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涨疯了!寒武纪股价冲击1000元大关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TechWeb 时间:2025-08-14 16:16:49

8月14日消息,今日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688256)股价仍在持续上涨,一度达到985元,冲击1000元大关。

收盘涨10.35%,报949元/股,续创历史新高,寒武纪总市值达3970亿元。

中国芯片产业的历史正在被这家AI算力龙头改写,寒武纪的代码688256已成为中国芯片崛起的象征符号,承载着资本市场对国产算力的全部期待。

1、股价狂飙

寒武纪的股价表现堪称资本市场的现象级事件。

8月12日午后,科创板交易大厅的电子屏被一抹鲜红点亮——寒武纪股价直线拉升封死涨停板,最终收于848.88元,单日暴涨20%,创下历史新高。

成交量同样惊人——单日成交额突破151亿元,占据A股成交榜首位置。主力资金净流入高达20.16亿元,显示出机构投资者的强烈信心。

而引发异动的导火索,是市场上流传的“小作文”消息中提到寒武纪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下半年业绩有望超预期,全年收入有冲击100亿元潜力等等。

8月12日晚间,寒武纪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关注到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但市场热度并未消退。8月13日,寒武纪股价继续站稳800元大关,市场情绪持续高涨。

今日(8月14日)寒武纪股价仍在持续上涨,收盘涨10.35%,报949元/股,续创历史新高。

投资者们都在期待一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继贵州茅台后,中国股市诞生第二只1000元股。

回顾2025年以来的走势,寒武纪在芯片板块中遥遥领先,稳居A股芯片板块龙头宝座。

2、从亏损王到季度盈利3.55亿

今年4月,寒武纪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曾震惊市场。在该季度,寒武纪实现了从巨亏到盈利的历史性转折。

财报显示,寒武纪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区区0.26亿元暴增4230.22%。

更令人振奋的是,归母净利润达到3.5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2.27亿元。这是寒武纪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彻底扭转了市场对其“持续亏损”的印象。

寒武纪2025年一季度报告

深入分析财务数据,两个关键指标凸显业务高景气度:2025年一季度末存货达27.55亿元,较2024年末的17.74亿元大幅提升;预付账款9.73亿元,同样较2024年末的7.74亿元显著增长。

这种转变在2024年已初现端倪。2024年全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亏损幅度收窄至4.52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47.76%。

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其收入持续大幅提升,存货等关键指标验证AI芯片业务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寒武纪的战略价值在AI算力国产化浪潮中得到重新评估。多重因素叠加,使其成为这一历史性机遇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一方面,当前全球AI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据国盛证券,谷歌、Meta、亚马逊2025年资本开支同比上调30%,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占半导体市场的45%。

与此同时,全球AI算力老大英伟达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随着对芯片安全性要求更趋迫切,国产替代正加速推进。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在演讲中指出,全球AI算力需求正以每两年750倍的速率极速扩张,中国云端AI芯片市场将在2027年突破480亿美元规模,国产GPU替代率预计超80%。

寒武纪作为国产算力龙头,订单能见度已延伸至2026年。根据公司公告,寒武纪公司产品在互联网及运营商、金融、交通等多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寒武纪2024年年报

3、三年16倍的神话

寒武纪的股价历程是一部科技创新企业的逆袭史诗。回顾其上市以来的表现,投资者见证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价值的重新发现。

2020年7月20日,人工智能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在科创板上市交易。首日开盘价为250元/股,较64.39元/股的发行价高出近300%。

时间回溯到2023年1月3日,寒武纪股价最低仅54.15元。当时市场对国产AI芯片的商业化能力充满质疑,公司持续亏损的财务表现也难以吸引主流资金关注。

随后,寒武纪开启惊人上涨:2023年大涨147.36%,2024年暴涨387.55%,夺得当年“股王”称号。2025年1月11日,股价一度冲上777.77元高点;随AI热度狂飙,截至目前,其股价达到949元创新高。

从2023年1月至今,不到三年时间,累计涨幅超过16倍,创造了科创板开市以来最引人瞩目的财富神话之一。即使以2020年7月的上市发行价计算,至今涨幅也超过13倍。

这背后,是资本市场对国产AI芯片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根本性重构。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以寒武纪为代表的国内芯片制程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仍然存在,7nm以下先进工艺仍需外部代工,软件生态建设尚不完善,这些问题都还需要脚踏实地的去改善。(宜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