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反内卷,燃起了新一轮的市场行情。商品市场走得令人瞠目结舌,股票市场也进入回稳向好的态势。多类资产一反过去几年的态势,让投资者再次领会到单一资产波动的威力。
实际上,大多数人往往押不准一个资产的未来。抛弃追逐单一资产的思维惯性,用多资产配置来管理财富才有望真正穿越周期。这正是专业机构应对周期波动更为有效的方式。
当单一资产波动加剧时,跨区域、跨资产的分散配置或是穿越风浪的可靠航船。 因为在资产配置的世界里,重要的不是牛熊判断,而是有效分散——不仅分散下跌的风险,也分散踏空的遗憾。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个穿越了 150 多年风风雨雨,既活过了经济萧条,也亲历了大滞胀,既体会过世界大战,也享受过全球化的大型金融机构时,摩根资产管理所淬炼出的周期相处之道,就是把多资产投资作为方法论。
能够穿越超长的周期,最终靠的是尊重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顺应时代浪潮发展的方向。从缔造了摩根集团起点的乔治·皮尔庞特·摩根开始,这种内在精神就印刻在了这家金融机构身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乔治·皮尔庞特·摩根主导了多家铁路公司的合并,随后又对钢铁行业进行重组整顿。历史学家专门提出了一个词“摩根化”来总结这种通过重组提升效率的做法,完美地实现了“金融+实业”资产组合,塑造了现代金融多元化投资的雏形。
多元经营帮助摩根集团抵御了整个20世纪波云诡谲的宏观环境与产业变迁,而这种经验也孕育了摩根资产管理在多资产投资上的深厚底蕴。
从过去到未来
从 70 年代开始在全球进行多市场、多资产的投资管理,摩根资产管理已经积累了 50 多年丰富的多资产投资实践经验,沉淀了丰富的产品组合。这使得不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摩根资产管理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发优势,并对全球资本市场的脉络形成了清晰且深刻的洞察。
上世纪90年代,哈里·马科维茨凭借其开创性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从学术界为华尔街的未来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而摩根资产管理从1996年开始发布的长期资本市场假设(Long-Term Capital Market Assumptions,以下简称 LTCMAs)则从实践上提供了一套成熟的范本。
从 1996 年至今,摩根资产管理每年都会更新一份LTCMAs。基于摩根资产管理对全球经济趋势(如财政政策、经济主张和科技发展的影响)的深入分析,提供未来10-15年不同资产类别的回报和风险预测,以此作为参考来帮助机构和高净值客户进行投资决策和资产配置。在此基础上,摩根资产管理更强调通过主动管理和另类资产寻找提升回报的机会
时间本身是一种护城河。
长周期的实践为摩根资产管理积累下宝贵的策略库,从股票、债券、对冲基金到私募股权、地产、基建……仅以固定收益类策略为例,就涵盖了国债、投资级债券、高收益债券、新兴市场和货币等全球债券种类。
多元资产投资的本质是创新——投资之前没有人投资过的资产,或者是把资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组合起来。摩根资产管理在策略库上的丰富,已经足以被称为全球资产配置专家。在此基础上,广阔的金融视野,也让其在产品创新上不断超越自己。
早在 2016 年,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就前瞻性地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全球资产配置的理念,推出了摩根全球多元配置基金(QDII-FOF),并始终以“全球视野+本土洞察”深耕中国市场,持续完善多元资产投资平台建设,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解决方案。
通过摩根资产管理自身丰富的产品线,摩根全球多元配置基金(QDII FOF)通过覆盖全球股票、债券等资产,用多元化的投资和科学的组合管理,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全球资产配置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数据摩根全球多元配置证券投资基金(QDII-FOF)2025年第2季度报告,截至2025.6.30。上述表格仅为展示本基金截至2季末的重仓基金情况,无特定推荐之意,也不代表本基金将继续持有或挑选该基金作投资。
多元化和全球化其实是资产配置的一体两面。摩根资产管理所提供的多资产策略组合,不仅是资产的多元,也是地域的多元。视野足够开阔,拥有全球化投研平台的摩根资产管理,无疑是多资产投资领域的专家。
从艺术到科学
金融产品的多元创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越多效果越好的事情。多资产配置的每个字都很重要,多资产可以帮助分散风险,配置则是进行真正有效的组合。
简言之,必须具备体系化组合不同资产的能力,才算真正迈进了多资产投资的大门。摩根资产管理的FOF投资团队,从一开始就叫做MAS(Multi-Asset Solutions)——多资产解决方案团队。从名字可见,一站式提供解决方案才是摩根资产管理这个团队的核心使命。
但随着资产类别、策略种类的不断叠加,多资产投资体系的复杂程度会指数级上升。
既涉及自上而下地理解宏观局势,也需要自下而上地挖掘机遇,既要做到定性地判断市场的主要矛盾,还要能够定量地评估各类资产的比例,每一个结论都要有严谨的分析流程,每一个动作都要有严格的投资纪律。
与此同时,多资产投资还需要对组合进行多周期的管理。
从年度的 LTCMAs 观点到季度的策略峰会,再到月度的配置会议,甚至还要细化到日度的研究报告,形成了摩根资产管理对一个多资产组合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种周期维度的配置能力。
作为摩根资产管理中国资产配置及退休金管理首席投资官,恩学海拥有超29年投研经验,曾在华尔街以养老金投资著称的富达基金负责401K养老金投资多年,过往管理规模超1500亿人民币*。他曾总结过,资产配置要按流程严谨地走完三步—第一步是关注长期的战略层面资产配置;第二步是中期配置层面,也就是我们的经济周期;第三步是当下的战术资产配置。
数据摩根资产管理,截至2025.3.31。*富达基金,截至2017.12.31。恩学海自1994年至2017年就职于美国富达投资集团,1998年起担任专户投资经理,2003年起转任公募基金经理,自2018年10月加入摩根资产管理。
因此,一个优秀的多资产投资组合必须能够立足长期做好战略布局,又能在这个充满波动的时代及时回应重大变化、灵活调整战术配置,这才是利用多元资产穿越周期的根本之道。
而所有这些对资产的评估、对策略的调整、对变化的敏感,最终考验的是一个机构平台化作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多元资产并不仅仅在于类别要多,更考验组合不同资产的能力,对于金融行业而言,这也意味着一种更加工业化的生产关系,需要更现代更科学的组织管理。
在这个维度上,摩根资产管理中国的多元化投资基因,在国内基金行业比较少见。
一方面,摩根资产管理多年以来的全球布局,为国内团队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摩根资产管理中国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的一站式全球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摩根资产管理在全球管理超3.7万亿美元资产,拥有600+投资策略,千余名投资专家覆盖全球超160个市场,其中多资产解决方案团队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400亿美元。数据摩根资产管理,截至2025.3.31
这种体系化、全周期的平台化分工协作是一种金融工业化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在多元资产配置领域,摩根资产管理的平台优势助力其可持续的投资能力。
与此同时,超3.7 万亿资产管理规模,50 多年全球多元资产配置经验,之于一家资产管理机构而言,不仅仅是投研团队和投资实力的证明,也意味着他们对市场变化、客户需求有着敏锐的触角和及时的应对。数据摩根资产管理,截至2025.3.31
从静态到动态
在大多数时候,资管机构总是强调自身投研实力,但其实资产管理作为一种金融服务,不仅需要追求可持续的收益,也在于更准确的理解投资者需求。
对于摩根资产管理而言,庞大的资产管理市场有着多元的需求分层,多资产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都能够穿越各自的周期。
针对分散在全球各地、各个年龄阶段、以及各种风险偏好的客户,摩根资产管理依靠其全球化的投研、市场团队,持续开发并管理着超过 600 种策略。但最终交付给客户的,并不只是单纯的策略,而是通过多资产投研团队实现灵活组合,为客户提供一套适配的解决方案。数据摩根资产管理,截至2025.3.31
所谓解决方案,就意味着把所有复杂的问题放在资产管理机构自身的专业能力内去解决。比如,不同的国家地区,资本市场、基金行业也会有各自的特征。理解这些特征的存在,然后利用好这种差异,本质上就是一种争取超额收益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细节是,恩学海带领的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多资产投资团队,既拥有全球视野的资产配置框架和方法论,也针对中国市场本地化的特点优化调整。
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新发基金现象, 一个基金需要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从 100%现金到预期资产配置目标,同时要提供良好的投资体验,那么投资团队就必须要做好对当下每个资产的战术资产配置判断,而不仅仅把眼光放在遥远的三五年后。因此,摩根资产管理就利用自身非常成熟的资产配置体系,来优化建仓期的投资体验。
与此同时,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资产择时问题,是长久以来困扰着投资者们最终收益的关键——你不能在通胀的时候现金过重,又不能在通缩的时候风险偏好过高,资产配置做反了,就是加倍地反受其乱。
过去,人们背熟了美林时钟的顺序,但随着市场效率的提升和宏观环境的变化,这套相对静态的理论框架,或难以提供未来的资产配置策略。因为它无法量化宏观政策与调控手段的影响,更无法确定经济周期目前究竟处于哪个阶段。
核心的痛点是,资产价格的波动往往是由于经济通常在波动中运行,这就意味着一个可持续的多资产投资组合必须要能够动态地进行配置调整。
摩根资产管理在常年的实践中,已经对自身的多资产配置框架进行了大量的迭代,实现了从长周期回报预测到短周期事件冲击的多层级动态调整,覆盖了宏观经济、企业基本面、市场流动性等多重变化,争取更好地管理组合风险。
亲历多元资产理念更新与美国市场残酷行业竞争,不论对于从业者还是对于投资者,摩根资产管理都提供了一份经得起参考的答卷。
尾声
每当经济周期与科技进步相遇,金融行业也不可避免地裹挟在新周期的浪潮里。
实际上,从2008 年金融危机至今,金融市场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剧烈的结构性变化——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速扩散,量化基金和被动指数崛起为市场的主要力量。
而如今后疫情时代的全球供应链重塑,迎头撞上AI领域的变革引发各行各业的效率提升,资产管理行业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指数投资很好,但只有指数并不够;黄金亘古闪耀,可单押趋势的线性外推仍是不够成熟的应对。
因为我们正在面临太多不可预测的线性突变,单一资产的剧烈波动也在全球各地的各类资产里持续地反复上演。
谁能够更好地应对笼罩在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找到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组合,谁就更有可能把握住自身的命运。
而这最终考验的,不是一个人能否猜对一个资产短期的趋势,而是能否用更体系化的框架来应对长中短期的持续变化,用更现代的多资产投资来武装自己。
当一个人很难像一支队伍一样冷静、专业地应对四面八方的风险与波动时,能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解决方案的资产管理机构,就能赢得更多的未来。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正式更名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使用「摩根资产管理」及「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作为对外品牌名称,与JPMorgan Chase & Co.集团及其全球联署公司旗下资产管理业务的品牌名称保持一致。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本资料仅为公开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同时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上述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所刊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本产品由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本材料为公开宣传材料,受雇于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并被授权的员工可基于产品或服务沟通目的通过个人朋友圈转发。未经授权请勿转发。本材料仅在中国内地分发,且仅针对中国内地的有关适格投资者。202507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