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炎热的夏天,火热的牛市,能否持续?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木禾投研 时间:2025-08-20 10:23:08

最近的行情真火热,一副牛气冲天的景象,昨天稍微有回调,今天还未可知。

不过我没太关注,股市反正就那样,跌多了就涨,涨多了就跌,我还是更关心我现在调研的外贸和经济的问题。

这段时间也有不少朋友问我,行情这么好,怎么感觉自己的仓位好像也就一般般?

还有朋友说,上证指数都已经创近十年的新高了,是不是意味着涨到头了,该收钱离场了?



先讲第一个问题,如果有这个心理,只可能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贪欲过盛,第二种是仓位配置问题。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仓位收益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只要达到这个目标,就是成功,就应该知足。

永远不要去比较,如果你觉得某公司今年涨了几倍,自己的买的只涨了几十个百分点,就后悔怎么没选对,那完了。

如果觉得某些人今年的收益有多高,自己怎么差这么多,那也不妙。

我自己只会关注我的平均年化收益,由于投资的时间比较长,其实短期的涨和跌对我的收益率影响并不大,所以我丝毫不会因为大涨大跌而引起情绪波动。

巴菲特投资的时间太长了,所以他的平均年化收益率20%左右,这个数据放在今年很多A股投资者眼里,估计是看不上的,其实这个难度非常大。

我到目前为止的平均收益率确实比巴老爷子高,但是我不可能就认为我比他厉害,因为我压根就不会去比。

尽管我认为如果我能活到百岁高龄,假设同样拿前60年的时间去比,我的平均收益率也应该比巴老高,但这不是我的原因,是国运的原因,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国运肯定十分昌盛。

所以这不完全是个人能力的问题,是时代的红利。



但是这种红利的兑现周期太长,极少有人能这么好的耐心和毅力,更何况中间还会出现无数意外或者诱惑。

所以不要去比,人一旦有了比较心理,理性就会下降,感性就会上升,受情绪支配的程度就会加大。

每个人无非就两种活法,要么活在目标里,要么活在情绪里,对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情绪也无非就两种情况,一种是精神享受,另一种是疯狂。

那些伟大的人物,比如艺术家,比如文学家等等,他们对外界的东西可能没什么强烈的目标,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非常丰满,这也是情绪的一种。

但是更多的人都是失去理智后的疯狂,不是享受精神世界,而是被情绪支配。

在资本市场有没有那种不在乎盈亏的,只在乎体验的?

也有,但是不多,首先声明我不是,我是有目标的,我是个俗人,我不觉得股市有什么好体验的。

所以如果你没有一个坚定的目标,那就必然会陷入对行情波动的疯狂中。

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应该做的是反思和改进,想想自己的仓位是不是还可以优化,自己的理念是不是还可以进步。

如果达到了目标,就不要贪得无厌,超出了只是惊喜,值得喝一杯,仅此而已。



然后仓位配置问题,这个我这几年讲的比较多了,每个人的风格不同,仓位模式的选择肯定会不一样,有保守的,有稳进的,有激进的。

如果是保守型的,主要配置红利,每年的目标就是拿股息,这跟行情带来的收益率本身就没关系。

这里面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心态,你不能在操作之前,选择了保守这条路,等到行情好的时候,看着那么多公司大涨,就又眼红,这就危险了。

要记住一个数据,80%的涨幅或跌幅,发生在20%的时间内,股市绝大部分时间是无聊的,自己一旦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改变,尤其是临时改变,很可能会追高。

就比如我,我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如果出现极端情况,我可以使劲加仓,所以我会选择较高成长性,但是风险同样也较大的公司。

我在专栏会记录我的交易,看了的朋友就知道,我也不是持仓的每家公司都大涨,甚至也还有一家暂时没涨的,当然也没跌。

这段时间很多朋友来感谢我,说当时股价六十的时候跟着我买了阳光电源,现在涨了这么多,一个个很开心。

开心是可以的,但是感谢我是没必要的,我又不是单买了这一家公司,再说股价翻了几倍的公司可不少,阳光电源现在一倍都还没有。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今年科技股很多涨幅都很大,如果选中了,那岂不是都封神了?

所以不要这样去比较,专注于自己的目标,管好自己的几家“子公司”就可以了,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你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几家公司,主要这个初心没有变,就没问题,从你配置仓位的第一天开始,就不应该被行情影响心态。

既然有了坚定而且明确的目标,那当然就会有周全的计划和实施路径,按部就班走就可以了,什么价位该买,什么价位该卖,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应对,想好这几点就行了。

然后第二个关于行情的问题,我从不会去预判短期的股价,也不会因为行情怎么样就怎么操作,我只关注公司本身。

事实上各种指数也并不能完全反应市场实际结果,就比如上证指数确实创了近十年的新高,但是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因为上一波大行情,上证指数基数低啊,上一波是2021年,当时哪些领域表现好还记得吗?消费和医疗,还有新能源。

而上证指数影响最大的权重是什么?是能源和基建啊,还有金融。

也就是几年前因为火热的那几个领域,导致其他指数表现很好,就上证指数表现不好。

然而近几年反转了,比如银行,你看涨了多少,当时很多朋友跟着我买招行,收益也很可观。

所以这是导致上证指数现在这么亮眼的根本逻辑,但是其他指数因为上一轮表现就很好,恰恰这两年表现又相对没那么好,所以看起来就有点逊色。



就比如沪深300,到今天为止,不但没有超过2021年的高位,而且还差近30%,其他几大指数我就不一一讲了,反正最少的距离2021年也还有10%的差距。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这轮行情要全面赶上或者超越2021年,那就还有上涨空间。

所以你们如果问我是不是到顶了,那按刚才的说法,那就还没有。

但是现在市场分歧很大,成交量如此之高,说明确实有很多拿钱离场了。

但同时也有很多人买,不但买,还是借钱买,前天融资买入近400亿,仅次于去年9月份那波行情的时候。

说明在很多人看来,这又是一轮大牛市,使劲往里冲。

我的建议是不用着急离场,交易的决策依据不应该是行情,而应该是具体公司的价格,A股总市值破百万亿,并不意味就应该卖,还是要看自己持有的公司现在是什么水平。

当然现在加码入场,风险肯定更大,很多公司真的不便宜了,千万别盲目跟风。

尤其是杠杆这个东西,低谷的时候风险还可控,有些优秀公司再怎么跌也跌不到哪去,但是高位的时候风险真的很可能失控,望我的读者朋友慎之又慎。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