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辰同学
回归钉钉四个月,无招出招了。
8月25日,钉钉召开发布会。时隔数年,无招(陈航)以钉钉新CEO的身份,重新站上舞台,一口气推出钉钉One、企业AI搜索引擎「AI 搜问」、AI表格、AI听记、智能硬件DingTalk A1等10款AI产品。
这一长串产品清单,可能是他对这段时间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所能给出的最好回答。过去四个月,无招一直在问自己,如果再重新做一次钉钉,我会怎么做?
设问的答案,按照钉钉官方的说法就是,全新钉钉是对过去的办公产品形态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与重构,重新定义了AI时代人的工作交互、信息处理、知识搜索和应用创建方式。
无招说,他在客户拜访中收到大量反馈,比如设计比较陈旧功能排布臃肿等。我们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升级,这一次主要做三点:简洁、高效、以人为本。
据他介绍,钉钉把所有的设计进行解构,从标题到按钮,再到分割线,还重新进行了颜色的搭配组合,将所有的功能进行简化。他还多次强调,这绝对是一个全新的钉钉,让工作重回专注。钉钉8.0也是AI钉钉的1.0,我们决心清空过去。
以钉钉One为例,传统的工作方式中,用户每天处理的大量工作信息分散于群聊、待办、会议、文档、表格等多个场景中,人需要主动去找信息,低效且很难专注。钉钉One将所有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与任务,由AI按优先级整理后,以信息流卡片的形式呈现给用户,由人找事变成事找人。
钉钉One也被设计为人与AI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的统一入口。用户可以长按One按钮语音对话,指挥钉钉里的各个Agent(智能体)为自己处理工作,例如发起会议、创建待办,搜索信息、整理项目进展、进行知识问答或者汇总AI表格中的数据,大幅提升信息处理效率。
可以简单理解为,钉钉One是一个员工的个人秘书。虽然智能助手、AI秘书的概念,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市面同类型产品在部分功能上也会存在交叉,但钉钉One的创新探索,堪称大胆。不少网友点评,AI让工作流像刷短视频一样流畅,是在批阅电子奏折。
无招还带着团队尝试让AI真正实现与现实物理世界的连接,并对它进行改变。这就让钉钉在软件层面之外,还限量发售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的亮相。这个厚度仅有3.8毫米、可以磁吸在手机背后的设备,搭载了6麦克风阵列和骨传导技术。钉钉希望它能与语音智能工具AI听记协同,将现实世界的语音交流无缝转化为智能数据。
图源:钉钉首款AI硬件钉钉A1
这是一记硬招,软硬件一体化是AI生态战的必然走向,钉钉的底色变硬了。
对于钉钉的变化,无招进行了一句话概括:钉钉将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协同办公APP正式走向AI原生。他认为,钉钉可以去重新定义未来全球新的工作方式。
这也是钉钉的全新定位。整体来看,钉钉的AI时代改造正在从工具化转向交互、信息处理、知识搜索的全面改造。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他对来自友商的关心的回击。
一个多月前的7月,飞书CEO谢欣在接受采访时说,飞书多维表格比钉钉领先至少12个月。他还暗讽钉钉的AI功能,如果你的办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1000万次的打卡数据,那大概率AI能帮你预测的是,明天哪几个员工会迟到。
图源:飞书CEO谢欣|网络
在不少人看来,谢欣以一种近乎挑衅的姿态,简单粗暴的杠上钉钉,固然是为推广自家产品,拉踩友商制造噱头,也侧面反映出,这时钉钉AI化的进展确实不太如意。
其中的缘由,外界能从无招与虎嗅的对话中看出一二。他表示,重新回到钉钉后,发现需要面对一个现实,就是大家对于AI的认知有限,大部分人对于AI的认知还在应用层,也就是在想一个简单的事情,而不是说钉钉作为一个AI工作平台到底该怎么变。
无招提醒团队,做AI要拒绝傲慢。但他也没有太想好如何落地自己思考。因为AI重构工作方式,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钉钉是破局者--无招更喜欢用破坏者,前方的路怎么走,需要有各方面的权衡。
他表示,围绕钉钉AI化的想法已经有一个雏形,并认为,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人怎么去帮AI解决问题。主体是AI而不是人。回到钉钉视角,那就是AI时代钉钉到底该长什么样子?
我意识到这里面最关键是想清楚人该如何帮助AI去解决问题,然后在这个逻辑下,钉钉去进化。更进一步,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机会,中国人可能是第一次可以去定义全球的工作方式。
他补充说,大的方向是确定的,细节其实是一边做一边改,有些东西光靠想也不行,做了才知道。
在此之前,有阿里老兵对媒体称,无招是公司最具备冲劲的一员,他深谙营销之道,直觉敏锐,操作手法极其高妙。换句话说,当前的钉钉,守成者或难以打开新局面,更懂产品、也能打仗的创始人才是二次创业的最佳旗手。
这也意味着,四个月,要出成果,还要在十周年的节点开一场盛大的发布会,把住行业站位,无招是时间紧,任务重。
一方面,他虽是钉钉的灵魂人物,但在他离开的四年,市场的变化超出常人想象:钉钉还是第一,但潮向变化,钉钉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信奉大力出奇迹的飞书,擅长摘桃子的企业微信,都在后面紧追不舍。
而且所有玩家都在All in AI,路径也惊人的相似。比如,飞书要为企业提供真能用、真落地的企业 AI 产品;企业微信5.0版本,也要让AI 真正触手可及、即拿即用。
另外一方面,阿里正加速对AI的布局和调整。2024年,阿里云外部商业化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月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AI to C上,阿里已经手握淘宝、夸克、通义等产品,而AI to B的门面,非钉钉莫属。
在今年年初的财报电话会上,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强调:未来在企业端会有非常多用AI重塑企业内协作、协同的场景和机会。钉钉是我们最重要的、面向to B领域的AI应用。
显然,如何做好AI时代的钉钉,这是吴泳铭,也是阿里给无招出的考题。很多人都注意到,无招穿的黑色T恤上印着一句话:「Be Crazy」(保持疯狂)。他回归的这几个月来,无论是狠抓考勤,还是加班梗,或者是凌晨巡查工位等争议或传闻,都透着一股疯劲儿。
无招不得不疯狂。抛开业务层面的改变,外部变化也是引发钉钉求变的重要因素。业内也有不少人士表示,钉钉需要再烧几把火。
目前来看,无招用自己Be crazy的方式,为AI时代的钉钉写好了故事背景,搭好了故事框架,也展示了一些新的方向。
但对无招和钉钉来说,第一个吃螃蟹,就需要拿出高于同行数倍的耐心和魄力。并且,若要想钉钉的AI故事更加务实,就还需要客户、合作伙伴以及行业真正用起来,才能真正让AI变得真实、可见、可触。
所以,无招的硬招还要更硬,才能打动人心。可他缺的可不仅仅是时间。
参考资料:
虎嗅,《钉钉无招:做AI要拒绝傲慢》
北京商报,《钉钉十年 能否打破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