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科创作为“量子信息”专利池发起单位之一,依托自主研发、国产可控的“星斗大模型”AI专利数智分析平台,全面赋能专利池的建设运营工作,打造“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的AI时代专利池运营新范式。
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术,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的前沿领域。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量子科技列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
为抢抓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北京市关于量子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部署,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前瞻布局量子等未来产业赛道,已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20余家上下游核心企业,实现了量子信息全技术领域覆盖和量子计算多技术路线布局。在此基础上,经开区进一步出台了全市首个量子科技专项政策——“量子十条”,致力于打造量子科技产业支持服务体系。
一
“量子信息”专利池正式发起
8月19日,在北京量子产业生态信息发布会上,作为四大量子产业生态创新平台之一的“量子信息”专利池,于北京亦庄信创园正式发起。该专利池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发起成立,汇聚了图灵、华翊、弧光等国内领先企业的专利技术。当前,量子科技正处于产业化突破的关键期,量子信息专利池的建立,旨在通过集中管理核心专利,优化授权机制,打破技术壁垒,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同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标准制定与生态共建,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科技创新高地。未来,这一平台将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持续吸纳国内外优质专利,加快技术向产业的落地实施,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供给和生态支撑,助力我国量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
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
亦庄科创作为发起单位之一,依托自身知识产权运营专业积累,积极参与“量子信息”专利池的发起建设。特别是,其自主研发、国产可控的“星斗大模型”AI专利数智分析平台,全面赋能“量子信息”专利池的组建和后续运营工作,全力打造“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的AI时代专利池运营新范式。
在“星斗大模型”通用版基础上,亦庄科创通过深度调优、多智能体架构以及上下文工程,开发出星斗大模型旗下的“TagAI”智能数据分析与标签平台。该平台可实现每次最多10000条专利数据的批量化智能解析问答和多维度标签标注,挖掘专利数据的深层特征,真正“让大模型为大数据添加智慧”。
亦庄科创组织由知识产权专家和技术研发专家组成的项目团队,收集量子信息领域专利语料,科学拟订了量子技术分类、专利保护效果、价值评估等维度的分析指标。进而利用星斗大模型“TagAI”智能平台,针对第一批拟纳入“量子信息专利池”的300余件有效发明专利,进行了全文解析、三级技术分类标引,并为每篇拟入池发明专利出具了包含技术先进性、不可规避性、保护范围合理性等10个维度的价值评估报告。在部署于北京亦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的“亦庄大算力”加持下,星斗大模型“TagAI”智能平台仅用3个小时就完成了以上解析、标引和价值评估工作。经专业人员初步校验,综合准确度不低于90%,达到了传统人工分析需3名以上专利工程师花费10天左右才能实现的效果。
星斗大模型“TagAI”智能平台针对第一批拟入池发明专利的解析、标引和评估结果,为“量子信息”专利池在明确入池遴选标准、实现分级分类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本次实践证明,将AI技术应用于专利池相关工作,有利于构建公平、透明、量化的专利池运营新机制,显著降低专利池运营难度,节约人力成本,促进提质增效。
下一步,亦庄科创将围绕“量子信息”专利池,在全球量子产业和技术情报分析、高校技术成果转化合作路径预判、制定与专利价值相匹配的许可规则等方面,积极发挥星斗大模型“TagAI”智能平台的作用,并不断优化完善模型自身能力和功能,逐步打造“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相结合的AI赋能专利池运营新范式。
(亦庄科创)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