海金融法院拍卖。
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2018年11月,泰禾集团与光大信托、招商银行福州分行在福州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光大信托将为泰禾集团提供20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而招商银行称,也将在融资、跨境金融服务以及其他金融服务等方面为泰禾集团提供支持。
图源:罐头图库
与此同时,在泰禾集团与部分信托公司的纠纷中,还牵涉了多家险企。
如四川信托诉泰禾集团借款纠纷案,投资机构是国华人寿和上海一家公司。上海金融法院判决泰禾集团偿还本金39.95亿元,利息、罚息、复利等共计2.6亿余元及违约金。但因为泰禾爆雷,无法执行,2022年四川信托向法院申请变更执行人为国华人寿。而另一债主的上海公司也将信托权益转给国华人寿,自己退出了。
依据执行裁定书显示,法院查明:四川信托向国华人寿出具《信托财产现状分配通知书》,根据国华人寿的指定,将近40亿元资金用于向融资人泰禾集团分四期提供融资。
知乎用户律师@谷小泉分析,四川信托、泰禾案暴露出来的是险资绕道进行信贷。而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是不允许险资投资信贷业务的,而且也不得投资单一资金信托。从上海公司将权益转给国华人寿来看,其可能只是国华人寿找来的成为集合信托的“搭子”。
此外,2017年7月至9月期间,福州泰禾新世界向长安信托借款31.4亿元,并约定了抵押物及担保责任;2019年7月,福州泰禾新世界归还3亿元本金,后因未能还本付息被中华财险、中华联合人寿、渤海人寿诉至法庭。
法院判决福州泰禾新世界公司向原告偿还借款本金28.4亿元并支付利息2.26亿元,支付复利、罚息等;原告对抵押物享有优先权等内容。泰禾集团表示,已收到法院执行裁定,将福州泰禾新世界名下财产以流拍价27.88亿元,交付申请执行人抵偿债务。
根据企业预警通信息,“泰禾系”的融资渠道包括直接向银行借款、股权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及租赁融资,牵涉多家金融机构。
图源:企业预警通
根据泰禾集团8月18日公告,公司所有未结案件的累计诉讼金额已超过净资产百分之十。2025年5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除上述重大诉讼案件外,公司因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等,新增非重大主诉及被诉案件共计338起,涉案金额共计13.24亿元。
截至2024年末,泰禾集团已到期尚未还款的借款本金为734.9亿元;公司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的资产账面值合计为1071.79亿元,受限资产主要是为借款提供抵押担保措施。
泰禾集团的兴与衰,是昔日千亿房企的扩张与陨落史,是一面照见行业风险的镜子,更是对房地产高杠杆模式的拷问。泰禾的教训,也将为更多企业敲响“风险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