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冲上热搜!百果园,你糊涂啊!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闺蜜财经 时间:2025-08-13 00:10:06

我的好朋友:杠杆游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705篇原创


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

百果园最近真是捅了马蜂窝。

“百果园不会迎合消费者,而是在教育消费者成熟。”前段时间,董事长余惠勇采访视频里的这段回应如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社交平台,24小时内登顶微博热搜。


截图来源|网络(特此感谢!)

当“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的自嘲还在网络发酵,这番居高临下的表态算是把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彻底点燃。

如今消费理性化,中高端水果的品牌叙事本来就有断裂趋势,而余惠勇口中的“教育消费者”,恰恰暴露了传统水果零售模式在新时代的认知错位。

01

公开资料显示,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出生于1967年,江西南昌人。1991年,年仅17岁的余惠勇在南昌大学经济系读书时,就开始做水果批发生意。之后,余惠勇一直在水果行业摸爬滚打,并于2005年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好得多”。

2013年,百果园正式成立。而在此之前,余惠勇已经用了8年时间,将“好得多”从一个只有3名员工的小店发展成为一家拥有1500家门店的水果连锁品牌。

2023年1月,百果园在香港上市,发行价为5.6港元/股,开盘价为6.52港元/股,盘中最高触及7.12港元/股,最终收盘价为6.00港元/股,总市值为94.74亿港元。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遗憾的是,此后这2年多里,百果园没有再冲破上市当天的股价高点,股价一路下滑,直到如今的不到2港元每股。

与之对应的是百果园这两年来惨淡的财报数据。

公开披露里蜜妹看到,2024年全年,百果园实现营收10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9.8%;利润表现更令人大跌眼镜,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即巨额亏损近4亿元。这可是一个以高价、高毛利为标签的零售企业啊。

2023年,百果园的毛利率尚能维持在11.5%的水平,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骤降至 7.4%。这微薄的毛利率,甚至不如许多传统菜市场的水果摊。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百果园引以为傲的“高端定价”策略,正在失效。

它要么是迫于竞争压力不得不降价促销,要么是其供应链成本或运营损耗已经失控,无论哪种情况,都严重侵蚀了其盈利能力。

02

如果说利润亏损是“内伤”,那么门店网络的收缩就是清晰可见的“外伤”。

财报里蜜妹看到,百果园的门店总数从2023年底的6093家,锐减至2024年底的5127家,一年之内净关闭了966家门店,降幅高达15.9%。这意味着平均一天就要关闭约2.6家门店。

近千家门店的消失,这意味着百果园的品牌覆盖度在下降,市场阵地在失守,更重要的是,无数加盟商的投资打了水漂,信心遭受重创。

百果园的扩张模式高度依赖加盟体系,门店的大规模关闭,通常指向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单店盈利能力恶化,加盟商无力为继;二是品牌方对加盟商的支持和管理出现问题,导致信任链条断裂。

当一家企业处于如此剧烈的战略收缩期,其管理层的首要任务本应是稳定军心、反思战略、聆听一线炮火的声音——即消费者和加盟商的真实反馈。


截图来源|网络(特此感谢!)

然而,百果园董事长却选择了一种“向上归因”的姿态,将问题归结为“消费者不够成熟”。

这种论调不仅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会将尚在观望的消费者和潜在加盟商推得更远。毕竟,谁愿意加盟一个将市场问题归咎于顾客的品牌呢?

任何商业领袖的公开发言,都应以其企业的经营实况为基石。然而,余惠勇董事长的“教育论”,与其公司惨淡的财务报表放在一起,给蜜妹的感觉至少是显得格外讽刺和不合时宜。

这不像是一位成功者的经验分享,更像是一位落魄贵族在勉力维持最后的体面。

03

百果园为自己的高定价辩护的核心逻辑是:我们提供的是高品质、安全、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需要被“教育”来理解并接受这种价值。这个逻辑链条的基石,是“名副其实”的高品质。

然而,现实果真如此吗?之前湖北经视“3・15特别报道”还曝光过,百果园有门店把烂果子做成高端果切卖,那报道当时也冲上了热搜。

黑猫投诉里蜜妹看到关于百果园的投诉有3000多条,投诉内容五花八门,但矛头高度一致地指向了最核心的产品与服务质量


截图来源|黑猫投诉(特此感谢!)

如果说财务数据和消费者投诉是百果园的“内忧”,那么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就是其不得不面对的“外患”。

余惠勇董事长或许还沉浸在百果园作为“行业开创者”的荣光里,但真实的水果零售市场,早已是一片刺刀见红的红海。在蜜妹看来,百果园至少正面临大型连锁超市(如山姆、盒马)、生鲜电商平台(如叮咚买菜、美团买菜)、其他水果连锁品牌(如鲜丰水果)等的三方势力围剿。

在这个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中 百果园的“护城河”正在被全方位侵蚀:它既没有传统市场的价格优势,也没有生鲜电商的便捷,其引以为傲的“高端品质”又因层出不穷的负面事件而备受质疑。

再者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用更好的产品、更低的价格、更优的服务来“迎合”甚至“取悦”消费者,从而获得市场份额。任何试图反过来“教育”消费者的品牌,都无异于逆水行舟。

再不做出改变,市场或许会用自己的方式“教育”百果园。

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本 文未注明图片均来自于企业或监管部门公告,特此说明和感谢!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联系请加微信alioyer(备注:闺蜜财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