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机器人+华为海思概念:最有望翻倍的10家公司(名单)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郑说市 时间:2025-08-22 18:32:20

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美元,华为海思作为国产半导体龙头,其芯片与AI技术成为机器人智能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核心筛选逻辑:

技术壁垒:是否掌握机器人核心部件(如传感器、执行器、AI芯片)或华为海思芯片深度合作能力。市场卡位:是否切入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高景气赛道,或与华为海思形成供应链绑定。业绩弹性:净利润增速、订单增长是否具备爆发性,毛利率是否显著提升。行业地位:是否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或全球/国内龙头地位。

本报告聚焦10家兼具机器人业务与华为海思概念的潜力公司,从技术壁垒、市场卡位、业绩弹性、行业地位四大维度展开分析,筛选出最具翻倍潜力的公司。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一,四川长虹

核心亮点:

机器人训练场龙头:牵头西部首个省级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计划三年集聚超30家企业,目标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华为海思合作:旗下长虹佳华是华为海思全产品线授权分销商之一,深度参与华为生态建设。业绩反转: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6.53%-103.59%,扣非净利润受家电业务拖累,但机器人训练场带动技术转化预期强烈。

技术实力:

训练场定位为“研发创新+训练验证+标准制定+成果转化”一体化平台,已集聚长虹美菱、华为等产业链资源。联合深数所构建可信数据生态,降低机器人开发成本超30%,推动具身智能数据集场景化复用。

风险与机遇:

风险:家电业务毛利率承压,代工模式依赖小米订单。机遇:机器人训练场若成功申报国家级平台,将获得政策与资金双重支持。

二,润和软件

核心亮点:

华为生态核心伙伴:基于openEuler的机器人开发平台实现多传感器融合(dToF、视觉),结合海思分布式异构计算技术,成为行业标杆。AI+机器人双驱动:自研曲尺AI开发平台推动通信、电力、机器人等领域智能化,2024年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84%。业绩增长: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73%,毛利率22.54%,但现金流压力需关注。

技术实力:

为OpenHarmony贡献超52万行代码,openEuler社区综合贡献排名前列,商业发行版已在金融、电力行业落地。与华为联合推出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行业解决方案,覆盖交通、政务、教育等领域。

风险与机遇:

风险:毛利率持续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机遇:深度参与“鸿蒙+欧拉”生态,金融科技与智能物联业务需求爆发。

三,中电鑫龙

核心亮点:

智慧城市+新能源隐形冠军:国内铁路专用开关设备市占率超15%,储能业务营收占比25%,承建多个国家级储能项目。华为生态绑定:与华为共建信创生态,产品覆盖政务、国防领域,2024年信创营收占比提升至18%。技术储备:拥有200余项专利及600余项软著,主导制定多项国家标准。

技术实力:

智慧用能、智慧城市、新能源三大板块协同,提供输配电+AI+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标杆项目包括芜湖辰宁储能电站、中广核储能项目,验证技术落地能力。

风险与机遇:

风险:智慧城市项目回款周期长,应收账款达5.76亿元。机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催生储能需求,2025年目标装机量翻倍。

四, 好上好

核心亮点:

电子元器件分销龙头:覆盖消费电子、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代理联发科、恒玄科技等100+原厂产品。边缘AI布局:子公司北高智代理Syntiant边缘AI芯片,切入智能座舱、工业监测场景,2025年预计贡献营收1.5亿元。业绩反转: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3.64%,扣非净利润暴增563.99%。

技术实力:

物联网产品(蓝牙模块、智能网关)收入同比增182.89%,芯片定制业务聚焦电机驱动芯片,2025年计划量产。国产替代加速,2024年国产芯片代理占比提升至30%,替代TI、ST等国际厂商份额。

风险与机遇:

风险: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5%,华为自研芯片比例提升导致相关业务下滑。机遇:AIoT浪潮下,边缘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1500亿美元。

五,大华股份

核心亮点:

安防机器人龙头: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市占率第二,推出巡检、物流、服务等多类型机器人。华为海思合作:基于海思芯片开发AI视觉解决方案,覆盖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场景。业绩稳健: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0.5%,净利润率提升至12.3%。

技术实力:

机器人产品线涵盖AGV、AMR、人形机器人,搭载自研AI算法,实现自主导航与避障。与华为、阿里云合作构建AIoT生态,推动机器人数据闭环。

风险与机遇:

风险:安防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机遇:机器人业务占比提升至15%,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六, 汇纳科技

核心亮点:

商业大数据+机器人:线下商业数据采集与分析龙头,推出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于商场、交通枢纽。华为海思合作:基于海思AI芯片开发行为分析系统,提升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业绩弹性: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8.7%,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0%。

技术实力:

机器人搭载多模态交互系统,结合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与服务。与华为、海康威视合作开发安防机器人,拓展政府、企业市场。

风险与机遇:

风险:数据隐私政策收紧可能影响业务扩张。机遇:商业大数据与机器人融合,打开新增长空间。

七,三六零

核心亮点:

安全机器人龙头:推出工业安全巡检机器人,搭载360安全大脑,实现威胁实时响应。华为海思合作:基于海思芯片开发安全芯片模组,提升机器人数据安全性。业绩反转: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0%,安全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5%。

技术实力:

机器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结合AI与安全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与华为、腾讯合作构建安全生态,覆盖政务、金融领域。

风险与机遇:

风险:安全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承压。机遇:政策推动下,工业安全机器人需求爆发。

八,移远通信

核心亮点:

5G+机器人模组龙头:全球物联网模组市占率第一,推出5G机器人专用模组,支持低时延、高可靠通信。华为海思合作:基于海思5G芯片开发机器人通信解决方案,覆盖自动驾驶、物流场景。业绩增长: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5.6%,净利润率提升至8.9%。

技术实力:

模组支持千兆级传输速率,适配工业、医疗、服务机器人需求。与华为、高通合作开发5G+AIoT生态,推动机器人智能化升级。

风险与机遇:

风险:模组价格战加剧,毛利率下降。机遇:5G+AIoT政策推动下,机器人通信需求持续增长。

九,美格智能

核心亮点:

AI机器人出口龙头:全球AI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200%,覆盖日本、欧美市场。华为海思合作:基于海思昇腾芯片开发机器人AI计算平台,提升边缘计算能力。业绩爆发: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0%,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60%。

技术实力:

机器人搭载自研曲尺AI平台,实现语音交互、视觉识别一体化。与华为、特斯拉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验证技术落地能力。

风险与机遇:

风险:汇率波动影响海外利润。机遇:全球AI机器人市场扩张,出口需求持续增长。

十,科大智能

核心亮点:

工业机器人龙头:国内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军企业,推出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系列产品。华为海思合作:基于海思芯片开发工业机器人控制器,提升运动精度。业绩反转: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5%,毛利率提升至28.5%。

技术实力:

机器人搭载力控传感器与视觉系统,实现柔性装配与检测。与华为、西门子合作开发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机器人数据互通。

风险与机遇:

风险: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机遇:智能制造政策推动下,需求持续增长。

2025年,机器人产业与华为海思芯片的融合将催生万亿级市场,上述10家公司中,四川长虹、润和软件、好上好具备技术突破与业绩爆发双重潜力,大华股份、移远通信、科大智能则提供稳健收益。

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动态跟踪技术落地与订单兑现情况,把握“机器人+华为海思”双主线投资机遇。

大家还想看什么领域的公司介绍,欢迎评论区告诉我。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信息来源于软件显示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相关个股并非推 荐,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