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数据话语权的争夺从未停止。本期《锚点》节目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对话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关大博。深入探讨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体系中长期存在的数据垄断现象,展现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如何为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气候治理话语权。
关大博在节目中分享了一段深刻经历:“在参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期间,我亲眼见证了欧盟作者的集体行动。他们联名写信,经过反复争取,最终成功将新建立的EDGAR数据库纳入IPCC官方数据源。”这一事件让他深受触动:“那一刻我意识到,IPCC虽然是西方国家发起,但我们不是被动参与者。实际上我们是有主动权的,很多事情是可以自己争取的。”
正是这样的领悟,让关大博决心打造中国自己的碳核算数据库。“我们国家的数据话语权方面,到现在都是缺失的。”他坦言道,“但在后期我坚信,无论是从精度上、准确度上,在覆盖面以及完整性上都会完全超过他们。”2016年,他带领团队创建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汇聚全球近千名学者,构建开放透明的碳数据平台。这一突破不仅为中国争取气候话语权提供坚实支撑,更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新范式。
《锚点》,东方卫视8月27日周三22:00,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8月28日周四22:30播出。
编辑: 刘俊
责编: 康万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