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达摩财经
四川头部两家银行掌门人对调。
8月17日,成都银行(601838.SH)发布公告表示,王晖因组织工作调动另有任用,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及委员、董事会授信审批特别授权委员会主任及委员职务。王晖辞任后,不再担任该行任何职务。
成都银行同时公告称,中共成都市委决定,原成都农商银行董事长黄建军已任命为成都银行党委委员、书记,并提名黄建军任成都银行董事长。
成都农商银行也在同日召开干部大会宣布,王晖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提名为董事长人选。黄建军不再担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这也意味着,四川省内规模最大的两家本土银行将实现“一把手”对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成都银行的资产规模为13348亿元,成都农商银行资产规模为9516亿元。
事实上,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相互调派高管任职早有先例。去年5月,时任成都农商银行行长徐登义被调到成都银行担任行长,行长一职由王忠钦升任,王忠钦此前曾在成都银行担任行长助理。
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均为市管银行,实际控制人均为成都市国资委,截至一季度末,成都市国资委合计持有成都银行26.63%股份。
王晖现年58岁,其银行职业生涯始于建设银行,曾任建设银行成都分行投资信贷处处长、建设银行成都市第一支行行长等职。2005年,王晖加入成都银行并出任党委委员、行长,2018年至今,担任成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根据《银行保险机构关键人员与重要岗位员工轮岗指导意见》,高管同一岗位任职原则上不超过7年。王晖在成都银行担任董事长一职已逼近7年红线。
从行长到董事长,王晖在成都银行服务已有20年之久,期间,成都银行成功在A股上市,实现从地方银行到上市金融机构的跨越。成都银行也在公告中以千字长文对王晖致以敬意,称其为成都银行发展的“创业者、见证者和领军人”。
即将成为成都银行新董事长的黄建军要比王晖年轻一些,黄建军现年50岁,且此番调任成都银行称得上是“回归”故里。
黄建军的职业生涯就是从成都市商业银行(成都银行前身)起步,且几乎在成都银行各个关键岗位都有所历练。历任办公室秘书科科长、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公司业务部总经理、中小企业部总经理,后又晋升至董事会秘书、行长助理、副行长。2020年,黄建军转任成都农商银行担任行长,两年后升任成都农商银行董事长。
从薪酬上看,黄建军与王晖的年度薪酬相差不大。2024年,黄建军在成都农商银行获得预发的税前总薪酬55.25万元,王晖在成都银行获税前总薪酬55.6万元。
政金业务成就川内第一大行
成都银行近几年发展较为迅猛,2023年,该行资产突破万亿大关,至今稳居川内第一大商业银行的宝座。
成都银行近十年资产规模
2024年,成都银行实现营收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128.58亿元,已连续3年盈利破百亿,同比增长10.17%。
今年一季度,成都银行实现营收58.17亿元,同比增长3.17%;归母净利30.12亿元,同比增长5.64%。在宏观经济持续低迷、银行业不断降息及竞争激烈压力下,成都银行收入和净利增速虽明显放缓,但依然在上市银行中处于前列。
从ROE来看,成都银行今年一季度以3.45%的高收益率在A股银行中排在第三位。拉长时间看,成都银行已经连续6个年度ROE排名第一。
成都银行今年在二级市场也颇受欢迎。今年6月,成都银行股价一度触及20.07元/股,不过随着银行板块整体回调,成都银行股价也调转向下。截至8月18日,成都银行股价为18.08元/股,最新市值764.61亿元。
相比于大银行的多元化业务,城商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普遍个人信贷业务稍弱。近年来,受制于房地产行业下行,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的因素,诸如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零售业务占比较高的银行影响都比较大,个人信贷业务明显承压。在这种背景下,对公业务占比更重的城商行反而显得更加稳健。
成都银行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成都银行一度因高占比的对公业务成为“偏科生”。截至3月末,成都银行的企业贷款占比高达82.5%。
在对公业务中,以往不被人关注的政金业务在当前个贷业务下行的环境下,反而成了成都银行的“压舱石”,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政金业务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达到52.24%,为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最高。
不仅如此,政金业务相比于其他业务的最大优势在于极低的不良率,使得成都银行风险成本可以长期维持在低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成都银行的不良率仅有0.66%,为A股42家银行最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