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21独家|“智驾元老”再流失,理想智驾量产负责人王佳佳离职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5-08-22 20:06:4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思琳 北京报道

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团队再现变动。

《21汽车·一见Auto》从多位信源处获悉,理想汽车智驾团队量产负责人王佳佳近期已提交离职申请。“但目前飞书架构上显示他还在。”一位知情人士补充。

这是今年以来从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团队离职的第三个重要负责人。去年11月,理想调整过一次智驾团队,把整个部门分成三大块:夏中谱负责AI算法落地,贾鹏负责VLA的技术研发、王佳佳负责量产,三位同时汇报给郎咸朋。今年以来,夏中谱、贾鹏已离开理想。

离职前,王佳佳是理想智能驾驶量产研发负责人,职级为21级,向理想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郎咸朋汇报。他带领的量产团队,是理想智驾团队继VLA团队之后的第二大团队,规模近250人。

今年6月,王佳佳曾带领团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智能驾驶相关的封闭开发。

理想之前,王佳佳在博世中国工作近8年,先后担任自动驾驶研发项目组长、部门经理等职位,曾是博世中国公司发展历史上最年轻的研发总监。

2021 年 5 月,王佳佳加入理想汽车,和贾鹏同为理想智驾团队的元老。四年来,王佳佳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有图、无图等技术路线。2024年5月,在经历MEGA风波之后,理想曾进行过一轮大规模人员优化,当时王佳佳带领的量产研发团队是整个智驾团队里影响最大的。

一位接近理想汽车智驾量产研发团队的员工后来告诉《21汽车·一见Auto》,理想汽车CEO李想在5月底试驾了无图版本的智驾之后,才决定将原来优化掉的量产团队召回一部分。

和前沿技术的研究相比,智驾行业的量产交付听上去并不“性感”,也被认为是“脏活、苦活”,但却是智驾交付给用户时最重要的安全防线。

“科研的乐趣在于灵光乍现的那一刻,但落地量产交付就是帮助这家公司能形成正向飞轮的很重要的一环。”一位智驾行业的从业者向《21汽车·一见Auto》点评,“技术没有壁垒。真正的壁垒在于十年如一日地干着脏活、苦活、累活。说不清道不明的经验、文化的积累,以及工程体系的建立才是最难的。”

至此,理想、蔚来、小鹏的智驾团队均经历了一次迭代。2023年8月,小鹏智驾“灵魂人物”吴新宙离开后,小鹏智驾团队有多名老将离职。蔚来的智驾团队也经历了多位技术骨干的离职,如架构与方案部门负责人秦海龙、地图负责人袁弘渊

和四年前相比,汽车行业的智驾路线正在慢慢收敛。在价格战驱动的行业赛事下,技术路线将进一步趋同。“当过高的成本没有带来实际的回报,边际效应会很明显。当边际效应递减,只能用资源复用来摊薄成本,即用同样的东西去卖更多的人。”一位智驾行业的中高层告诉我们。

当技术路线逐渐收敛、商业模式开始发生变化时,也带来了从业者的不同选择。“王佳佳离开更多是大环境下的个人选择,想去做更多、更广阔的事情。”一位接近王佳佳的知情人士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