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明晰野望 茯神
“不装了,摊牌。”
这可能是今年全球AI圈最直白的注脚。
瑞典首相对媒体亲口承认,有时会参考ChatGPT的意见辅助国家治理;宇树科技王兴兴给出预测,称“最快一两年就能达到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就连四大行为代表的“大块头”们,也开始加大AI项目的招标力度...
种种迹象表明,AI行业已经从“讲故事”转向了“亮家伙”。衡量AI能力的,不再是谁屯的卡多,而是谁能把AI转化为真金白银。
这可能就是腾讯2025年Q2财报让投资者“buy in”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腾讯实现营业收入1845.04亿元,同比增长15%,毛利1050.13亿元,经营利润(Non-IFRS)692.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18%。
这里面的亮点是——在持续保持三位数增长的资本开支下,腾讯不仅经营利润和毛利超预期的保持18%和20%的增速,毛利率更是攀升到历史最高点。
“越往AI砸钱,业务质量反而越高。”这个信心螺旋的向上正在建立。
AI向内扎根:广告、游戏增长加速度
AI与生态融合方面,腾讯的场景优势越发清晰呈现。
广告营销业务,是AI的重要“练兵场”。在海外,Meta已经完成了业绩验证,其连续几个季度在广告业务上表现强劲,高管承认是基于新一代AI广告检索与排序模型能力。
在国内,腾讯广告基于大模型技术也在持续升级,已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AI工具矩阵,助力广告主投放效率并实现业绩增长。
二季度,腾讯营销服务实现收入358亿元,达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该板块已经连续十一个季度实现收入两位数增长,显著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以游戏业务为例,坐拥多款大用户基数长青游戏的腾讯,无疑有着巨大的潜力。无论是《王者荣耀》当中的陪伴AI灵宝,还是《和平精英》接入DeepSeek的数字代言人“吉莉”,都在尝试与玩家双向对话,提升互动体验。根据QuestMobile数据,腾讯主要手游的30天留存率呈上升趋势。
戏如《三角洲行动》亦取得了突破,使得腾讯的游戏业务在用户及收入侧均表现出色。
AI对外探索:做“好用的AI”
做AI产品能不能赚到钱?目前业内比较看好的两个思路,要么是基于产品实现商业化,例如ChatGPT那样做付费订阅;要么通过AI+云服务,向合作伙伴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在国内,互联网免费为王的大环境下,付费订阅模式在本土市场举步维艰。比起花钱“调戏AI”,年轻人无疑更愿意去泡泡玛特碰运气开Labubu。类似的案例可以看看文心一言,推出付费制后的不温不火,多少有点骑虎难下。
腾讯似乎在寻找第三条路径,背靠亿级用户和丰富的生态场景,先让大伙儿用上好用的AI再说!
在C端AI原生应用方面,元宝已开始以“联系人”的身份,轻量嵌入微信,并与小程序、视频号等微信生态内更多产品增强协同。
目前看,元宝重点发展方向,是放在了内部生态协同上,为微信、腾讯地图、腾讯文档、腾讯会议等各类产品用户提供“好用的AI"。
元宝之后,腾讯推出了另一个C端应用——升级后的QQ浏览器,同样主打混+DeepSeek双模型,具备AI搜索、Al浏览、Al办公、Al学习、A1写作等能力,Al工具可以即插即用,这俨然不再是单纯的浏览器定位,而是又一个智能助手。不管前景如何,腾讯元宝和AI浏览器都是腾讯把握AI时代新流量入口的重要棋子。
服务于不同行业专业用户的智能工作台ima也有其想象空间。根据长江证券的分析,ima不仅深度融合微信生态与多模态数据能力,还通过技术组合解决了AI常被诟病的幻觉问题,并可实现企业级的跨部门协作及安全部署,未来可以拓展行业垂直场景与端云协同能力,或通过广告植入、知识付费订阅及行业定制方案等商业化机会。
在混元技术生态不断扩容的过程中,腾讯AI应用也持续深化C端服务,“好用的AI”加速融入到用户的生活与工作中。
在AI流量入口之争上,外界对腾讯最大的看点依然在微信。
在微信生态内,AI在悄然发展。微信AI搜索已经可以实现“搜索=服务落地”功能,例如直接跳转小程序完成购票、预约等操作,这就吊打其他同类AI搜索。近期,微信小店新增智能答复功能,微信内的元宝联系人新增总结视频号功能。
财报显示,这个季度微信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14.11亿。当前,腾讯仍在AI构建的早期探索阶段,更多是在打通生态或提升用户体验,这也使得整个生态更加活跃。
但中长期层面,微信AI的潜力巨大。就有机构分析,微信内对话框、搜一搜、视频号、小程序等都具备强服务调度能力,微信AI一旦构建起统一的调度层,有望直接跳过中间服务平台,实现商业闭环能力。
今年上半年,腾讯混元大模型家族持续拓展,尤其3D模型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尤为突出,也就是能生成3D内容的大模型,最近腾讯还刚推出并开源了3D世界模型,与海外大厂谷歌同台竞技。
所谓3D世界模型,就是可沉浸漫游、可交互、可仿真的世界生成模型,可服务于游戏开发、VR、数字内容创作等领域。
从技术能力看,腾讯混元3D模型,以领先行业的几何精度、纹理真实度、指令与3D对齐能力,根据Hugging Face排名第一。
也因此,开源后的腾讯3D大模型吸引了众多使用者。目前混元3D v2.5版本已全面上线腾讯云。
财务纪律:AI收入占比10-15%,严控营销费用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来说,听闻腾讯不断加码AI的第一反应,可能担忧这头“现金牛”的短期利润或现金流健康度受到影响。
二季度腾讯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44亿元,自由现金流430亿元,远覆盖资本开支投入。
目前腾讯淡季资本开支占营收比保持在约10-15%。这也是腾讯高管此前公开对外提及过的一个数字,侧面说明腾讯的AI投入是根据既定战略有序进行。
连续两个季度,腾讯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降至低位,仅为79亿元、94亿元。这意味着,腾讯在大手笔投入AI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严格的财务纪律。
在这一轮AI全球竞赛中,谷歌也好微软也罢,在AI的投入显得更为激进,其最新季度的资本开支占比都超过了营收的20%,后者则连续多个季度超30%。更别提为元宇宙改名,曾一意孤行的Meta,在最新财报中继续上调了资本支出指引,全年预计达到66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