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押注关键环节,这家上市公司拿下一家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投中网 时间:2025-08-12 10:29:51

8月11日,A股上市公司九鼎投资(600053.SH)发布公告,拟通过收购股权及增资方式,以人民币2.1亿元获得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神源生”)约53%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南京神源生将成为九鼎投资的控股子公司。

根据公告,本次收购将助力南京神源生加强研发投入及市场推广,持续扩大公司在技术研发与行业落地方面的领先优势。同时,通过本次收购,九鼎投资也将切入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政策和监管为上市公司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撕开口子,大量初创公司纷纷走上被并购道路,成为眼下并购浪潮中的标志性一幕。这类交易契合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导向,也体现了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战略转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姿态。

教授创业,十年自研 已送样特斯拉Optimus

根据资料,南京神源生成立于2012年,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戴振东创立,是国内少数具备六维力传感器正向研发能力的厂商之一,技术能力和产品性能媲美全球龙头ATI,实现了在航天军工、机器人、自动化、医疗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目前,公司的六维力传感器已经向特斯拉送样,用于手腕和脚踝,反馈良好。

在现代机器人技术中,力控(Force Control)是实现机器人精确运动和执行复杂任务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一种精密的力控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能够同时测量三维空间中三个方向的力(Fx、Fy、Fz)和三个方向的力矩(Mx、My、Mz),是机器人的 “力觉神经”,主要用于手腕、脚腕等部位,实现力控、平衡稳定和安全交互,具有强不可替代性。

六维力传感器的核心价值在于全维度的力觉感知能力、高精度实时反馈和力控决策支撑。同时,由于六维力传感器本身降低了对厂商算法能力的要求,短期内,预计会成为工业场景下人形机器人力控的主流方案。

六维力传感器的技术壁垒集中在材料、工艺、算法三大领域。在研发难度上,六维力传感器有很强的非线性力学特征,要考虑多通道信号交叉干扰、数据处理实时性等问题,不是三个一维力传感器和三个扭矩传感器结构的简单叠加。行业普遍认为,六维力传感器的技术难度是一维力传感器难度的“六次方”。

据了解,南京神源生虽然规模不大,但其技术源头可以追溯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仿生所(创建于2002年),公司创始人创办仿生所并任所长,是国内最早研发六维力传感器的企业之一。

多年来,创始团队以仿生学为基础,从事交叉学科研究,在仿生机器人设计与运动控制、动物机器人神经调控技术、仿生材料与摩擦学应用、轻量化与多功能材料等相关领域拥有大量技术储备,贯穿了“生物机理→力学模型→材料开发→工程应用”链条,核心优势在于跨学科融合(机械、材料、生物、航天)。目前,其成果已经在航天、救援、高端装备等领域形成了技术壁垒。

公告内容也体现出,九鼎投资本次收购看重的正是南京神源生的技术积累、研发能力和潜在市场增长动力。

在生产环节,六维力传感器属于“软硬”结合的产品,技术工艺要求高,且在不断迭代,新进入者需要较长时间积累且很难追赶。而客户一旦选用,由于涉及整个人形机器人系统的适配问题,较难被替换。因此,早期进入者的先发优势非常明显。南京神源生专注六维力传感器研发超过十年,已经获得了同行和下游标杆客户如富士康、新松、库柏特等的一致认可。

2025年被普遍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未来的增量主要依靠人形机器人的放量。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以及批量应用,以六维力传感器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将随之迎来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