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年头生意不好做,凭借着去年6800亿美元的营收,沃尔玛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零售公司。
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表面上是超市的沃尔玛,其实是一家隐形的科技巨头。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还是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还是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乔布斯曾经开过一句玩笑: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两家信息公司的话,一家是戴尔另外一家就是沃尔玛。
都说这年头生意不好做,凭借着去年6800亿美元的营收,沃尔玛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零售公司。
且连续霸榜世界500强榜首12年,占据榜首20多次。
在美国,它不仅占据了所有零售支出(不包括汽车)的十分之一,以及食品杂货支出的四分之一。在中国,沃尔玛也是销售规模第一大的超市。
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表面上是超市的沃尔玛,其实是一家隐形的科技巨头。
可以说,沃尔玛坐拥整个零售行业最牛逼的科技系统,这话一点不夸张。
在不少人眼里,对沃尔玛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家打着“天天低价”标签的仓储超市,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低价是怎么做到的。
想不到吧?这家“平价超市”,其实早在1983年就往天上发射了个专属卫星。
超市卖东西,还需要发射卫星到太空上去?
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实际上是撑起了沃尔玛的整个零售帝国的重要环节。
当时的零售业,还在依赖电话和传真交互订单,沃尔玛已斥资2400万美元发射私有卫星,建成了全球首个民用零售卫星网络,规模甚至超过了当时的美国电信巨头。
在发射卫星之前,沃尔玛的销售额平均每年为84亿美元。但在这个卫星系统建成10年后,沃尔玛的年销售额增长了10多倍,逼近千亿美元。
90年代那会儿,竞争对手们才刚意识到“零售信息化”这个必然趋势的时候,沃尔玛早已在全球4000多家零售店配备了包括卫星监测系统。
在这套信息系统的加持下,沃尔玛全球接入门店的销售数据,都能实现实时同步。
库存、上架、销量等信息,经过自动化处理之后,人工查看不需要费多少时间,就可以了解全天的销售情况。
使得沃尔玛库存周转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配送成本占销售额比例降至3%,比同行低40%。
当竞争对手还在为库存积压头疼时,沃尔玛的库存周转率,已经比行业平均快50%。
进入千禧年后,沃尔玛开始让所有的供货商,都要使用其零售链接系统,自此之后,每个供应商都可以通过沃尔玛的系统来调整自己的生产能力和配送能力。
同时,沃尔玛的系统,还能实时分析30万种商品的销售数据,通过购物篮的商品关联,分析优化该如何进行商品陈列,提升销量。
也能为供应商提供52周消费行为周期分析,帮助其精准预测需求,优化库存周转率。
现在看来,这些技术虽然已经逐渐普及,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完全可以说是降维打击的存在,沃尔玛也因此雄霸零售业多年一直无可动摇。
毕竟沃尔玛每年投入120亿美元用于技术研发,相当于营收的2%,这一比例看起来不大,但也超过多数传统零售商了。
不少人都说,沃尔玛在中国越来越少,相比之下大不如前了。
只看门店数量,得出的结论或许太过片面。
然而真相是,在中国沃尔玛虽关闭了部分门店,但其运营的山姆会员店,可谓是炙手可热的“现金奶牛”,贡献了总营收的半壁江山。
总体来说,虽然门店在收缩,但沃尔玛在中国的业绩,却是持续增长的,且仍然是第一。
不过与其说沃尔玛是零售巨头,不如说这是一家披着零售外衣的科技大佬,而零售,只是大佬的变现途径罢。
- End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