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三年磨一剑,企业微信5.0如何用“全局最优解”破局AI办公?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大力财经 时间:2025-08-25 16:32:46

继2022年1月企业微信4.0版本发布之后,企业微信于上周做了3年多来的首次重大版本更新——企业微信5.0。

没有炫目的PPT演示,也没有刻意营造的科技感,团队成员反复强调的“从用户需求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与当前协同办公行业热衷标榜热词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但在AI席卷一切的当下,企业微信低调的发布会,还是引起了行业的极大关注:在飞书和钉钉等同行将AI协同办公赛道的竞争推向白热化,企业微信该做出何种动作,又如何看待AI未来可能对办公场景的重塑?

“AI的技术不能只停留在听起来很厉害的层面上,如何把AI的技术投入到应用当中,为我们的企业办公和对外服务带来便利,这才是企业微信需要去做的。”腾讯公司副总裁、企业微信负责人黄铁鸣在发布会中强调。

社会化协同:与微信更近一步

AI不是炫技工具,而是要真正融入办公流程,让连接产生更大的价值——是企业微信5.0的主基调。过去3年,协同办公同行们每半年都要抛出新东西,在繁杂的AI功能诱惑中,看起来“慢半拍”的企业微信似乎保持了某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克制。

“5.0的更新最挑战的不在给产品做加法,就AI落地来说,做一堆看似有用的AI相关demo是容易的;而真正把AI的效果做好,服务1400万企业也能稳定可靠是困难的。”企业微信智能表格产品负责人Mason在交流时表示。

从数据来看,2022年企业微信4.0发布时,连接的企业数为1000万,3年过去,这一数字增加了400万;而通过企业微信触达的微信用户则从彼时的5亿,增长到了现在的每天7.5亿。如此大体量的用户基础,可能是企业微信上新相关功能时斟酌再三的原因:每开一个功能,都可能成为王炸。

不过,在这样谨慎的迭代中,企业微信还是在AI上做了最大化的更新,分为以下六个方面:智能搜索、智能总结、智能机器人、智能表格、智能服务总结、智能写信。

不过,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相对于4.0版本,5.0在微信生态的互通上步子迈得更大了。

4.0版本中,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通只做了两个尝试,一是打通视频号,企业的视频号直播间会出现消费者一键接入的导购入口;二是上线微信客服,通过视频号、公众号入口,以轻便的方式让企业客服出现在用户的微信聊天内。

而在5.0此次无论是表格、邮箱还是企业微信内的搜索、智能总结,都实现了与微信互通,尤其在客户管理和服务场景:

微信客户数据自动同步:5.0通过智能表格功能实现与微信的直接连接,当销售或服务人员通过企业微信添加微信客户时,智能表格能够自动为客户建档,记录详细信息如跟进人、添加时间等。每次与客户的聊天结束后,表格还能自动生成客户跟进总结,提取关键信息,方便后续服务和管理。这种自动化减少了手动操作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客户服务智能总结:智能服务总结功能在销售与客户的对话框自动总结服务情况,例如预算、推荐产品、当前顾虑及下一步计划。这种智能信息同步使得销售人员能够更高效地服务客户,无需手动整理聊天记录。此功能强化了客户关系管理,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跨平台数据流转:企业微信支持将微信中的客户信息、聊天记录等内容无缝整合到企业的业务管理系统中。例如,收到外部客户的报价邮件后,可以直接将邮件内容一键转发到内部工作群,与采购等部门进行讨论。此外,企业微信还支持邮件与聊天的互相转发,确保内外部信息的自然衔接,增强了信息的流动性和透明度。

“互通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触达广度,而在于关系深度。”企业微信互通产品负责人Stacy表示。以国内某顶级定制家具品牌为例,其销售团队以往需要每天上门拜访客户,记录需求如柜子的颜色、尺寸等,晚上再用Excel整理当天访问的十余个客户信息。这种方式不仅耗时,而且一旦客户需求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下单,导致生产链条和供应商的调整变得复杂且低效。

然而,通过企业微信的一客一群功能,该客户实现了实时数据更新和即时沟通。每个客户都有一个专属群,群内包含设计师、客服以及所有与客户相关的人员。每当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时,前端的数据变化会立即反映到后端,生产链条和供应商能够迅速做出响应,停止当前的生产流程并调整订单。这种实时的信息同步大大提高了生产和服务的灵活性,减少了因信息滞后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客户不满。

这种“客户-企业-供应链”的全链路连接,正是飞书、钉钉等依赖独立APP的协同工具难以实现的。此外,企业微信5.0新增的“企业名片”功能,通过认证标识、产品案例等信息展示,解决了企业间合作的信任痛点,使社会化协同从“弱连接”升级为“强关系”。

碎片化的AI,更需要一体化办公

“如果AI时代,还用不同的软件去做事情,那么AI将来可能很难帮你进行信息整合、搜索。”企业微信用户增长负责人Cicy举例表示。

也就是说,AI时代的一体化办公体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不同软件之间的信息孤岛会限制AI能力的发挥。如果仍然分散使用不同的工具(如开会用一个工具、写文档用另一个工具、聊天又用其他工具),AI将难以整合这些数据进行高效处理。特别是,当需要查找几年前某人提到的内容或某个文档时,如果数据分散在多个平台,AI无法有效完成这一任务。

而一体化设计,让用户在一个平台上完成所有操作成为可能,为AI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基础,逐步积累历史数据,并在需要时提供高效的搜索和整理功能。这对企业用户来说尤为重要。

不过在黄铁鸣看来,积累数据是其一,一体化办公的另一层要义在“效率”,这是观察客户使用反馈时总结出来的。“许多用户在办公时会在不同的工具之间来回切换,影响效率。5.0把聊天、邮件、文档等多个办公模块做了彻底融合,用户只需要用一个企业微信,就能一站式地完成所有的任务。”他表示。

例如,员工可以一键将外部客户的邮件转发到内部讨论群,并直接基于讨论创建日程或发起线上会议。再例如,与微信互通后,通过智能服务总结和智能表格等功能,企业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外部市场需求,并将其直接转化为内部协作的依据。这种内外部连接的一体化设计,类似于柔性供应链的概念,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

一体化的另一个核心价值在于支持企业的社会化协同。企业微信不仅服务于内部办公,还能够向外延伸,连接消费者、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海内外用户。这种能力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整体协作效率。

比亚迪在企业微信的协同实践堪称“一体化办公”与“社会化协同”的典范。2019年,比亚迪首次引入企业微信时仅20人团队试用,如今已覆盖全球近百万员工,贯穿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全链路。这种从局部试点到全域推广的历程,印证了企业微信对复杂组织的适配能力。

在比亚迪的供应链管理中,智能表格成为连接客户需求与生产端的核心枢纽,实现了对客户的精细化管理。每添加一个新客户,系统会自动生成档案,记录客户的基本信息、跟进历史及服务。此外,智能表格还能一键生成客户跟进总结,提炼出客户需求和潜在购买意向。这种精准的服务模式增强了客户满意度,同时提高了销售团队的工作效率。

如前所述,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近百万名员工,分布在80多个国家。企业微信海外版WeCom提供的多语言界面和实时翻译功能,帮助比亚迪突破语言障碍,实现顺畅的跨国沟通。同时,企业微信自动换算时区的功能,让跨时区的在线会议安排更加便捷。这些特性促进了比亚迪全球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其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比亚迪信息中心主任裘彦对比了多种协同工具的使用体验后表示:“其他工具可能是局部最优解,比如某些项目管理软件在研发团队内很好用,但跨部门、跨产业链的协同就会断裂。而企业微信所能承载的社会化协同才是全局最优解,它让我们的全球供应链像一个整体一样高效运转。”

目前,比亚迪通过企业微信连接了3000余家上下游供应商,海外工厂与国内总部的协同效率提升40%,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5%。

从企业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每个不断壮大的组织都不是一个封闭的孤岛,“每个企业每一天都在跟外部产生各种连接,比如与消费者的连接,与上下游的连接,与海内外用户的连接。”这些连接的高效稳定运行,将构成企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正如黄铁鸣所说:企业的办公也不应该仅局限在内部,而应该能够向外延伸。它的价值不仅在数据的积累,更在效率,更在“全局最优”。

“无感”的AI

作为微信团队为企业打造的专业办公管理工具,企业微信的产品风格也和微信一以贯之,而AI在落地过程中的“无感”“克制”“有用”就成为了企业微信产品经理们在践行“一体化办公”“社会化协同”时的首要关注点。

“希望用户不过多学习,不改变日常工作流程……我们期望的一个效果是用户在使用了AI的能力,但其实他感知不到AI的存在,这是我们最理想的一个AI打造方式。”企业微信AI及海外产品负责人Bobby表示。

虽然5.0版本强调“一体化”,但AI对邮箱、智能表格等各个功能的串联也遵循了“不过度”“不过剩”的原则,“不希望AI是一个完全独立出来的、用户要去理解它的新东西,用户用起来是‘刚刚好’的效果,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他说。

拒绝技术炫技,始终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展开,核心逻辑在于聚焦员工日常工作中的高频场景——每天数次的信息搜索、每周固定的项目汇报、重复的规则答疑,通过AI技术优化这些“不得不做”的基础工作,而非创造全新的使用习惯

在上述理念之外,5.0的改版也考虑了诸多企业用户在实际业务中关心的数据准确性以及安全等问题。据Bobby透露,在数据使用方面,与C端AI产品依赖通用大模型生成内容不同,智能搜索和智能总结,搜索结果和总结结论,都是完全基于使用者企微上的聊天、文档、会议和邮件,从源头避免“幻觉”问题,确保输出信息的准确性与合规性。

“AI的价值不在于功能多高精尖,而在于能否解决用户每天工作中的切实问题。”Cicy表示。Cicy这一观点的背景在于,当前行业面临两大核心矛盾:效率提升与数据安全的平衡、技术创新与实际需求的匹配。例如智能表格与微信生态的联动,表面是工具功能的优化,深层则是打通“客户需求-内部生产-外部服务”的价值链条,使协同产生商业价值。

行业的一个共识是,现阶段AI技术在办公场景的渗透,正在推动协同办公从“工具层面”向“价值层面”演进。社会化协同趋势下,“连接”的广度与“智能”的深度共同决定平台的价值。协同办公工具的竞争也将超越功能本身,进入“价值比拼”的新阶段——谁能更好平衡效率与体验、创新与安全,谁就能以“智能连接创造更大价值”。

企业微信通过微信生态连接13亿用户,再以AI技术挖掘连接中的数据价值,形成“连接-数据-智能-价值”的正向循环。这种模式下,AI不再是孤立的效率工具,而是社会化协同的“神经中枢”——它让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更精准,与产业链的协作更敏捷,最终实现“智能连接创造更大价值”的行业愿景。

正如黄铁鸣所说:“我们一直相信连接创造价值,而智能的连接必然创造更大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