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
盐汽水能否从“夏日爆款”走向“长线产品”?
作者:纳食
纳食(ID:kuaixiao6699)
2025年的夏天,当高温席卷而来,在众多碳酸饮料、果味汽水、功能性饮料争奇斗艳的背景下,一种看似“复古”却极具现代感的饮料品类——盐汽水,悄然翻红,并以“咸甜口”的独特风味迅速出圈,成为消费者争相打卡的夏日新宠。
盐汽水并非新事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曾是夏天消暑的“国民饮品”,广泛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小卖部里。然而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盐汽水逐渐淡出主流视野。
但如今,饮料市场百花齐放,盐汽水为何能够杀出重围再成焦点?这场“咸甜口”的复兴风暴究竟能够持续多久?
01
盐汽水的往事
从劳保用品到国民饮品的世纪沉浮
盐汽水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
当时,盐汽水是从苏联引进我国的,苏联的研究表明,与白开水相比,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工人,每天饮用3.4升盐汽水,可以减少工人约70%的体重损失,降低体温1℃,提高劳动生产率20%以上。
盐汽水的生产不需要复杂、昂贵的机械设备,这对于50年代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的新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得益于这些优势,盐汽水从苏联引入我国后,在高温工矿企业中迅速得到推广和使用,成为防暑降温的一项重要措施,被工人戏称为“流动的生理盐水”。
改革开放后,盐汽水逐渐从施工场域走向市井民间。80年代,上海弄堂里“三分钱一杯盐汽水”的叫卖声成为集体记忆,对于老上海人来说,盐汽水承载着童年的味道,是酷暑中一抹清凉的象征。
上世纪90年代是盐汽水市场的鼎盛期。上海市场同时存在正广和、延中、雪菲力三大品牌,武汉“咸伙计”、鞍山“润淇”等地方品牌各据一方,堪称是老一辈人心中的“可口可乐”。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外资饮料品牌入华,传统盐汽水在2000年后逐渐式微,虽说盐汽水品牌们并未消失,但在新消费时代各大品牌及新品类的群雄争霸中,传统盐汽水品牌的热度却大不如前。
但让人惊喜的是,如今盐汽水在2025年夏天华丽转身掀起一阵“咸甜口”的味觉潮流,从“老味道”蜕变为“新潮流”,成功打破消费者对传统汽水的认知壁垒,实现了从怀旧到时尚的跨越。
02
时隔多年,盐汽水为何能重新翻红?
2025年夏季,当各大饮料品牌们还在内卷中各不相让时,沉寂多年的盐汽水为何会突然翻红在新消费时代完成华丽转身?
纳食认为,其背后隐藏着新消费浪潮下的三重破局密码。
首先是怀旧经济的发酵。
近年来,“怀旧”成为消费市场的关键词。从老式雪糕、复古包装的方便面,到“复刻款”饮料,消费者尤其是90后、00后群体,对于童年记忆中的味道有着极强的情感共鸣。2025年夏天,盐汽水的回归正是借助了这一怀旧情绪。
不过,盐汽水的复兴绝非简单的情怀贩卖,一些盐汽水品牌也不再是单纯地复制过去的产品形态,而是通过口味升级、健康理念与品牌包装的现代化,赋予产品新的生命与市场价值。它不仅唤起消费者的童年记忆,更以一种“新旧结合”的方式,满足了他们对“真实”和“情感”的双重需求。
其次是消费升级与健康化趋势下的品类机遇。
近年来,饮品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消费升级与健康化趋势。消费者对于饮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解渴”或“好喝”,而是更加关注成分安全、功能价值与口感体验。在此背景下,传统含糖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取而代之的是低糖、无糖、气泡水、电解质饮品等新兴品类的崛起。
盐汽水的流行,正是这一趋势的自然延伸。它既保留了碳酸饮料带来的畅快口感,又通过“低糖+微量盐+天然风味”的配方设计,迎合了消费者对于健康、清爽、提神的新需求。尤其是在2025年夏季,多地持续高温,消费者对解渴与补盐的需求更为迫切,盐汽水以其“清咸微甜、解腻回甘”的口感特点,迅速契合了市场需求。
此外,盐汽水的“低卡路里”特性也使其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大受欢迎,尤其受到注重身材管理与轻食文化的Z世代青睐。这一群体不仅追求口感的差异化,也乐于尝试具有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的产品。盐汽水的“复古感”与“新潮感”的结合,正是其翻红的关键。
再次就是消费者口感猎奇心理的满足。
传统饮料市场中,甜味一直是主流。但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口感追求的多样化,咸甜结合的风味逐渐受到欢迎。从咸柠七、海盐奶盖到咸甜口的茶饮、冰淇淋,市场已经呈现出“咸甜并进”的趋势。盐汽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适量的食盐融入碳酸饮料中,咸中有甜、甜中带鲜,与传统汽水中的“甜味主导”形成区隔,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体验。
03
盐汽水能否从“夏日爆款”走向“长线产品”?
当我们在便利店看到年轻人争相购买复古玻璃瓶包装的盐汽水时,需要清醒认识到,这种热度的背后,究竟是因为建立在对怀旧情绪的一次性消费上?还是建立在持续的产品忠诚度上?
这个拥有七十余年历史的饮料品类,在2025年虽然成功唤醒了消费者的集体记忆,但要实现从“夏日爆款”走向“长线产品”的跨越,依然面临着多重维度的挑战。
区域口味偏好构成了第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盐汽水品类在我国饮品市场起家于上海,而后扩散至长三角地区,但在华南和西南地区的认知度却相对不足。一位广东的渠道商透露:“很多消费者第一次买是出于好奇,但第二次就会觉得‘太咸了’。”这种口感上的隔阂,使得盐汽水在全国化扩张中频频遭遇“水土不服”。即便是进行了口味改良的产品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根深蒂固的饮品消费习惯。
季节性桎梏则是另一个难关。
与可乐、气泡水等全年性饮品不同,盐汽水深入人心的“补盐”属性使得其销售曲线呈现出极为陡峭的峰谷波动,销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月份的销量常常不及夏季的十分之一。这种特性,不仅给生产线安排带来巨大压力,更导致渠道商在备货时顾虑重重。
更为棘手的是消费者认知的固化。
在大多数非长三角地区的消费者心智中,盐汽水仍被归类为“工地饮料”或“老一辈喝的汽水”。年轻群体虽然会因为社交媒体的热度尝鲜,但很难形成稳定的消费习惯。这种认知代沟需要品牌投入大量教育资源来弥合,而这恰恰是最耗费时间和资源的攻坚战。
面对如此复杂的挑战局面,盐汽水品牌需要的是系统性创新而非零散试水。既要坚守核心品类的身份认知,又要打破时空限制拓展消费场景;既要维护传统客群的情感连接,又要满足新世代对健康、个性的追求。
这条转型之路注定漫长而艰难,但也是实现真正复兴的必经之途。当夏日的热浪逐渐退去,摆在盐汽水面前的,将是一场关于产品本质与品牌韧性的终极考验。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网、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