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这些问题,证监会:加强监管!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中国商报 时间:2025-08-20 10:22:13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市场共有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其中主板3185家、创业板1377家、科创板586家、北交所265家。在按期披露年度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192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56家,带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5家,同时带强调事项段和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8家,保留意见72家,无法表示意见21家。

中国证监会表示,从总体而言,上市公司能够较好地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但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收入、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金融工具、资产减值、非经常性损益等方面,存在会计处理或财务信息披露错误。

针对问题强化监管

报告重点提出七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收入相关问题包括:未恰当采用时段法确认收入和成本、未恰当核算点价模式下的销售收入、未恰当处理销售返利、未恰当处理合同履约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相关问题包括:未正确判断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未恰当确认以“一揽子交易”方式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等。

具体来看,对于“未正确处理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相关问题,报告提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当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抵消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互相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的影响。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此外,列报与披露相关问题包括:财务报告重要性标准披露不到位、未恰当计算每股收益、未按规定披露报告分部。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证监会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跟进审阅发现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后续监管处理;二是进一步加强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监管,持续完善监管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效能;三是针对市场热点难点会计问题,加强实践指导,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加强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监管,持续完善监管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效能,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和创新,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日益增加,这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及时性,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信披质量亟待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认为,监管口径将“市场热点难点会计问题”单列为下一步重点,预计将围绕收入确认、资产减值、合并报表范围、股份支付等高频风险领域出台更细化的指引或问答,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需提前自检。

“报告既反映了市场的现状与问题,也展示了监管层推动市场规范发展的积极作为。在未来的发展中,上市公司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监管层应持续强化监管,完善制度机制,为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本市场的长期繁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袁帅说。

中国证监会还表示,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应高度重视会计监管报告指出的问题,及时改正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增强理解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的能力,认真稳妥做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相关工作,不断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对于投资者而言,可参考‘非标意见+持续经营+行业景气’三大维度做好筛选,回避高风险标的;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把监管报告作为‘问题清单’,在2025年中期报告前完成自查、补充披露或重述。”柏文喜对记者表示。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