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巨头突然唱多中国银行股。
摩根大通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银行股有望进一步上涨,因为该行业受益于净息差企稳以及手续费收入增长。预计A股银行板块潜在涨幅达15%,港股银行板块可能上涨8%。
与此同时,外资对中国股市的前景展望也愈发乐观。瑞银分析师指出,预计流动性驱动的中国股市牛市反弹至少将持续到9月份。路博迈基金认为,中国资产仍处全球低配,叠加流动性宽松,A股对外资与长期资金的吸引力不断上升。
外资:加速买入
摩根大通分析师Katherine Lei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得益于净息差的稳定、手续费收入的增长,以及高股息回报,中国银行股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进一步上涨。
Katherine Lei预计,A股银行板块潜在涨幅可能高达15%,而港股银行板块则有望上涨8%。
报告预计,其覆盖的内地银行股今年平均股息收益率预计约4.3%,这一收益水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颇具吸引力。
Katherine Lei表示:“我们仍看好中国的银行板块,充足的流动性等因素将继续有利于资产配置到高股息股票中。”
今年以来,追踪在香港上市中资银行的一个关键指数已累计飙升约25%。部分原因是,随着债券收益率下降,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正积极寻求更高回报。
Katherine Lei表示:“受净息差改善和手续费收入温和回升的推动,银行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将在下半年改善。我们认为降息周期即将结束,今年下半年或2026年还会再降息1—2次。”
在报告中,Katherine Lei将交通银行A股和H股从“中性”上调至“超配”,将平安银行从“低配”上调至“中性”。
她还将招商银行列为A股银行股的首选,理由是其“可观的股息收益率和对资本市场更高的盈利敏感性”。
当前,外资对中国股市的乐观情绪日益高涨。高盛集团Prime Brokerage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正以6月底以来的最快速度买入中国股票。
瑞银分析师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预计流动性驱动的中国股市牛市反弹至少将持续到9月份,并表示:“大多数投资者目前认为股市下行风险有限。”
海外配置型资金增配中国资产趋势可期。路博迈基金最新发布的中国市场展望报告认为,中国资产仍处全球低配,叠加流动性宽松,A股对外资与长期资金的吸引力不断上升。
后市如何演绎
回到市场层面,自7月11日创出历史新高以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只银行股股价持续调整。对此,天风证券在日前发布的研报中表示,股价回调或主要受以下三项因素影响:前期涨势较强后的阶段性调整、套利资金“分红即走”策略加大短期抛压以及近期部分银行股东高位减持可能对市场情绪有一定影响。
展望后市,天风证券表示,本轮回调后,银行股估值长期修复向好趋势依然不变,具体原因如下:
1.2025年上半年业绩可能兑现部分基本面边际改善预期,具体而言:其一,净息差边际企稳;其二,非息收入有望持续改善;其三,置换债“早发快用”、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等持续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行业整体拨备充足仍能反哺利润。
2.资金面驱动下的估值修复行情仍有望延续,具体而言: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高股息、类固收的优势凸显;高股息板块中,银行低估值优势显著;增量资金持续涌入,带动银行板块估值明显修复。
另有分析指出,银行板块未来走向受宏观经济、政策、资金面等多因素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呈现企稳迹象,PMI数据逐步回升,若经济持续复苏,企业信贷需求增加,银行资产质量有望改善,净息差压力缓解,利好银行板块。
从资金层面来看,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对银行股的配置需求仍在上升,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可以为银行板块提供资金支撑。
市场人士认为,居民资金入市仍有较大潜力、公私募基金规模有望持续攀升、海外资金增配A股意愿有望继续增强。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当前居民资金入市仍有较大潜力。西部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曹柳龙认为,居民资金将加速流入理财产品,间接通过“固收+基金”等渠道进入权益市场,成为后续行情的主要增量资金。
中泰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环比微降1bp至1.42%。第二季度行业净息差1.42%,环比下降1bp,负债端贡献继续显现。净利润总体增速边际向好、板块间分化收敛。大行维持利润正增长且增速边际向上,股份行低基数效应开始显现,城商行维持着一定的利润释放节奏,而农商行由于经营贷资产质量压力的抬头、利润释放节奏有所放缓。
中泰证券持续重点推荐银行板块,继续看好银行的稳健性和持续性。银行股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区域包括江苏、上海、成渝、山东和福建等。二是高股息稳健的逻辑,重点关注大型银行。
责编:战术恒
排版:汪云鹏
校对: 李凌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