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车竞争的“百团大战”中,奇瑞又打出了一张新牌。
8月16日,风云X3与风云X3 PLUS正式上市,这对“双子星”不仅是车型的简单迭代,更是奇瑞内部产品矩阵调整背后的信号弹。iCAR 03系列正式退出舞台,以“风云X3家族”的名义重生。表面上是名字的更新,实际上是奇瑞在细分市场重新排兵布阵的一步暗棋。
为什么是风云,而不是iCAR?
过去两年,奇瑞在新能源赛道上同时铺开捷途、iCAR和风云三大品牌。捷途主打电混越野,iCAR偏向年轻潮玩,而风云则承担起大众化新能源的任务。
问题在于,iCAR 03的市场表现并没有形成预期的声量,用户对它的认知偏边缘化,难以支撑一个独立序列的持续增长。于是,奇瑞选择把03收编进风云序列,重新包装为“风云X3”。这一操作的实质,是通过品牌合力来避免资源分散,让风云这个大盘子承担更多销量任务。
如果说过去奇瑞像是把几支部队撒在不同战场试探,那么现在它开始把部分兵力调回主力阵营。风云X3的诞生,是奇瑞在细分市场做减法和聚焦的结果。
对奇瑞来说,这不仅是一次产品更名,而是一次品牌战略收拢:以风云为核心,打通轿车、SUV、MPV,再加上如今的方盒子,逐步覆盖主流细分赛道。
这种打法有点类似游戏里“合并英雄”,把零散的战力整合到大号里去冲榜。奇瑞清楚,想要实现“百万风云”的目标,就需要避免在品牌端陷入“鸡肋化”的尴尬。
方盒子赛道的低门槛入场券
风云X3定位“时尚户外方盒家族”,但它并没有走传统硬派越野的高冷路线,而是通过8.99万元的起售价,把“方盒子”这个曾经小众的形态拉到年轻用户和女性用户可负担的区间,主打“第一台方盒子”的人群教育逻辑,风云X3它就像是硬派越野的入门票。
简单讲,它的任务不是去挑战普拉多,而是要抢在比亚迪海豚、长安启源A05这些十万级新能源爆款的注意力里分一杯羹,用低价打入口碑,高配赚利润。
产品层面,风云X3全系标配全铝车身,这在同级车里几乎是降维打击。要知道,目前能大规模量产全铝车身的,除了奇瑞,基本只有捷豹路虎、蔚来和凯迪拉克等豪华品牌。对消费者而言,全铝车身意味着更轻、更安全、更耐腐蚀,同时在碰撞安全上优势明显。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全铝车身也意味着更高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奇瑞用不到9万的定价把全铝车身下放到入门级产品,它考验的不仅是工厂的制造良率,也考验售后端的维修体系能否跟得上。
风云X3系列的上市,不仅仅是两款新车的到来,而是奇瑞在新能源格局下的一次自我调整。它既展现了奇瑞对细分市场的敏锐嗅觉,也暴露出多品牌战略下的焦虑: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最有潜力的牌面上。
奇瑞选择让iCAR 03“归队”,让风云品牌承担更大责任。风云X3是一次大胆的试探,可能成功打开一个低价方盒子市场,也可能成为资源稀释的又一例证。但无论如何,它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正在不断试错、不断调阵的奇瑞。(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编辑|李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