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8个福建人,撑起中国休闲食品半边天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新零售财经 时间:2025-08-14 16:10:56



福建,这片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神奇土地,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商业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进驻,孕育出众多在中国休闲食品行业举足轻重的企业和人物。

他们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休闲食品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并以集群作战的方式,撑起了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的半边天。

福建,一片充满魅力的神奇土地;福建人,一群“爱拼才会赢”的热血儿女。

01.盼盼——蔡金垵



闽商缜密于细节,开放于视野,超前于战略的特点在蔡金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982年,蔡金垵因为几分之差,落榜高考。因为自小家境贫寒,蔡金垵为了分担家中负担,便当起了小贩,卖过瓜子,还走街串巷卖各种水果干和蔬菜。

1984年,蔡金垵从晋江安海的老家出发,到上海贩卖银耳,身上揣着东拼西凑而来的200元钱。几经周折,蔡金垵遇见了“伯乐”,从上海八一七食品厂拿到了一笔10800元的银耳订单,也赚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因为长期在一线食品零售市场摸爬滚打,所以,蔡金垵对食品加工业的前景非常看好。

1987年,蔡金垵回到家乡和几个兄弟姐妹创办了一个小的食品加工厂,主要生产紫菜和瓜子。创业期间,蔡金垵一直在思考食品厂推出怎样的新产品,他深谙光靠生产紫菜和瓜子是远远不够的。

1996年,蔡金垵创立盼盼食品(福建省晋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并以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作为公司品牌名称,正式开始休闲食品创业之路。

“当时市面上的薯片不但色泽褐黄,而且纤维粗大,含油量又高,保质期又短。如果能够改变薯片的这些缺点,这款食品肯定能大受欢迎。”蔡金垵带着当年百来号盼盼人开始了数百次的创新,最终成功开创了“变性薯片”,色泽鲜黄,含油量少,保质期长,内部纤维也变得紧密了。

这款薯片一经上市,便红遍大江南北。

后来蔡金垵又研发烘焙小面包,凭借着营养、方便、口感好又可以长期保存的优势,还有一句话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法式小面包,还是盼盼好”结果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盼盼小面包就达到了销量过亿。

从全球首创变性薯片到盼盼法式小面包再到FD冻干面、梅尼耶干蛋糕等,一款款明星产品无不是盼盼创新的结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一众琳琅满目的官方赞助商里,来自福建的盼盼食品以高品质的优势成为世界严选。

《零售圈》了解到,自成立以来,盼盼食品见证了无数体育健儿拿下冠军奖杯,同时也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2023年成都大运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等体育盛会的品质选择。

一位运动员,登上冠军奖台,要付出多少年的辛勤汗水?一枚小面包,成为冠军的早餐选择,又要经历多久的考验?

盼盼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深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国际赛场上的每一次拼搏与努力,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期望与汗水。作为民族品牌,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中国体育健儿提供最坚实的后勤保障。”

也因此,业内人士普遍流传着一句话:“盼盼食品的背后闪耀着半个中国体坛。”

02.达利——许世辉



1958年,许世辉在福建泉州下辖的惠安县出生。

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教育是比稻米更稀缺的资源,许世辉和周围大多数孩子一样,连小学都没读完就背上行囊,出门打工扛起了养家重任。

打工期间,许世辉听他的工友说:“我吃零食,不是因为肚子饿,只是有点馋”,一语燃烧起创业斗志。

由于那时交通并不发达,零食成为了很多孩子心中“高档的产品”,而且十分受年轻群体的欢迎,发现这个销售红利正处而立之年的许世辉决定赌上一把投入全部身家成立了美利食品厂。

31岁的许世辉筹集7000元资金后,租下一处废弃的部队营房,创办了惠安美利民政食品厂,这便是达利食品的前身。

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许世辉迅速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在当年食品普遍以散装称斤的环境下,他通过改进产品包装,使“美利”牌饼干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同时,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风靡全国的泉州糖果、蜜饯、罐头等产品由于卫生问题开始走下坡路,饼干饮料等更“洋气”的休闲食品开始受到热捧。

随后,来自韩国的好丽友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走红,并逐步独霸市场。许世辉再次抓住商机,推出“达利园蛋黄派”,并明确提出要走“多产业,多品牌”的战略路线。

此后,通过低价策略和大规模广告营销,许世辉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成功推出了另外两个爆款产品——可比克薯片和好吃点。

如今的达利,通过不断创新和拓展,已经创立了多个知名品牌,包括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乐虎、‌和其正、‌豆本豆、‌美焙辰等。这些品牌均在各细分类目中占据领先的位置,成为广大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国民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IPO后,许世辉家族身价曾一度高达506亿,不仅顺利成为2016年的福建首富,更是在随后三年连续蝉联首富宝座。这也是许世辉人生最为高光的时刻。

03.雅客——陈天奖



1962年,陈天奖出生于福建晋江的一个普通家庭。

在改革开放到来之前,陈天奖不过是个普通的工人,干的活跟糖果基本上都不沾边。不过陈天奖祥是个十分善于观察的人,哪怕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他也能从中发现商机。

在陈天奖21岁那年,改革开放让福建的食品加工行业繁荣起来,当地兴建了不少水果罐头和糖果的工厂,并且销量都相当不错。陈天奖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便当起了福建的食品经销商,靠着将福建的糖果罐头等产品卖到山西等内陆省份,赚到了不少钱。

在当经销商赚钱之后,陈天奖就创立了自己的商贸公司,开始在整个中国南方做贸易生意,产品也大多都是糖果和零食。不过在干了十年的贸易之后,陈天奖就发现这一行的上限太低,而且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钱不好赚了。

跟糖打了十年交道的陈天奖祥便决定转行做实业,于1993年创立了雅客食品。

2003年,陈天奖创造性的将维生素和糖果结合起来,让雅客红遍大江南北。

在靠着维生素糖果一炮而红之后,雅客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开发新产品,陈天奖格外重视技术,为此不惜重金投入研发,期间雅客创立了好几个中国第一,比如中国第一块夹心太妃糖、中国第一个建立HACCP认证体系的糖果企业。

今年6月,2025年雅客产品订货会在河南开封隆重举行。雅客表示接下来将以 “咸甜驱动” 为核心,布局 “咸甜融合” 全品类矩阵,全力打造综合性休闲食品领导品牌。

无独有偶,陈天奖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业热情始终感染着长子陈铧生和其他孩子们。目前担任雅客长白甘泉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铧生表示,父亲身上有着老一辈晋江企业家艰苦创业、爱拼敢赢的精神。

04.亲亲——吴火炉



吴火炉出生在晋江安海的一个小村子里,从小就习惯吃苦。贫穷与简单的农村生活铸造了他勤劳又敢拼的特性。

1985年,仅23岁的吴火炉带着一包厚厚的人民币只身北上,几天之后,在乡亲们诧异的目光中带回了一台面粉机。

这是他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重大决策。然而,那段去安徽五河县买机器像梦一般的经历,让他的人生从此发生巨大变化。

安徽归来,他又筹集2万块,办起村里第一家面粉厂。随后的三年,他的面粉厂增加到三家。

亲亲食品则诞生于1991年,起初以生产销售亲亲虾条产品为主。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有人开始做膨化食品,我们面粉厂给他们供应原料,记得当时新加坡人到厦门投资,生产虾条,卖得很不错,所以就有了做虾条的想法,于是就创办了亲亲食品有限公司。但是,当时由于资金周转不过来,企业差点夭折了。”

“亲亲虾条”一炮打响,红遍大江南北。这便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休闲食品,亲亲是全国最早做休闲食品的企业之一,而那时很多晋江食品厂还是生产鱼皮花生的小作坊。

1998年,亲亲食品完成了现代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将企业的运作在公众中透明,这在当时的晋江企业中也是少见的。2004年年底,亲亲又为宝洁的“品客”薯片代工,成为晋江第一个与世界500强联姻的企业。

2008年,吴火炉又毅然决然将自己辛苦20多年创办的亲亲食品控股权卖给恒安。此后,全职转战新兴产业——风险投资。

在外界一片惊叹声与不解,他只是淡淡地说:“做事业要拿得起,放得下。资本运作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乐趣与幸福感!能把我们创业20多年的经验与正在创业的人分享,我感觉很有意义。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除了得到资金支持外,有时候经验更重要。你一两句话点拨,对一个创业者的影响有时是一生的。”

2016年,福建亲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从恒安国际分拆,同年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目前,亲亲食品的主营产品分为“膨化产品”、“果冻产品”、“零食产品”、“调料品及其他产品”四大类别。

05.福马——柯永开



1966年12月,柯永开出生于晋江罗山镇缺塘村一个农家。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柯永开11岁就开始帮父亲拉马车为泉州糖烟酒公司送货,在这个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开始品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1979年,柯永开跟着父亲及几个兄弟用辛苦攒的2万元在晋江办起了罐头厂,生产鱼皮花生、水果罐头等。此后几年,柯家按照这种模式,逐渐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柯永开一家决定转产糖果、果冻等休闲食品,福马食品也由此建立。这次转型,也为福马日后走向食品休闲的王国奠定了基础。

1999年,福马的年产值已经达到两个亿,在福建食品企业中拔得头筹。

同时,他也清楚地看到了单靠几个自家兄弟无法将企业持续做大,需要不断引进人才与智力。于是,聘请专家余明阳博士来为集团的发展出谋划策。结合余博士的分析,将福马定位为休闲点心家族,倡导“新活力休闲主义”,明确了“打造闲点家族第一品牌”的使命,促使福马摆脱困局,奔上发展的快车道。

在柯永开的带领下,福马食品从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国内大型食品企业集团。品牌布局涵盖了蛋糕、饼干、膨化食品等。虽然现在有很多人对福马的印象不深,但福马留给福建休闲食品的印记,是抹不掉的。

06.回头客——黄福阳



“铜锣烧就是回头客”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曾经响彻大江南北,中国绝大部分消费者对铜锣烧的认知来自于这句经典的广告语。

它将“铜锣烧”与“回头客”紧密相连,开启了一段烘焙市场传奇。而撰写这句经典广告语的就是回头客品牌创始人:黄福阳先生。

作为中国最先接触到铜锣烧品类的烘焙行业专家,黄福阳早在第一次接触到“铜锣烧”这个产品的时候就前瞻性的预测到这一定是一个爆火的品类,于是下决心,将这个叫铜锣烧的美味夹馅的小点心带给全中国的消费者手中,让所有国人都能够品尝到铜锣烧的美味。

自2006年创办回头客食品集团伊始,黄福阳便投入到铜锣烧的创新研发推广中,亲自参与研发,指导生产,精益求精,十余年深耕铜锣烧产业,将铜锣烧这个品类做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值得称赞的是,回头客卓越的市场表现,也赢得了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尚普咨询授予回头客食品集团“连续10年铜锣烧全国销量第一”、“连续5年华夫饼全国销量第一”两大市场地位证明书。

好产品才能铸就好口碑,转化为“回头客”。

从经典广告语“孩子们的早餐,回头客铜锣烧”的家喻户晓,到现在人们但凡提及“烘焙大师”都会脱口而出“回头客”,这一烘焙食品品牌都在以与众不同的强势姿态占领消费者心智。

《零售圈》了解到,近些年来,回头客不断打出产品组合拳,用匠心打造爆款,用创新引领潮流。例如去年回头客重磅推出了黑豪、烟火气、卤厂长三大新品牌,战略布局烘焙、休闲食品领域,并推出数十款休闲烘焙潜力新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口味、场景需求。

正如黄福阳所说,“做食品就是做良心,要对得起回头客的名字,用真正的好产品,吸引回头客”,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也是回头客的立身之本。

十余年来,回头客始终将食品安全奉为生产首要原则,不断提高安全质量管控标准,对每一次烘焙出品负责,也对每一位消费者负责。

07.好彩头|小样——陈忠实



2005年10月11日,福建人陈忠实在当时正值火热的食品行业这片蓝海中播下了一颗创新的种子,创立了好彩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从那时起,这位质朴的创业者从一名“草根”摇身一变成为投资界大佬,几十年食品行业的深耕让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产品的创新设计以及市场的精准营销的推送上。

而也正是由于他这股不肯服输的草根闯劲,使他和他的团队自公司创立之日起就始终致力于寻求食品行业的新蓝海。

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食品行业增速下行。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好彩头推陈出新,一款小样酸Q糖成就了平淡市场中的亮点,取得了单品销量全国第一的骄人业绩,此外,好彩头首创的“弹恋爱”水晶糖也延续了同品类全国第一的销量传奇。

2013年,烘焙行业健康型、价值型产品需求快速上升,好彩头以自主研发的“水果蛋糕”强势进军烘焙市场,成为当年烘焙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2014年,常温乳酸菌风潮来临,陈总和好彩头继续乘胜追击,推出健康型乳酸菌饮品——小样小乳酸。“小样小乳酸”成为好彩头进军饮料市场的先锋产品,在饮料市场一鸣惊人。

“我认为每一件事情,只有果断决策才能抓住机会,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中小企更应该有魄力,不然机会不会眷顾你。”陈忠实曾如此说过。

过往几年,小样酸Q糖、小样乳酸菌、小样蒸蛋糕……这些极具特别口感休闲食品,在各个高收视的视频、卫视屏幕上的高曝光率还有线下商超及营销的推进下,形成了从产品设计、生产直至营销终端的高速运转体系。

可以说陈忠实在市场驰骋中,不仅打造了“小样”这一成功的IP系列产品,更是从品牌名称到外包装再到娱乐营销的精准投放都牢牢锁定年轻消费者群体,由此开创出属于好彩头,属于“小样”的“新食代”。

《零售圈》近期注意到,陈忠实依旧“宝刀未老”,不仅常常亲自率队深入湖南、安徽、云南等重点省份县域市场,实地考察终端动销情况。更是在紧凑的行程中,重点走访各地商超终端渠道和客户仓库,实地考察系列新品的市场动销表现,并就产品多元化布局战略(饮料+糖果双轮驱动)与当地合作伙伴进行深入交流。

作为一个企业的统筹者,陈忠实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尽管像他曾常挂嘴边的“少年得志”,但他也从未放弃前进的步伐。

08.豪士——叶跃辉



豪士面包,好吃好吃!

1995年,17岁的叶跃辉从福建漳州梨坑村出发,骑着自行车在汕头街头送面包。白天穿梭街巷送货,晚上躲在作坊学手艺,一个月后,他带着家族伙伴闯荡深圳,用闽南人特有的“敢拼”精神,在烘焙行业扎下第一根桩。

短暂做过一段时间面包学徒,掌握了做面包的技术后,叶跃辉就开始了正式创业。最初做的是家庭式手工作坊,生产面包上门配送。

随着创业之初的热情日益高涨,他便听说哪个城市有商机就去往哪里,辗转了深圳、南京、青岛等多个城市。

一边走,一边摸着石头过河。叶跃辉经历过数次的失败和归零。在不断的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之后,叶跃辉终于找到了时代红利的开启密码。

2008年,叶跃辉回到家乡漳州开办食品工厂,企业规模快速增长;2016年,叶跃辉洞察到消费升级浪潮,适时推出的豪士乳酸菌口袋小面包引爆市场,由此开启了企业的增长飞轮。

2010年,他顶住压力斥资千万引进自动化设备,哪怕曾被销售骗,仍咬牙坚持改造。

时至今日,豪士郑州、漳州两大国际化生产基地共计430余亩,综合产能可达70亿元,目前已实现全流程自动化,配料误差不超过千分之二,管道输送系统让原料“零接触”人工,甚至连清洗鸡蛋都要经过9道净化工序,被网友戏称“比人洗脸还讲究”。

叶跃辉常说:“消费者的嘴最诚实。”豪士每款新品都要经过200次以上试吃调整,未来30年,我要让全世界吃到中国烘焙的匠心。

2016年,豪士定下了“让世界爱上中国面包”的美好愿景。

当时豪士的规模并不大,一年的营收还不到1个亿。为了发展团队到国外考察,回国后,他便立志建设一个在全球有影响力的烘焙公司。秉持着这样的愿景,豪士从建设工厂开始就向这一目标靠拢,现如今所有的豪士工厂也都在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极具代表性的8位闽商,折射出福建休闲食品产业的崛起密码: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精准的市场洞察、全产业链整合能力。

除此之外,奇峰林忠燕、丹夫蔡土木、友臣游晓文、久久王郑振忠、a1零食研究所周炜平、金冠 吴文富、好运来 蔡腾跃、巧妈妈 许树、好来屋 洪荫治、麦德好 陈世鹊……他们共同构建起中国休闲食品的“福建版图”。

蛋黄派、小面包、肉松饼、糖果、果冻、铜锣烧……不起眼的小零食背后,藏着一个年产值超千亿的福建休闲食品帝国。

这些福建人的故事,正是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从模仿到创新,从区域到全球。

在这片山海之间的食品王国里,无数福建人正以“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持续改写中国休闲食品产业的格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