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创业最前线 王亚静
2025年上半年,双汇发展终于止住了业绩下滑的颓势。
具体而言,公司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2.97%;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微增1.17%。
不过,双汇发展并不打算留下这些利润。按照计划,公司拟分红22.5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97%。
即便如此,资本市场反应仍然平淡。2025年中期财报披露次日(8月13日),双汇发展股价仅微涨1.21%。
其实,双汇发展的股权极其集中,70.33%股权由控股股东罗特克斯持有,因而散户投资者持股比例并不高。而按照罗特克斯的持股比例计算,今年上半年就能拿走约15.8亿元分红。
罗特克斯是一家中国香港的公司,最终控制方是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的兴泰集团。通过这样的股权架构,双汇发展绝大部分利润就这样流向了境外。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双汇发展这种掏空式分红,是建立在公司存在38亿元短期资金缺口的基础之上。
既然如此,双汇发展为何还要长期进行掏空式分红?这是否会加速透支经营安全性?
1、业绩回升,火腿肠遇冷
近日,双汇发展发布2025年中期财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2.97%;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微增1.17%,一举扭转了2024年中期营收、利润双下滑的局面。
(图 / 双汇发展2025年中期财报)
与之相比,生猪养殖企业的利润增长更为明显。2025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170%;新希望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5%至164%。
双汇的生鲜猪业务增长虽然有限,但真正拖后腿的其实是双汇赖以起家的火腿肠。
今年上半年,其包装肉制品销售64.07万吨,同比下滑9.04%;实现营收112亿元,同比下滑9.42%。而包装肉制品就包括火腿肠类、火腿类、香肠类、酱卤熟食类、餐饮食材类、罐头类等品类。
(图 / 淘宝APP截图)
过去,依靠强大的经销商网络和线下零售终端,双汇发展拥有几乎无可撼动的铺货能力。但随着电商、社区团购、即时零售崛起,新渠道和年轻消费者对品牌的响应速度和产品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双汇跟不上节奏,线上流量入口逐渐被新兴品牌抢占。
双汇发展管理层也坦承,公司对渠道变化应对不足,在会员超市、休闲零食、连锁便利店等新渠道销量的增长,未能弥补传统渠道销量的下降。
销售萎靡,又叠加渠道拓展不力,这或许可以解释,双汇发展包装肉制品的营收为何一降再降。而此时此刻,公司亟需找到新的增长极,避免品牌护城河进一步坍塌。
2、双面罗特克斯,超250亿利润流向境外
尽管盈利不易,双汇发展却决定将这些利润洒向股东。
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50元(含税),合计分红22.5亿元,相当于当期归母净利润的97%,几乎将全部归母净利润分完。
在双汇发展,罗特克斯的角色不只是股东,还是第一大供应商。据「创业最前线」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2025年上半年,双汇发展向罗特克斯及其子公司采购总额高达480亿元。
(图 / 双汇发展2025年中期财报)
不过,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双汇发展选择先委屈一下供应商截至2025年中期末,公司的应付账款高达24.65亿元,占当期货币资金的48%。
在自身并不十分宽裕的情况下,双汇发展仍然长年保持高分红,外界流传,此举是在为万洲国际填补债务窟窿。
2013年,万洲国际前身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生猪及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打破了当时中企收购美企的最大规模纪录,但同时也为万洲国际带来了巨额债务。
2014年,万洲国际在冲刺港交所之时就明确,IPO募集资金的第一项用途,就是偿还银团定期贷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