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上海科技功臣”马大为:让化学反应更高效,让药价更亲民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文汇报 时间:2025-08-26 14:21:49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

百余年前,德国化学家发现了乌尔曼反应,1998年,马大为偶然发现一类氨基酸分子,可以大大提高乌尔曼反应的效率。此后,他又找到了催化效率更高的第二代配体,大大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和铜催化剂的用量,使其在有机合成、医药、农产品、染料以及有机导体、半导体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乌尔曼-马氏反应”由此诞生,成为化学合成实验室“每天都要用的反应”。

8月26日,2024年度上海科学技术奖颁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获评“科技功臣奖”。30余年扎根上海,潜心科研,马大为在有机化学研究的道路上为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开辟新的道路。

马大为并没有停步于此,第三代配体的探寻早已开始。他正在尝试将人工智能融入化学研究工作,运用智能技术辅助设计第三代铜催化剂配体。


图为位于中科院有机所内的马大为课题组实验室。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


图为马大为院士正在与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讨论。


图为马大为院士正在与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讨论。


图为马大为院士正在与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讨论。


图为马大为院士正在与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讨论。


图为马大为院士正在与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讨论。

人物简介:

马大为,分子医学院首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医学所兼职研究员,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及结构-活性关系研究;针对特殊靶点如G-蛋白偶连受体,蛋白激酶,蛋白水解酶和细胞凋亡过程的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和其在合成生物活性分子中的应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