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月 13 日,半导体设计公司 Arm 在技术沟通会上,带来了面向移动端的全新图形与 AI 技术。
大型手游当道的当下,我们对游戏的画质和表现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 GPU 渲染也已经触碰到天花板了。
![]()
▲ 亚洲市场对重型手游的需求极高
Arm 认为,AI 就是手机处理器性能提升的下一个关键技术,在沟通会上带来了全新的 ARM 神经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在 SoC 的 GPU 内嵌神经加速器,让桌面级的神经图形能力走进智能手机和平板,预计将于 2026 年应用于 Arm GPU。
听起来有点像英伟达的 DLSS 技术,但 ARM 终端事业部产品管理总监 Steve Steele 表示,DLSS 依赖英伟达 GPU 中的张量核心,而 ARM 则是将神经加速器嵌入 GPU,就像给每个着色器核心都加了一颗迷你 NPU,延迟更低,能效更高,更好地适应能耗敏感的移动端。
![]()
神经技术的引入,也不是用来减少 GPU 核心数量,而是为了能在现有芯片架构的情况下,继续满足更高分辨率和更流畅的帧率需求。
基于 Arm 神经技术,Arm 也带了三个全新用例。
第一个用例名为 Arm 神经超级采样,简称 Arm NSS,能实现 AI 实时渲染,能够通过较低质量的输入生成同等质量的输出,或以相同的输入生成更高质量的输出,且运行时间仅需 4 毫秒,降低 50% 的 GPU 渲染。
Arm 给出了这项技术的一个应用场景:先对场景中约 25% 的像素进行渲染,大幅节省算力、能耗、时间,然后通过 Arm NSS 优化图像,比如从 540P 优化升级到 1080P。

Arm NSS 将通过 Arm 神经图形开发套件向开发者推出。这个套件的核心是虚幻引擎插件,就能将 Arm NSS 集成到游戏中;同时还包含开放格式的模型,这些模型将被推送至 Hugging Face,也会纳入开发套件。
除此之外,Arm 还在为神经技术开发两个新用例。
![]()
神经帧率提升(NFRU)通过采集连续两帧画面并生成中间帧,直接提升帧率,能通过较低的成本,将 30 FPS 的内容优化升级到 60 FPS。
神经超级采样与降噪(NSSD)是 Arm NSS 的扩展技术。路径追踪哪怕对于桌面级显卡也非常吃力,但 NSSD 支持只计算少量的光线,还能借用历史帧的数据反溯光线路径,然后再用神经技术降噪渲染完整帧。
Arm 非常看好 NSSD 的前景。虽然《彩虹六号》《暗区突围》等游戏已尝试在移动端使用光追,但算力和能耗一直是痛点。NSSD 将通过 AI 降噪来降低成本,让光追效果更适合移动设备。
目前,Arm 已经与 Unity、Epic、Godot 等游戏引擎建立深度合作,确保新技术能即刻适配。网易、腾讯、Sumo Digital 等工作室也已加入早期访问计划,共同推动神经渲染落地。
![]()
在传统芯片性能提升逐渐遭遇瓶颈的当下,AI 的加入无疑为芯片性能演进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既能突破算力限制,又能带来更优的用户体验。
这条路径在桌面端已经被充分验证,而对于既苛求性能又对能耗敏感的移动平台来说,AI 的价值更为关键。
正因如此,Arm 在移动 GPU 中积极引入神经技术,不仅意味着手游体验将迎来新一轮飞跃,也释放出一个更强烈的信号:这家能够影响整个手机行业的架构制定者,正在用实际行动推动行业走向 AI 驱动的新时代。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