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哪吒汽车:53家“投标人”能否救得了一个二梯队的梦?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伟 高见观潮 时间:2025-08-05 10:56:31
5000万元高门槛,产业型接盘者优先,新能源“卷”出一道重整生死线。

作者|高见观潮 高恒

8月4日,一纸《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公告》,将哪吒汽车再次推上风口。

在嘉兴中院于6月12日裁定受理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哪吒汽车)破产重整后,管理人终于启动招亲流程:对外广发英雄帖,重整投资人不限行业,但需有产业整合能力或投资并购经验,同时设下不低的入场门槛报名保证金5000万元。

截至目前,阿里拍卖平台信息显示,已有53位意向报名者对哪吒汽车表达兴趣。这场堪称新能源汽车首例大规模公开重整招募的行动,注定不会只是一场普通的债务重组。

但53人中,能留下几人?5千万门槛,是机遇的信号,还是告别的仪式?更重要的是,哪吒还能不能回来?

一、5000万元保证金,是门槛也是筛子

与此前个别企业走低门槛甩卖路径不同,哪吒此次重整对投资人的标准显然更高:不限制行业出身,但强调资源支持能力与经营规模对等经验,并明确资金实力是第一步准入证。

公告规定,投资人需在9月15日前提交报名材料,并支付5000万元保证金(包括此前可能支付的意向金)。这个金额远高于部分地方国资或破产重整项目常见的1000万~2000万元级别,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

这不是火中取栗的投机局,而是一场真刀实枪的资本博弈。

这一设定实际上具备两重效应:

• 先圈出真有钱的潜在买家,筛掉抱着占坑观望态度的二三线投资方;

• 给哪吒自身定调,即此次重整不是技术性破产处理,而是一次有意图重启、带有产业战略色彩的自我重构。

二、53家有意者:热闹的牌桌,沉默的真牌手

阿里拍卖页面显示,截至公告发布当日,已有53名意向方完成报名,愿意为哪吒复工复产提供资金。这一数字放在新能源大盘下,并不罕见,却足够引人注目。

但值得警惕的是,意向报名≠最终出资,尤其在高额保证金门槛下,真正能走完资金托管、方案提交、管理人遴选完整流程的,很可能寥寥无几。

从流程设计来看,哪吒此次重整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 流程清晰:管理人角色明确,重整时间表给到了9月15日;

2. 标准明确:优先考虑具有产业协同或同等运营经验者;

3. 平台公开:通过阿里拍卖平台向社会披露意向信息,保障公正与竞争。

这类安排意味着,哪吒更倾向于寻找有长期打算的产业型金主既可能是新能源整车企业,也可能是产业链上下游龙头(如电池、出行平台、整车代工),甚至包括有地方政府背景的产业基金或国资平台。

但对真正的接盘者而言,接的是资产,更是风险与信心。在破产程序下,哪吒需要的不只是钱,还得是能带资源、懂运营、愿出手的人。

三、一个二梯队的临界时刻:重整是翻盘,还是续命?

哪吒之困,并不偶然。曾几何时,它是造车新势力中少数跑进主流视野的非一线玩家。2022年前后,哪吒销量一度赶超零跑、威马,成为性价比智能车的代表。

但进入2024年后,资本收紧叠加行业降本提效加速,哪吒开始掉队,最终走向债务高压+融资失速的临界点。

重整并非终点,而是一次断臂求生的冒险,其难度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产品线定位模糊:主力车型价格段与小鹏、比亚迪、深蓝高度重叠,差异化不足;

• 智能化落地缺位:与华为、小米、小鹏等智能座舱/智驾配置形成代差;

• 融资节奏失控:在2023年下半年起未能完成新一轮融资,导致现金流枯竭。

新能源赛道已非百车齐发的创业舞台,而是寡头格局快速形成的淘汰赛。哪吒想活下来,就得找到差异化路径 + 可持续资源,而这必须依靠重整引入的新投资方不仅出钱,更要出力。

结尾:我们怎么看

从公告内容来看,哪吒汽车此次重整是一次制度性+市场化并举的实验:它用高门槛保障方案质量,以平台化方式增强透明度,在保留公平性的同时寻找强运营+强协同的战略投资人。

而53家意向方中,谁能走到最后、谁愿承担重构企业组织、团队与产品战略的责任,将决定这次重整的走向是翻盘,还是清盘。

或许,真正的大玩家还没亮牌,但哪吒的重整时间表已经摆在桌面,留给观望者的窗口,并不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