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李书福的快刀,劈出一条财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财天COVER 时间:2025-08-23 22:18:10



01、创新高的财报,喜忧参半

“我代表吉利汽车,向所有吉利旗下品牌曾经有背刺感觉的用户表达真诚的歉意。”近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在吉利汽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公开道歉。

起因是去年极氪001三次改款,引起了老车主的集体吐槽,造成了极氪品牌成立以来最大的用户信任危机。后来,极氪副总裁林金文解释,称汽车行业实在太卷了,极氪需要尽快把最好的技术和产品提供给用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好的表现。

显然,用户并不买账,以“用脚投票”表达自己的不满。今年上半年,极氪累计销量为90740辆,仅同比增长3%,远不及2024年87%的增速。虽说是吉利汽车旗下的一张新能源王牌,但极氪的表现倒是没有给整个吉利汽车拖后腿。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总销量约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约72.5万辆,同比大增126%,远超同期国内40.3%的整体增速。吉利汽车的新能源渗透率就此达到了51.5%。

在燃油车板块,吉利汽车也实现了8%的同比增长,增速基本与去年持平,卖出新车约68.4万辆,仍然稳居中国燃油车市场自主品牌的TOP1。

正是由于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拉动,吉利汽车今年上半年市占率首次突破两位数,达到10.4%,相比2024年提升2.6个百分点,超越长安汽车,位列自主品牌第二名。

而且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吉利与老对手比亚迪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桂生悦表示,目前吉利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为11.44%,还处于第二位,但是与第一名比亚迪的差距已经从去年相差27个百分点,缩短至18个百分点。“我相信我们跟第一名(比亚迪)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甚至反超。”



今年上半年,吉利银河是吉利新能源最重要的增长引擎,累计销量达54.8万辆,同比暴增232%。吉利银河的成绩让管理层信心大增,高调调整了2025年全年销量目标,从原定的271万辆增至300万辆。

虽说吉利的销量在高歌猛进,但盈利能力却在下滑。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营收1502.85亿元,同比增长26.5%;归母净利润为92.90亿元,同比下降13.0%。同期,吉利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16.4%。并且,由于吉利银河品牌销量占比的提升以及极氪销量增长乏力,吉利单车平均收入同比减少1.4万元至9.6万元。

放眼全球市场,吉利汽车在海外的表现不及国内。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出口量为18.4万辆,同比下滑8%,同期中国汽车出口量的增长率是10.4%。

“最主要还是受到单一东欧市场的影响。”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补充说,“上半年,吉利在东欧市场单一市场总下降幅度达40%~50%,总体造成了20%左右负增长”。

从吉利汽车的出口产品结构来看,燃油车仍然是主力,占比约78.3%,新能源出口量约4万辆。作为对比,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销量达到了47.2万辆,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

整体而言,资本市场对于吉利汽车今年的表现还是认可的。年初以来,吉利汽车的股价已增长将近40%,明显跑赢其他自主品牌。

02、摸着比亚迪过河

看着吉利汽车的这份半年报,不少行业人士得出共性结论:吉利在摸着比亚迪过河。

在2024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公布《台州宣言》后,吉利旗下的各品牌开始了一系列整合。目前,吉利汽车在乘用车市场拥有四个主力品牌:定位主流新能源市场的“吉利银河”品牌;聚焦潮流运动科技的领克;深耕高端豪华领域的极氪;还有继续撑着吉利燃油车市场的中国星系列。

其中,吉利银河在上半年表现最为突出。基于GEA架构推出的吉利星愿,成为期内中国乘用车销量排名第一的车型;基于GEA Evo架构产出的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后即成为中国B级插电混动轿车细分市场销量第一。仔细看,吉利银河几乎每款车型都能在比亚迪找到直接竞品。

比如吉利的混动系统叫雷神EM-i,与比亚迪DM-i混动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处。吉利银河的纯电+插混技术路线布局,与比亚迪的思路也是重合的。吉利星愿对标海豚、海鸥,吉利银河A7对标秦L DM-i、星耀8对标汉 DM-i等等。

吉利和比亚迪这对宿敌,恩怨已久。2022年被比亚迪抢走自主品牌销冠的荣誉后,这位曾经的“一哥”就在琢磨夺回失去的一切。

奈何比亚迪在称霸新能源汽车市场后,一骑绝尘,想要找到突破口并不容易。一开始,吉利汽车选择通过更高的产品力,比比亚迪稍微低一些的价格策略进攻。

以吉利银河首款混动车型L7为例,其对标的是比亚迪 宋PLUS DM-i。该车在2023年上市时,价格在13.87万~18.57万元之间,后者的价格是15.98万~18.98万元。并且吉利银河L7还配置了1.5T发动机+3档DHT变速箱,又比友商多了一块副驾驶娱乐屏和高通骁龙8155芯片。

但随着比亚迪带头掀桌,汽车行业价格战打响,吉利汽车的竞争策略也发生了变化——要用比亚迪“杀死”比亚迪。

仍以吉利银河L7为例,其早期的2023款和2024款,都是1.5T发动机+3档DHT变速箱,纯电续航里程分为55km和115km。到了吉利银河L7的2025款,只有售价最高的星舰版才提供1.5T发动机+3档DHT,其余三款均为1.5L+1档DHT,纯电续航里程都统一为115km,与比亚迪 宋PLUS DM-i基本拉齐。

吉利银河L7的减配,一方面,是为了提供更多的价格下调空间,该车型的厂商指导价已经从最早的13.87万~18.57万元,降至11.58万~14.88万元。目前2025款吉利银河L7最低配和最高配的厂商指导价较2025款比亚迪宋PLUS DM-i分别低2万元和2.7万元。另一方面,换为1.5L+1档DHT的设计,虽然性能上不如之前,但是油耗和维护成本更低,使用经济性更强,这也是比亚迪的优势之一。

与此同时,吉利银河L7在消费者感受更直观的彩电、沙发的配置上,比同等价位的比亚迪宋PLUS DM-i更完善。对于消费者来说,吉利银河L7这“一升一降”,性价比就凸显出来了。这也是吉利银河在成立短短两年多就能拿下这么高销量的直接原因。

不过,吉利银河的成功并不能让吉利汽车轻松,中国车市的竞争还在升级。正如桂生悦所说,“时间不等人,现在的市场环境对吉利汽车而言,已经没有容错空间”。



自2010年收购沃尔沃后,吉利便进入了品牌扩张期,最多时,吉利系品牌扩充至16个。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吉利“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不再适用。

“吉利汽车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形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成一个拳头,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桂生悦说道。

现在的吉利汽车回归“一个吉利”,整合不止发生在品牌之间。过去一年多,吉利汽车也对供应链、研发资源等进行调整。

近期,有报道称吉利汽车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团队进行了整合。其中,极氪的智能座舱团队合并入吉利中央研究院。智能驾驶团队变动更大,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中心,以及旷视科技旗下的智驾品牌“迈驰智行”都将合并至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千里智驾”)。完成合并后,重庆千里智驾团队会达到近3000人的规模。

吉利汽车2025年半年报显示,重庆千里智驾是今年6月末,由吉利汽车间接附属公司浙江吉润汽车联合迈驰智行(重庆)科技、重庆江河启兴、宁波路特斯机器人等公司成立的合营公司。

吉利内部人士张源告诉《财经天下》,他在去年6月就听到了智驾团队整合的风声。“大概在《台州宣言》发布之后的10月,人员调动就开始了。”

张源称,之前吉利汽车的发展模式是各独立子品牌都是单独拥有一个完整的研发链条,各品牌单独开发项目,产品性能差距大是常有的情况。他分析,公司现在成立重庆千里智驾的目的,是将集团所有的资源集中,做成供应商模式,这样既避免资源重复投入,也能保证公司旗下各品牌智驾性能的一致性。

除此之外,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曾表示,集团已完成对各品牌采购与S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的资源整合,成立了中央采购、中央SQE,统一供应链管理。

经过整合后产生的协同效应,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车费用率显著下降,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至5.6%,降幅达16%;行政费用率同比下降至1.9%,降幅达26%。同期,吉利的研发总投入达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1亿元,减少了8.8%,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重也由7.7%下降至5.6%。

03、从“追赶者”到“带头者”

用比亚迪的方式回击比亚迪,吉利汽车虽然分走了部分市场,但难免落入被动。

今年2月,比亚迪将高阶智驾下放到7万元车型上,看起来很激进,但吉利汽车仍选择了跟随。不到一个月,该公司便发布了千里浩瀚智驾方案,称要覆盖今年吉利银河全新及改款的全部车型。

张源表示,公司对今年吉利银河的车型原本是有高阶智驾规划,几款低价车型没有涉及,正是受比亚迪的影响,才临时决定为后者开发带高阶智驾的低价车型。

尽管在产品力方面不输比亚迪,但吉利汽车的渠道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截至2024年底,吉利银河品牌的一级经销商门店数量为952家。根据杰兰路的相关信息,同期的比亚迪在国内销售职能网店共有4356家,其中,王朝网1852家,海洋网1599家。这两个王炸品牌加在一起的渠道数量是吉利银河的3倍还多。

在全行业呼吁停止价格战后,吉利汽车要是没有技术方面的巨大突破,想要逆转局面并不容易。

2025年6月,吉利将雷神电混升级到了2.0时代。有意思的是,比亚迪也没闲着,8月5日正式宣布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

现阶段吉利的困境是,吉利银河具备打造爆款的能力,却很难让热度长期维持下去。例如银河E5,去年月销量时常在14000辆以上,到了今年,前七个月里只有三个月销量过万。银河星舰7 EM-i、银河L7、银河L6、银河E8也是类似情况,普遍后劲不足。

特别是和比亚迪对比,秦PLUS上市近5年,月销量依然保持在2万~3万辆的水平,去年上市的秦L也是如此。宋PLUS销量是不如从前,但今年月均销量还在2万辆以上。海鸥、海豚虽然都成了吉利星愿的手下败将,但今年上半年前两者的合计销量超过了吉利星愿。

今年,吉利银河全系车型,只有星愿一款车月均销量超过了2万辆,其余车型的销量放在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也只能算作第二、三梯队的水准。

在高端化方面,极氪001经历过一年三改款事件后,向前冲得没这么猛了。最近极氪为挽回用户信任,特地在8月8日公告了改款车和新车计划,甚至于改款车型大体有哪些变动都有交代。产品切换期间,极氪还为极氪X、007、001和7X车型提供了包括5年0息在内的多项限时权益。



吉利汽车的管理层显然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无论是技术迭代还是一线销售,都在追求成为“带头者”。并且今年下半年,管理层还调整了发展重心,全力锚定“出海”。吉利汽车的思路很清晰,国内市场还有硬仗要打,想要拉升毛利率,海外市场不能忽视。

淦家阅称,吉利已对海外国际业务进行了体系化变革,成立了一个大作战经营体,这个经营体组长由其亲自负责。

下半年,吉利的国际化战略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首先,将海外发展列入集团优先级的大战略项目上,成立五大海外区,在中后台形成全部资源的统一调度,特别要强化海外售后服务管理。

此外,产品规划方面,继续坚持“油电并举”策略。具体到品牌上,缤越、帝豪、中国星、博越系等主力产品继续深耕燃油车市场;领克聚焦领克08、领克Z20的推广,进入墨西哥、奥地利等市场;极氪重点在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市场推广7X和009。

“目前我给团队定的目标是:下半年比上半年环比要增长30%以上。”淦家阅说。粗算下来,吉利下半年的出口目标在24万辆以上。

(文中张源为化名)

(作者 | 董雪,编辑 | 田梦,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