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奔驰、茅台、中车都来百度上“AI补习班”?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正解局 时间:2025-08-22 00:20:16



8月15日,百度发起的AICA首席AI架构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AICA”)在北京举办第九期开学典礼。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多学员都是世界知名企业的技术高管,包括茅台、麦当劳、奔驰等行业龙头。

奔驰学AI似乎还能理解,茅台和麦当劳这种传统食品企业,为什么也要学AI呢?

其实,时代的改变,早已经开始。

两年前,埃隆·马斯克就表示,“AI自动化将取代所有工作。”科技企业家亚历克斯·芬恩近期也发文警告说:“未来五年内,不拥抱AI的人,将完全被社会边缘化。”

传统巨头们去学AI,不只是好奇心驱动,而是变革已来。



尽管是传统企业,但AI的赋能作用,是让人意想不到的。

当下的白酒市场正在面临转型,茅台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更精准地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并迅速调整其营销策略,让每一分的投入产出更大的回报。

同时,AI大模型的应用,也能够帮茅台预测原材料和市场的价格波动,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供应链。

AICA主要培训一些什么内容呢?一方面是技术开发,另一方面是项目落地。

想要用好基础大模型,就需要针对性地对模型进行定制化,注入特定的行业、企业数据,才能更好地服务特定场景。

当然,进入大模型领域,也需要找对师傅,百度在这一点上恰好具有优势。

百度是全球为数不多实现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四层技术栈的全栈自研的企业。

从昆仑芯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再到文心大模型,各个层面都有领先业界的关键自研技术,自主可靠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效率。

像茅台一样,中车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也一直在积极布局AI,比如中车研究院就基于飞桨框架,仅用几个月就完成了虚拟传感器模型的搭建、训练和部署。

作为动车、轨道交通的龙头企业,中车承载了中国人的出行安全,过去检测轨道安全,需要很多人手排查,而多在深夜作业。

但通过百度飞桨的使用,实验验证显示,其虚拟传感数据与实际传感器数据同等有效,且在算法优化后,故障检测准确率整体提升了10%,更有效地保障了轨道交通装备的安全。

百度AI赋能的企业还有奔驰。

奔驰车出厂前,都要经过漆面检测的工序,过去这个工序是依靠传统机器和人工来检测,成本非常高,一套检测系统大概在1500、1600万左右,但带来的收益又微乎其微。

怎么把成本打下来?百度AICA第八期的一位奔驰学员,就用飞桨等百度AI技术做了一个漆面检测的系统,让检测的成本大大减少,同时提升了准确率。

现在这套系统已经在奔驰很多工厂落地了,每一套成本都比原来降低了数百万。

奔驰的工程师还特地提到,当时他们对比了大概几十个模型,百度提供的算法收敛会更快,效果也是测试下来最好的。

学好AI,立省几百万,正是这种诱惑,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AI的产业化应用。



百度的李彦宏曾说,应用驱动是第一性原理,大厂不要卷模型,要卷应用。

由此可见,大模型的价值不在参数竞赛,而在于能否真实成为产业的赋能工具。

麦当劳团队在开学典礼上表示,过去他们开发的智能体“麦麦巡警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迁移到其他场景时需要重复进行提示词,过于繁琐,在多项任务执行时,智能体也容易错乱,这就需要通过更好的模型和训练方法赋能。

而本次AICA 9期班,特别新增了文心开源、MCP前沿技术、多模态、数据等模块,以及百度重点技术的实战案例,对当前AI应用的主流技术路线,实现了全覆盖。



与往期相比,AICA第九期特别携手了头部高校产教融合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带领学员交流访学,直指产业之间缺乏互动的痛点,杜绝纸上谈兵。

同时还首次试点“共创小组”模式,鼓励产业上下游企业自由组队,聚焦产教融合、产业链协同等合作模式,弥补行业上下游交流不足的难题。

金拱门AI研发工程师韦文泽提到,“大模型帮助我们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我们员工的幸福度,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

愉悦家纺信息技术总监胡健也提到了大模型对企业赋能的案例:

大家都把纺织行业叫成“夕阳行业”,但愉悦却认为,这是“朝阳行业”。

过去的纺织行业,非常依靠纺织老师傅的印染经验,但这很难转化为结构化的数据。

想要构建工艺知识图谱,将手感、色差等模糊指标数字化,就需要AI的帮忙。

胡健提到,之前他们和纺织协会信息中心合作过一个AI的项目,用自己20多年的画稿素材积累,实现了AI生图,在7个月时间内,将效率提升了20多倍。

AI的应用,不仅让传统手工业有了新的科技玩法,对于科技行业来说,更是极大缩短了实验周期。

能不能用AI采集到电流电压的震动数据?(物理限制无法加装传感器)如果可以,具体用什么样的模型?

如何在高铁上立硬币,硬币的1.0、2.0版本,或者立一个鸡蛋能保证它的平稳?

中车研究院人工智能所副所长刘琦提到,今天的AI落地趋势,已经从单点试水向深水区拓展,尤其是在高价值领域,如动车组设计、故障预测、悬挂控制优化等,都需要对其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产业变革路径,通过构建大模型与小模型协同,强化落地性和人机协同机制,提升投入产出比。

AI在高端制造业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以技术确定性应对产业不确定性。

百度AI追求的不是技术炫技,而是扎根研产供销服的高价值问题——用不断完善的模型去解决企业的实际痛点,用生态协作去放大创新效能。



AI的好,全球的科技界都知道,但能不能将AI贯穿到企业的实际应用,关键还要看人。

尤其是懂AI,能把AI用好的人。

刘琦就在最近的分享中提到,她从2020年就参加了AICA的第三期,她认为,现在的企业发展,非常需要创新技术的人才:

“AICA在2019年开始从创设之初,我们那时候就会发现复合型的人才,就是既懂AI新技术又懂行业。”

AI是一个体系化、系统化的工程,靠一个人或者靠一件事情其实是很难做到的。

就拿中车来说,动车组从设计到落地,再到检修要考虑到上百种应用场景,分批分步骤实施,比如工业设计、审图、质检、安防、故障预测等。

怎么解决那么多的工程难题呢,这就需要一个坚实的技术底座,既能实现多模态数据融合感知、虚拟传感,又要对时空关系进行深度理解,多个智能体之前,还要有人机协同控制。

在这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方案应用的落地,比如怎么和云边端结合,哪些适合放在云端,哪些适合放在边或者端侧来进行应用。

总之,要想实现整个系统的AI化,就需要一个“懂场景、有技术、真实践”的AI团队去推动,完成从“单点场景”的突破到“协作深水区”的攻坚。

所以中车也正在筹划一个AI+装备制造的联合创新体,来联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民营企业一起加入,共同把工业人工智能发展起来。

愉悦家纺也是深刻认识到AI对系统的整体赋能作用,今年以来,从董事长层面到所有公司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都在全面学AI,全面用AI。

企业的升级,往往始于微小突破:一颗螺丝的质检精度提升1%,一句客服应答快0.5秒,一次漆面扫描省100元。

正是这些微观层面的积累,才能汇聚成了茅台重构消费服务、中车创新研发、麦当劳重写运维的宏观产业变革。

所以说,AICA的这些学员带回企业的不仅是代码工具,更是让AI在钢铁、粮食、布料中扎根生长的能力。

而在2025年的AI竞赛中,百度也是逐步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定位:

不做炫技的参数王者,做产业转型的“水电煤”。

从芯片层到框架层,从模型层到应用层,再到AICA培养计划,让AI真正“降得下成本、扎得进车间”,将“有用且好用”的AI基因植入到中国制造的毛细血管。

好的智能,不是替代劳动者,而是让每个劳动者,都成为AI的驾驭者。

这便是百度的价值观。



AICA首席AI架构师培养计划第十期预报名链接:https://iwenjuan.baidu.com/?code=787mjf&user=AILive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