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2025年第15期内容
AI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如何将人工智能教育科学融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仍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一家名为“编程猫”的编程教育企业,创新打造涵盖“软件-内容-师资-场景”的“编程猫模式”,在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道路上做出有益探索。
探索人工智能的教与学
软件是“编程猫模式”的核心底座。编程猫创始人兼CEO李天驰向记者介绍,企业自主研发的Kitten编程教育软件矩阵,依托AI交互技术,降低全年龄段青少年学习门槛,并融入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支持学生通过AI助手实现创作纠错,满足没有老师也能接受到个性化指导的需求。
李天驰在“亚非青年科技交流论坛”现场阐释编程猫模式
在内容方面,编程猫研制推出从小学到中学的系统化人工智能编程教育课程体系,可适应各中小学不同场景开课需求。课程体系依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等要求,融合AI创作、机器学习等项目实践,系统培育青少年创新思维与人工智能素养。
此外,编程猫还推出系统化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培训体系,涵盖技术、教研、教学和软件培训等多方面。截至目前,编程猫已累计培训逾17万名信息科技教师。
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学校信息处副主任邹方清表示,编程猫为学校引入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和教师培训机制,弥补学校在技术资源和专业师资方面的不足。
李天驰指出,“编程猫模式”就是希望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如何教、如何提升,以及课堂如何高效落地”,持续为学校提供科学素养教育方面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建设金字塔式人才培养体系
在深圳前海总部的品牌展厅,一幅实时数据可视化地图,直观呈现编程猫10年征程: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到西部边远山区,从一线城市名校到乡村小学……“编程猫模式”持续打破地域与师资壁垒,推动优质编程教育资源普及。截至目前,已为全国超7万所中小学提供编程教育服务。
编程猫的金字塔式人才培养体系,基座是编程普及课程,塔尖是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李天驰表示,编程猫打造人才培育的快车道,与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相关机构联合打造“IOI金牌俱乐部”,并招揽全球多名信息学奥赛冠军担任数字导师,形成“以才育才”的良性生态,同时配套奖学金体系,鼓励学生冲击国际顶尖赛事。
“编程猫不仅普及人工智能和编程知识,更在科学教育赛道探索出公益创新的商业模式。”李天驰说,“我们通过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小学提供专业服务,将前沿科技深度融入校园场景,并构建进阶培养体系,为AI时代储备创新力量。”
为亚非多国师生开展培训
7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少年编程倡议”第二阶段活动在深圳举行。编程猫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启动试点学校授牌仪式,并宣布将为泰国、肯尼亚、纳米比亚等亚非国家提供系统性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资源支持,推动当地数字教育发展。
据介绍,2021年以来,编程猫每年为多个国家的教师和学生开展远程培训。今年以来,参与培训的学校约20所,惠及师生超700人。仪式中,多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肯定了编程猫的价值。
“教育科技的社会责任从来不是捐钱捐物的简单加法,而是用技术创新重构公平与效率。”李天驰向记者表示,编程猫通过规模化复制优质教育资源、降低技术获取门槛,既推动教育公平,也探索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企业将技术创新与国家教育战略深度融合,就能平衡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