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中宏人寿净利大增343%!综合投资收益率仅1.74%,向浮动收益产品转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时代周报 时间:2025-08-08 00:22:42

本文时代周报 作者:谢怡雯

非上市险企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出炉。

7月28日,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宏人寿”)发布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公司第二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9.97亿元,同比增长29.81%;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累计196.22亿元,同比增长4.96%。

上半年,中宏人寿实现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大增343.45%,增幅较大或与其2024年一季度出现亏损、基数较低相关。

投资收益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宏人寿的财务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达到2.15%、1.74%,其中财务投资收益率比去年同期提升0.29个百分点,不过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2.34个百分点。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宏人寿分红寿险的保险业务收入规模快速提升。2022年~2024年,其分红寿险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44.07亿元、114.01亿元、193.64亿元,其中2023年、2024年均远超普通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其他细分险种收入。

在业内人士看来,重点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是行业转型的“关键一跃”,这一转型既符合监管“保险姓保”的定位,也顺应居民财富管理从“保本增值”向“风险适配”转变的趋势。未来,此类产品若能提升透明度、优化分红机制,将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宏人寿深圳分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问题,被处以50万元罚款,时任相关责任人严毅被给予警告并罚款10万元,合计罚金60万元。

针对上半年业绩及罚单相关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联系中宏人寿,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图虫创意

投资收益率排名靠前

中宏人寿于1996年开业,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寿险公司,目前两大股东分别是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团旗下的宏利人寿、中国中化集团旗下的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49%。

根据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公司整体偿付能力水平充足。2025年第二季度末,其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57.62%、224.09%,相比上季度末均略微下降。

中宏人寿表示,本季度准备金评估利率继续下行,导致准备金负债的认可价值有所上升,对整体实际资本有一定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市场利率水平有所下降,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浮盈有一定幅度的增加,部分抵消了准备金评估利率下滑的不利影响。此外本季度的新单业务提高了公司各项最低资本要求。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中宏人寿近年来披露的投资收益率在人身险公司中处于相对靠前水平。

今年上半年,中宏人寿的财务、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15%、1.74%。据统计,其上半年财务投资收益率在有披露数据的57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中排名第25位。

近三年,中宏人寿平均的财务、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37%、5.36%。2024年,其财务、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3.90%、9.17%,高于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2024年人身险公司财务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平均水平(3.48%、7.45%)。


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据偿付能力报告,截至二季度末,中宏人寿的投资资产金额达到1305.52亿元,相比上季度(1218.34亿元)环比增加9.72%,相比2024年第二季度(1008.31亿元)同比增加29.48%。

据偿付能力报告,中宏人寿2024年大幅增加了国债和股票的投资余额。

其中,截至2024年末,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FS)来看,中宏人寿持有的国债余额为261.23亿元,与2023年末相比变动不大。不过以持有至到期投资来看,其持有国债余额达406.17亿元,相比2023年末增幅达到102.59%。

中宏人寿积极响应险资入市的号召,也大幅增加了股票持仓。截至2024年末,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FS)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资产余额达到55.08亿元,相比2023年末的5.73亿元,增幅达到了惊人的861.72%。不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来看,其股票资产余额为2.32亿元,相比2023年末变动不大。2024年,其投资收益为41.40亿元,同比增加17.98%。

在保险新会计准则下,部分金融资产从“AFS”调整为“FVTPL”,意味着其公允价值波动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将进一步加剧保险公司的净利润波动。

近年分红寿险收入占比大幅提升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在行业转型的趋势下,中宏人寿分红寿险的保险业务收入规模和占比正在逐年提升。

2024年,中宏人寿分红寿险的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93.64亿元,同比增加69.84%,占到其保险业务收入的63.66%,远超普通寿险(59.69亿元)、健康险(47.55亿元)、意外险(0.59亿元)。

2022年、2023年,其分红寿险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44.07亿元、114.01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30.37%、49.17%。由此可见,中宏人寿近年来在分红寿险的市场规模提升较快,与此同时,2024年普通寿险的保险业务收入59.69亿元相比2023年下滑了11.74%。

作为浮动收益型产品,分红险的红利收益与公司当年度投资收益情况挂钩。

据中宏人寿官网,部分分红险产品除了披露近五年的红利实现率以外,还披露了最近二十年累计红利实现率。分红实现率的计算公式是由当年实际派发的红利除以利率演示的红利金额,分红年度为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据统计,其中2025年新发产品的分红实现率达到100%,分红实现率在60%~70%范围内的产品数量较多。另外,二十年累计红利实现率差异较大,最低的中宏丰利年年两全保险(分红型)为54%,最高的中宏附加初中教育金两全保险(分红型)为277%。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重点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是行业转型的“关键一跃”。传统刚性兑付产品在高利率环境下具有吸引力,但利率下行周期中,其高成本反噬企业盈利。浮动收益型产品通过“保底+浮动”模式,将达到险企与投保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目标。这一转型既符合监管“保险姓保”的定位,也顺应居民财富管理从“保本增值”向“风险适配”转变的趋势。未来,此类产品若能提升透明度、优化分红机制,将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加剧,浮动收益型产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为投资者提供更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这类产品也促使保险公司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