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山东淄博神秘大佬,干出4600亿独角兽,如今遭欧美围猎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磊 数读社 时间:2025-08-12 18:06:36

SHEIN刻意迎合欧美国家,最终并没有换来欧美国家的认可,反而频频遭遇更大的处罚和质疑。

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很多主角都有身份认知迷茫,乔峰、郭靖、石破天,他们身怀绝世武功,却又无法彻底融入某一个群体。

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SHEIN(希音)和创始人许仰天身上。

出生于山东淄博,创立公司于南京,在广州壮大的许仰天,将SHEIN带到了跨境电商四小龙的高度。如今,SHEIN到了上市变现的阶段。

7月以来,SHEIN连续4次受到监管处罚、调查或集体诉讼,涉及价格欺诈、环保虚假宣传、侵犯用户隐私、违规短信营销等等。上市再度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SHEIN先后辗转美股、伦敦和港股三地,却迟迟无法圆上市的梦。SHEIN也似乎在中国、新加坡、国际企业的身份中迷失。

2

小单快返

Business Data Analysis

SHEIN的发展史有明显的三个步骤:确立商业模式、构筑商业壁垒、跑马圈地。

在拿到天使轮融资后,SHEIN确立了“供应链+数据+流量+社交”跨境电商打法,这是SHEIN走到今天的关键。

这套逻辑下,供应链是首位。

2014年,许仰天将公司从南京搬到了广州,这里服装产业链条完整,服装供应商、面料供应商众多,为SHEIN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单快反”是许仰天的第一个思路。

在前端,SHEIN通过买手团队、设计团队收集潮流信息,在全球网络中抓取流量和流行趋势,以此制定战略战术。在没有一家线下店的情况下,SHEIN靠着技术能力,快速捕捉全球时尚。

在供应链端,许仰天把整个供应链条的效率提高到恐怖的程度。

与Temu的极限压榨不同,SHEIN选择“小单快反”模式。通过补贴供应链厂商,给厂商发放百余件小订单,一旦销售势头不错,SHEIN会立刻追加订单。这种小批量设计、生产测试的模式,再结合补贴,不会给工厂带来额外负担,工厂会非常愿意参与。

SHEIN的成功有两个先决条件:中国完善而高效的供应链,优质供应链溢出。

在供应链的支持下,SHEIN能够敏锐把握市场潮流,创造爆单产品,并迅速交货。据报道,SHEIN的订单从图纸设计、工厂打版、再到成衣,交货时间从原来的7天,最快缩短到恐怖的2小时。

在广州番禺,曾有个被称为“SHEIN村”的产业集群,这里聚集着数百家为SHEIN提供小单快返生产的工厂。他们规模不大,但反应迅速,支撑SHEIN的产品飞速迭代。

据中泰证券提供的数据,SHEIN每周上新的SKU高达4-5万款,50%的爆款率,快速翻单。供应链的小企业如涓涓细流,汇入SHEIN的商业帝国江河。

极低的成本保证了SHEIN产品价格非常低,平均20美元左右的低价产品对欧美消费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构筑商业壁垒是许仰天的第二步。

2016年,SHEIN收购了最大的竞争对手Romwe猫头鹰网络和MAKEMECHIC,并且并购ZZKKO来扶植移动端的发展,SHEIN构筑了自己的模式壁垒。

品牌壁垒很大程度源于更早聚焦海外。在创立初期,巨头尚处于国内电商激烈竞争之下,海外投放较少,许仰天敏锐抓住了海外社交平台的流量红利。趁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TikTok 等平台流量还很便宜时大肆投放。与之同步的还有开发海外网红们的营销价值,笼络了一大批具号召力的网红KOL。

到第三阶段,许仰天开始转向平台。2023年,SHEIN落地了基于“自主品牌+平台”的双引擎发展布局,试图通过平台化等方式,进一步将按需柔性供应链优势渗透到更多环节。

三个环节,SHEIN完成了从0到100的壮大。2024年,SHEIN的GMV约为520亿美元(3739亿人民币)。根据Semrush公布的一份最新数据指出:截至2025年1月,SHEIN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服装和时尚类购物网站,月访问量高达ZARA的两倍。

彭博社数据称,SHEIN一季度营收接近100亿美元,净利润增至4亿美元以上,也就是说,SHEIN全年的营收有望超过2500亿人民币,这已经超越了国内很多互联网巨头。

恐怖如斯。

4

身份认同

Business Data Analysis

面对大平台的冲击、各国的针对,SHEIN需要更多的资金储备,应对竞争和可能的处罚。然而,此时的SHEIN,一方面估值在下降,另一方面,公司正处于身份认同困境。

综合报道看,SHEIN在美国递交招股书寻求的是800-900亿美元估值;在英国递交招股书时是500亿英镑(约合670亿美元)。最新一轮融资的估值是660亿美元,这样的估值,已经比2022年的千亿美元估值缩水超过3成。

巨头的入局,影响到了SHEIN的估值。相比估值下降,SHEIN上市困难这个问题可能更让许仰天焦虑。

SHEIN究竟是什么公司?

在美国人眼里,这是中国公司,因此需要大加限制。在中国人眼里,SHEIN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中国身份。

事实上,SHEIN一直在努力避开与中国的强关联。许仰天很早就注销了国内多个关联公司,将总部迁到新加坡,并成为新加坡永久公民。

根据媒体报道,SHEIN唐伟被问及了身份问题时说,如果从出生地和供应链角度,SHEIN是一家中国公司;如果从总部和核心人员办公地角度,SHEIN是一家新加坡公司,CEO办公室、财务等核心部门均设在新加坡;SHEIN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与美国一致:创业精神、创新、个性表达、法治和公平竞争。

去年6月,SHEIN秘密递交招股书,试图登陆资本市场,其最初选择是美股,然而最终遭遇政客阻挠。

随后,SHEIN选择了英国资本市场。第二次以秘密递表的方式申请上市,然而最终却因未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批,再度陷入停滞。

最新消息显示,SHEIN选择了香港,第三次冲刺上市,这一次显然是意识到了中国身份的重要性。

一年内先后辗转美国、英国、中国三个国家,却迟迟未能成功上市,非常清晰地暴露了SHEIN的身份认同问题。

本质上来说,中国就是SHEIN发展壮大的策源地,SHEIN无法脱离这个标签,也不应当抛弃这个标签。然而,SHEIN似乎为了缓解各国政策压力,刻意迎合欧美国家,最终并没有换来欧美国家的认可,反而频频遭遇更大的处罚和质疑。

如今,回归港股,可以看作是SHEIN的又一次身份选择,或许可以成为SHEIN达成上市目标的一次改变。

标签: 仰天 供应链 资本 公司 跨境 中国 电商 身份 壁垒 全球 流量 平台 上市 新加坡 无法 淄博 欧美 商业 山东 工厂 南京 美国 英国 罚款 市场 构筑 模式 品牌 社交 广州 产品 核心 婚纱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