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造车新势力,十年一轮回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伯虎财经 时间:2025-08-20 10:22:08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楷楷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牌桌上,三位互联网出身的创始人,正面临着创业以来最残酷的洗牌时刻:先后上市的理想i8和乐道L90,被视为理想与蔚来各自转型的“背水一战”;近日面世的新版小鹏P7,则承载着小鹏重回高端市场的希望。

理想i8和乐道L90甫一登场,便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战,双方高管在微博上隔空喊话,市场、用户、媒体也难免将两款新车放在一起对比,两个品牌之间的竞争充满了火药味。

小鹏也不能只是隔岸观火,尽管其在今年重新回到了新势力销量榜单“前三”,但在MONA M03彻底点燃10万级市场之后,小鹏也面临着重回高端市场的挑战。

如此激烈的竞争态势,也有种熟悉的感觉,因“新势力”标签而被紧密相连的蔚来、小鹏、理想,已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缠斗十年,如今则再次站在了各自发展历程的关键赛点。

然而,这一轮的竞争也将加倍激烈,除了规模和盈利之外,它们能否在新的竞赛格局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将决定它们在新能源赛道上的下一段征程能否走得更稳、更远。

01 十年时间,各自交卷

2014年至2015年间,蔚来、小鹏、理想相继成立,通过特色的产品定位形成了品牌差异化,吸引了资本市场和目标群体的注意力。

彼时,“好故事”也是资本市场的最佳入场券,同为新势力的第一梯队,“蔚小理”之间更是惺惺相惜,毕竟共同讲好新能源车的故事,大家才能一起把蛋糕造大。三位创始人在2020年时的一张合照,也记录着彼此曾经的革命情谊。



不过,随着“蔚小理”全部登陆资本市场,这也意味着它们已经熬过了存活的“生死线”,开始迎接各自的独立考验,“蔚小理”开始各自走向分化:蔚来定位高端品牌,走换电路线;理想押注家庭用车,走增程赛道;小鹏则以科技为标签,主打智能驾驶和超充体系。

蔚来始终锚定高端豪华市场定位,致力于为车主构建一个覆盖用车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并将服务转化为蔚来的核心竞争力。

在具体实践中,蔚来围绕着“换电模式”,延伸出一套极具辨识度的用户服务体系:遍布各城市的NIO House;基于车主兴趣爱好所搭建的社群体系;24小时救援、24小时专属服务群等车主专属服务;聚集全球优秀设计师的NIO Life设计品牌等。

蔚来的品牌标签非常清晰:车很贵、服务很好、可以换电,其用户口碑也是有目共睹。这正是李斌心目中的“乌托邦”,其所强调的是长期主义,即通过前期大规模投入建立技术和品牌护城河,以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但在蔚来“理想主义”的光环之下,则是累计千亿元的亏损压力,在日渐增大的盈利压力下,李斌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去年以来,蔚来启动了一系列组织变革和会员体系调整,包括大幅精简架构、加强供应链管理、缩减了会员体系的福利等。蔚来子品牌乐道的诞生,则被视为蔚来解绑“服务枷锁”,让竞争焦点重新回归产品本身,通过产品力跟其他竞品进行正面较量。



小鹏自成立以来便将“智能化”作为品牌发展的核心方向,从早期专注于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研发,到如今构建起AI汽车、AI芯片、AIOS、AI机器人、飞行汽车五大板块,朝着“全球化AI科技公司”的方向转型。

但在小鹏发展的早期阶段,“智能化”尚未成为其十分清晰的品牌标签。一则,早年间各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智能化水平差距并不大,小鹏的优势自然不算突出;二则,相较于其他竞品在服务、增程方面的独特定位,“智能化”难以转化成为明确的品牌心智。

因此,小鹏虽然支付了巨额的研发费用,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甚至将不善营销的小鹏形容为“理科偏科生”,这一矛盾在小鹏G9失利后更被全面激发。

此后,王凤英临危受命,出任小鹏汽车总裁一职,除了重塑供应链和营销体系之外,更进一步精简产品矩阵。这一系列改革成果在MONA M03身上则最为突出,其不仅成功打入了10万级市场,围绕着年轻、颜值、有趣的一系列营销,也被视为小鹏自我颠覆的开始。



理想则是“蔚小理”之中最早“上岸”的,其凭借家庭用车定位以及增程式技术的差异化优势,在这片细分市场几乎还是空白的阶段,通过“套娃打法”实现了销售的快速增长。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加入增程式赛道,理想的“护城河”也开始逐渐失灵。不仅如此,当理想试图跨界进入纯电赛道时,才发现往日无往不利的“套娃打法”未必适合竞争激烈的纯电市场,如果理想不走出L系列产品的舒适圈,就难以真正达到拓展新用户圈层的目的。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加入战局,“蔚小理”也面临着各自的压力和焦虑。在几乎所有车企都是“新势力”的当下,“蔚小理”不能只是低头“做自己”,还要更积极寻找破局之道。

02 新势力们,学会“听劝”

不少业内人士和车圈大佬都曾预言,接下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经历激烈的洗牌,中国市场最终可能剩下5-7家左右。

当风口消失,裸泳者将无处遁形,“蔚小理”想要活下来,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因此,几位新势力创始人也学会了“听劝”,直视自己的弱点,参考别人的闪光点。

首先,重构各自的产品战略。如果说成年人长大的标志是学会和自己和解,那么已经十周岁的“蔚小理”大概也是如此。

诚然,“蔚小理”在过去十年都曾拥有过自己的爆款,但新能源车圈的迭代速度太快,原有产品会面临造型老旧、技术滞后、功能脱节、智能化体验不足等问题,如何持续调整产品战略也成为了新势力的自我突破的关键。

以小鹏为例,初代小鹏P7的上市售价为25万元级别,但如今其卖得最好的主力产品,比如Mona M03、P7+等,都已经进入到20万元以下的价格带,还实现了智驾普及,这正是小鹏营销、技术、成本三大能力持续优化的结果。

理想也并非一开始就考虑涉足纯电路线,一直到电池成本、充电设备不断完善,理想才在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会上松口宣布计划在2023年推出纯电动车型。为此,理想也做了不少准备功夫,比如推出了20kW直流充电桩,充电速度是7kW交流充电桩的3倍等。

从“蔚小理”的产品策略变化来看,它们都是在实际运营中不断均衡产品矩阵,丰富各自原本较为单一的品牌定位,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向传统车企多品牌协同发展的战略靠近。

其次,将供应链掌控在自己手中。新势力车企创始人大多并非科班出身,缺乏供应链管理经验的他们,更容易陷入采购成本失控的困境。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全面狂飙的早期阶段,市场扩张的热度往往掩盖了成本问题的尖锐性;但随着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每一分成本的差异都可能直接影响产品定价策略与市场竞争力。因此,构建成熟、高效且兼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也成为新势力必须补上的一课。

2023年,小鹏展开内部供应链反腐工作,何小鹏亲自上阵改组高管团队,结合王凤英主导的一系列改革,把供应链成本降低了20%;同年,李想成立了“供应链战略小组”,严控供应支出,并推动车型平台化和零部件通用化,该年理想首次扭亏为盈。

最后,更聚焦盈利目标。目前,“蔚小理”在财务状况上分化较为明显,根据2024年数据,理想继续坐稳新势力冠军,在销量、营收、利润、毛利率等方面领先蔚来和小鹏。



来到2025年一季度,小鹏则表现亮眼,营收同比激增141.5%至158.1亿元,毛利率攀升至15.6%;相较之下,蔚来的亏损则比较大,今年一季度亏损仍在同比增加,供应链改革以及乐道L90成为爆款的市场反馈,相信要到下半年才能看到。

不过,蔚来和小鹏都喊出了要在今年实现盈利的目标,这也意味着新势力过去以“烧钱换增长”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将彻底终结。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得更为务实的当下,新势力也必须像其他传统车企那般接受盈利的考验,而不是仅靠“讲故事”来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03 “蔚小理”,重新起跑

在“盈利优先”的共同目标下,曾经分道扬镳的“蔚小理”,再次站上了同一起点,但在这条“不盈利就出局”的赛道上,“蔚小理”难免都会重复对方走过的路。

在MEGA系列上狠狠摔了一跤的理想,对乐道L60寄予厚望却没能爆单的蔚来,还有被小鹏视为“最好的车”却翻车的G9……

在经历了各自的低谷之后,小鹏借MONA M03成功翻身,蔚来也依托乐道L90 打了一场关键胜仗,但如今小鹏面临着重回高端市场的压力,这也成为蔚来接下来要担心的问题。

毕竟,品牌向下降维容易,但向下之后要再把品牌做上去的难度就大了。“性价比”虽然是新势力提振销量的“快招”,但却会拉低车企的平均毛利率,无形中增加了品牌的盈利压力。

理想在MEGA风波之后再接再厉,但理想i8在纯电赛道的存在感始终偏弱。对于接下来想要挑战增程路线的小鹏来说,这也意味着走出舒适区绝非易事。

车企想要同时兼顾增程和纯电两条技术路线,并不只是产品功能的简单复制,更涉及核心技术架构的重构、用户认知的跨维度渗透等,每切换一次技术路线,就必须换一套打法。

新势力从零开始探索新能源汽车市场,难免要付出更多试错成本,才能更精准地捕捉市场需求的脉搏,进而及时优化产品策略、持续打磨用户体验。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试错窗口不断收窄,“蔚小理”手上能打的“牌”也逐渐变少,它们不得不深入彼此腹地,甚至互相经历对方的“痛”,这也将成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缩影。

当新能源车圈开始进入淘汰赛阶段,任何一家能够留在牌桌上的车企,都不能寄希望于偶然性所带来的成功,而是必须遵循行业底层的发展逻辑,在行业案例中找到可复制的经验,完成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过程的必经阶段。

如果说在过去十年,新势力是一股异军突起的“草莽力量”,那么在接下来的十年,新势力将要变得更快、更灵活,才能适应新的市场节奏,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恒的进化。

最终,“蔚小理”是否都能成功留在牌桌,又或者会被并购兼并,以不一样的模样生存下来,一切都还是未知。毕竟,盈利只是进入决赛圈的入场券,要真正活到下一个十年,“蔚小理”还要努力成为进化最快的物种。

但无论最终谁能留下来,“蔚小理”也完成了自己在中国汽车历史上的阶段性任务,为中国汽车产业注入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基因,为后来者踏出一条披荆斩棘之路,这也是属于“蔚小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