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8月8日电(丁晶) 当地时间周四(8月7日),OpenAI官方正式推出了备受外界期待的、性能更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
中信证券表示,GPT-5等将成为新一代AI应用发展基石,智能体和多模态两大主线有望持续引领产业,并同步带动推理端算力需求。
GPT-5 本身是一个集成模型
GPT-5是一个统一的系统,由智能高效模型+深度推理模型(GPT-5 thinking)+实时路由器组成。
其中,智能高效模型可回答大多数问题;深度推理模型用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实时路由器则是会根据对话类型、复杂性、工具需求和用户明确意图,快速决定使用哪种模型,且会基于真实信号持续训练改进。一旦达到使用限制,每个模型的精简版将处理剩余的查询,OpenAI未来将会把这些功能整合到一个单一模型中。
GPT-5在基准测试中表现优于之前的模型,回答问题速度更快,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更有帮助,幻觉可能性显著降低。
拥有编程、创意写作、健康领域三大优势
根据OpenAI公开的测试数据,GPT-5在数学、编程、视觉感知和健康领域表现均大幅超越前代模型。
编程:是迄今为止最强的编程模型,在复杂前端生成和大型代码库调试方面有显著改进,能根据单个提示创建美观且响应迅速的网站、应用程序和游戏等。
创意表达与写作:能将粗略想法转化为有文学深度和节奏的引人共鸣的作品,能更好地处理涉及结构模糊的写作,在日常写作任务中也更有帮助。
健康:GPT-5能更积极地标记潜在健康问题,帮助用户解析医疗结果,尽管OpenAI强调,ChatGPT不能替代医疗专业人员。
谁能用GPT-5?
简而言之,ChatGPT 所有用户都能用。
GPT-5今日起开始向免费用户和付费用户逐步推出,付费用户拥有更高的使用限额。
Pro订阅者可无限访问GPT-5,并能使用GPT-5 Pro;Plus用户可将其作为日常问题的默认模型,使用量显著高于免费用户。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 表示:“GPT-5 第一次让人感觉像是在与任何领域的专家交谈——一位博士级别的专家。”奥特曼称该系统是该公司朝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最终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OpenAI内部压力重重
OpenAI 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其研究人员和管理层今年都面临着新的压力。
虽然微软是 OpenAI 最大的外部股东,但双方在核心技术授权上其实存在不少分歧。尽管微软通过合同在2030年前拥有相关权利,但一些高级研究人员仍然抵制将他们的发明成果交给微软。随着 OpenAI 试图重组其营利性部门以便最终上市,双方都在寻求对方做出让步。据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作为重组的一部分,微软很可能获得 OpenAI 营利性部门约 33% 的股权。
此外,Meta Platforms 已经从 OpenAI 挖走了十多名研究人员,包括多位 GPT 系列的关键技术骨干,这直接导致团队重组节奏被打乱。
此次推出GPT-5,除了回应市场长期以来的期待,或许还与OpenAI近期正在进行的资本运作有关。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正以约5000亿美元的估值对现任和前任员工潜在的股票二次出售展开初步谈判。就在一周以前,OpenAI成功融资83亿美元,投资者包括黑石集团、TPG、T.Rowe等,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
GPT-5核心概念股一览
1. 算力基础设施(最先受益)
中际旭创 : 800G光模块全球龙头,GPT-5千亿参数驱动超算中心扩容。
浪潮信息:英伟达合作伙伴,为OpenAI提供高端AI服务器。
中科曙光:浸没式液冷技术市占率60%,PUE值低至1.04,适配高密度算力需求。
寒武纪-U : 思元590芯片适配大模型训练,国产替代核心标的。
2. 多模态应用与工具
万兴科技:视频创意工具集成GPT-5,大幅提升音视频生成效率。
科大讯飞:医疗/教育垂直场景落地,星火模型融合GPT-5技术提升诊断能力。
昆仑万维 :自研“天工”大模型,AI生成技术全球领先。
3. 工业智能化
能科科技:工业数字孪生方案商,客户含三一重工,提升制造效率30%+。
鼎捷数智:与微软合作开发智能助理“娜娜”,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
4. 数据与安全
人民网:国家队数据确权平台,为GPT-5训练提供合规数据。
美亚柏科:“天盾”系统识别AI生成内容,应对深度伪造风险。
编辑:胡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