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对格力电器的芯片业务提出了质疑。投资者指出,格力电器自2020年初至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共计340亿元,而其中芯片业务仅占一部分。与之相比,同期的中芯国际研发投入为252亿元,兆易创新为46.8亿元。此外,投资者还注意到格力电器的零边界公司参保人数仅为18人,远少于兆易创新的431人和中芯国际的数千人。投资者询问格力电器,为何零边界参保人数如此之少,以及公司芯片团队的实际规模。

格力电器回应称,公司自2015年起涉足芯片领域,设立了通信技术研究院微电子所和功率半导体所。2018年,公司成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专注于MCU芯片、智慧家庭芯片和功率器件的研发与销售。2022年,又成立了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晶圆制造、功率器件封装测试和半导体检测服务等业务。
目前,格力电器芯片团队规模近千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超过60%。对于投资者关注的零边界参保人数问题,格力电器表示已进行更新。
此前,董明珠在央视节目中回应了外界对格力造芯片的质疑。她强调,造芯片并非格力电器孤军奋战,而是作为中国制造企业的责任与担当。董明珠提到,格力已经建设了亚洲第一座全自动化的碳化硅工厂,并且整个芯片制造过程均为自主完成。她强调,这座芯片工厂没有使用国家一分钱,完全依靠公司自身能力建设,不仅为格力自身提供了样板,也能为其他半导体厂商提供完整的设备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