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究竟卷什么?岚图汽车首席运营官蒋焘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行业竞争已远不止于表面上的价格战,更深层的问题是整个产业利润率普遍偏低,平均仅在5%左右徘徊。
“即便像岚图这样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企业,也面临巨大压力,”蒋焘坦言,“一旦战略出现细微偏差,就可能引发重大风险。”
这一现状已引起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今年七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坚决遏制非理性竞争,通过成本调查、价格监测、生产一致性检查等综合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并督促车企切实缩短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
蒋焘表示,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例如国家要求车企对供应商付款账期不得超过60天,而岚图早已执行这一标准。他指出,整车企业离不开供应链的技术支持,若因拖延账期导致供应商亏损,则整个行业创新与发展将难以为继。
“必须让供应链企业保有合理利润和稳定现金流,它们才能持续投入研发、迭代产品,”蒋焘强调。岚图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平等、协同的伙伴关系,将供应商的研发与制造视作自身能力的延伸。这种深度协同不仅有助于控制成本,更能敏捷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在他看来,唯有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成长,中国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