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6日晚,马斯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进行了“星舰”第十次试飞。虽然因地面系统故障和天气原因,原定于8月24日进行的试飞连续推迟了两天,但最终整体顺利,获得成功。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26日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实施第十次试飞。火箭第一级和第二级均在预定海域溅落。
根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直播画面显示,美国中部时间26日18时30分许(北京时间27日7时30分许),“星舰”从位于得克萨斯州南部的发射基地升空。两分多钟后,火箭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级飞船成功分离。助推器随后完成返航燃烧,并在预定海域实现受控溅落。
飞船则实现了预期的亚轨道飞行,并部署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8颗“星链”模拟卫星。这是“星舰”首次在太空完成卫星部署模拟演练,旨在验证飞船的部署机制和控制能力。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介绍,此次任务重点目标包括“星舰”首次在太空进行卫星部署模拟演练、火箭助推器着陆燃烧试验、飞船再入阶段耐热性测试等,为实现“星舰”的回收复用积累关键数据。
据央视新闻报道,SpaceX的“星舰”并不是一枚普通火箭,它被设计成全球最大、最强推力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目标是实现低成本、高频次的太空运输。马斯克的设想包括:大规模发射“星链”卫星、把人类送上月球和火星,甚至在地球进行超高速点对点运输。
为实现这一愿景,SpaceX已经在“星舰”项目上投入超过50亿美元,仅得州发射基地就耗资约30亿美元,佛州新设施也规划投入18亿美元。每次试飞都意味着烧掉数千万美元的真金白银,这种前所未有的投入,被视为“用烧钱换未来”。
虽然此前失败频仍,但第十次试飞的成功,表明“星舰”已经在重复使用航天器的道路上跨出了关键一步,不仅强化了SpaceX的行业领先地位,也显然会进一步稳固NASA的登月信心,为美国的航天战略注入新的动力。未来仍可能遇到挑战,但马斯克的“烧钱豪赌”正在逐渐从梦想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