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的管理、投资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文/每日财报 徐鹏
8月6日,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正式任命叶才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8月15日,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正式变更为叶才。此次人事变动标志着景顺长城基金正式进入"叶才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至2025年这中国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十年间,景顺长城基金的掌舵者已经历了杨光裕、丁益、李进三任更迭。新任董事长叶才来自股东方华能集团,具有深厚的财务背景。其跨界金融领域的经验尤为丰富,曾先后兼任中国华能财务公司董事、永诚财产保险董事等重要职务,因此被业界寄予厚望。
此次人事调整源于三个月前,前任董事长李进因任期届满离任。2020年9月10日起,李进接任景顺长城基金董事长一职,已近5年。
从公司发展历程来看,李进掌舵的五年确实成为景顺长城基金业绩的显著分水岭。业内普遍认为,景顺长城这十年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晰地划分为"前李进时代"和"李进时代"两个阶段。
前李进时代:规模大增量时代
公开资料显示,景顺长城成立于2003年6月,景顺和长城证券各持49%股份。纵观发展历史,2016年-2021年是景顺长城快速增长的5年,收入从2016年的7.2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2亿元,利润从1.95亿元增长至14.02亿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这期间恰巧是两任董事长杨光裕和丁益的任职期(2016 年 7 月 1 至2020年9月)。
2016 年熔断机制引发市场震荡,2017 年价值投资风格占优,蓝筹股表现突出。景顺长城迎来了自己的业绩爆发期。
2017 年:景顺长城权益业绩领先,权益类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增长率 29.75%,行业排名第 5。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鼎益混合分别以 56.28% 和 55.52% 的回报率位居偏股混合型基金冠亚军。量化策略初显:量化新动力基金成立两年内斩获金牛奖等多项大奖,显示量化投资能力的初步突破。
2018 年 A 股持续下跌,沪深 300 指数全年下跌 25.31%,市场情绪低迷,景顺长城布局货币基金,其景益货币 A 规模却从 2017 年的 3.65 亿元暴增至 743.15 亿元,推动公司总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 1440.62 亿元。
2019年-2021年,景顺长城混合型基金规模从 2018 年底的 281.33 亿飙升至 2021 年中的 2151.24 亿,成为规模增长主力。消费股行情中,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 A净值增长 72.18%(2019 年)、85.97%(2020 年),管理规模从 2019 年初的 80 亿飙升至 2021 年的 1163 亿,成为千亿顶流基金经理。其中,押注牧原股份成为神来之笔,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 A 基金在 2018 年底开始重仓牧原股份,于 2020 年第二季度抛售,基本吃到行业红利。从收费比重看,2016年至2021年的跨越式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是规模的增长,管理规模从2016年的817.5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241.86亿元,费率则基本稳定在0.7%左右。
李进时代:基金公司运作不能只靠行情
毋庸置疑,行情对基金公司的影响是普遍性的,无法跳出行情的规律发展。
2021年后,市场开始出现“押注中国核心资产”“猪茅”“药茅”等等概念,之前的明星开始风格固化,钟摆开始走向另外一端。
2022年至2024年,景顺长城的管理费比例不降反升,上升至0.8%左右的水平,而收入、利润持续下降,收入从2021年的45.2亿元降到2024年的33.73亿元,利润从14.02亿元降到9.51亿元。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最典型的还是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 A近三年跌幅达 23.63%,2025 年二季度单季亏损 5.46%,同类排名垫底。管理规模从 2021 年巅峰期的 1163 亿缩水至 2025 年二季度末的 364.3 亿,降幅超 68%。景顺长城新兴成长 A,2021-2025 年累计亏损 237.96 亿元,同期收取管理费 21.81 亿元,引发 “基民亏钱、基金公司赚钱” 的质疑。
评价一个基金公司最好的标准就是其旗下基金的业绩:
(数据iFind)
仔细研究发现,这10年来可以2020年为分界线,2015-2025年的景顺长城,在所有具有主动性类型的基金表现中都是断崖式领先。如偏股型 73.67% 对 31.12%、混合型 121.72% 对 63.78% 、QDII 型 207.93% 对 114.71% ,长期主动管理能力和收益获取能力突出,跑赢行业水平。近 5 年景顺长城不同类型表现分化。偏股型、QDII 型从领先变为落后,跑输行业,混合型的领先优势在缩减。对比近 10 年和近 5 年,景顺长城从长期全面领先,到短期部分类型掉队。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鲍无可作为景顺长城内部培养的 “双十” 基金经理(管理年限超 10 年且年化收益超 10%),在2025年5月份离职。他的代表作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任职回报达 374.35%,年化回报 15.36%,在 2022 年市场单边下行期间仍实现正收益。曾精准布局 “中特估” 标的如中海油、中国移动等。
收入、利润、规模的变化和市场因素息息相关,但是,5年时间足够检验一个公司的业绩,从全面领先到基本盘落后,到躺平的人身居高位、每年都在进取的人却离职而去,这必然代表着景顺长城的管理、投资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具体改变的重担,落到了叶才的肩膀上。我们期待叶才带领景顺长城走向第二个发展快车道!一个迹象就是,景顺长城正在加码固收投资。截止2025年8月17日,景顺长城旗下的债券型基金规模达到2859.8亿元,在其总规模中占比36.25%。
丨每财网&每日财报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电话:010-64607577
手机(微信):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