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道的「骨折价」下,友商们如何接招?”
作者丨马广宇
编辑丨田哲
距离乐道L90发布会的21天后,李斌终于为其公布了售价。
7月31日晚,蔚来汽车在杭州召开新品发布会,其旗下乐道品牌L90系列车型正式发布。
L90共有六座、七座两个版本,均有Pro、Max、Ultra三种配置。
其中,六座Pro版售价为26.58万元,电池租用(Baas)后售价为17.98万元;Max版售价为27.98万元,电池租用后售价为19.38万元。
而七座版本以上的两种配置售价,均在六座版基础上增加0.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六座与七座版的Ultra车型售价同为29.98万元,电池租用后售价为21.38万元。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发布会上表示,乐道L90六座版本将在8月1日开启交付,七座版本9月份交付。
在乐道L90发布会之前,乐道L90就已经在门店开启了试驾活动,累积了不少意向车主订单。
发布会结束当晚10点左右,多数乐道门店已经“人满为患”,其中不乏已经下订的车主返店再次体验。
发布会后的某乐道销售门店
有乐道员工在当晚对雷峰网透露:“目前内部还没有办法看到具体锁单数量,但从当晚的锁单人数来看,锁单率大概率超过了50%”。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蔚来和乐道销售在管理层面存在部分合并,但蔚来销售团队并没有参与乐道L90的销售工作,在当晚高热度的情况下,不少乐道店员应接不暇。
理想i8发布后,乐道汽车销售负责人章正辰在曾在乐道全国店总群中透露,乐道L90顶配不会超过32万,价格一步到位。
两者的针锋相对已经溢出了屏幕,然而从实际发布价格来看,乐道L90除了在Pro、Max、Ultra的配置命名上有所致敬外,显然没有将理想i8当做真正的对手。
Baas后的乐道L90,价格最低下探到17.98万元,这意味着乐道L90除了能够完整覆盖20-30万价格段的用户,同样也能向下与比亚迪宋Plus掰掰手腕,哪怕在同价格段产品中,友商也多数都聚焦在五座车型。
此时的乐道L90正处于巅峰时刻,在相同价格,鲜少有对手可以与其对抗。
从产品来看,乐道L90的定位并没有对目前在售的蔚来车型形成直接竞争。作为乐道品牌聚焦家庭用户的旗舰产品,乐道L90直指传统大三排 SUV 的空间局促与补能焦虑两大核心痛点。
基于全新一代900V纯电平台架构及零部件极致小型化、集成化设计,乐道L90实现空间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车身长度5145mm,轴距3110mm,使得纵向最大有效尺寸占比达81.5%,垂向占比85.9%,空间利用效率在同级车型中处于领先水平。
乐道L90七座版本采用2-3-2结构,并针对传统七座车第三排进出不便的痛点专门优化,第二排右侧座椅可通过两段式翻折,形成一个670mm的超大开口,方便第三排进出。
在收纳能力上,基于NT.3.0平台的乐道L90前备箱,具备240L超大容量,通过36项高效集成设计及13项硬核专利技术优化,能够容纳一个30英寸超大行李箱,加上后排430L的储物空间,大幅度拓展家庭出行的装载灵活性。
李斌在发布会上表示,蔚来用十年充换电投入、十年技术研发投入,彻底解决了大三排 SUV 用户“空间仍不够用,补能还有焦虑”的体验痛点,让乐道 L90成为了家庭大三排 SUV的革新之作。
较大的车身尺寸并没有对其操控和性能造成影响,L90配备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并支持100mm调节行程的空气悬架,而基于蔚来自研的“行云智享底盘”,乐道L90还可以根据云端数据,提前预判路况并调节悬架行程。
此外,乐道L90后驱版搭载340kW永磁同步电驱,0-100km/h加速5.9秒;四驱版综合功率440kW,加速仅需4.7 秒,配备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及空气悬架系统。
通过107处空气动力学优化,L90实现了0.25风阻系数,85kWh 电池包带来CLTC 605km续航,14.5kWh/100km的超低电耗配合换电网络,能够解决大部分用户的里程焦虑。
智驾方面,L90标配包括4D毫米波雷达在内的30个高性能感知硬件,支持NO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在搭载高通骁龙8295P芯片和一颗Orin X芯片,并拥有支持AR增强显示的35 英寸的 AR-HUD后,L90在转向时可显示16.7 英寸的盲点影像,提升行驶安全性。
对李斌来说,乐道L90是不能输的一战。
据蔚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蔚来总交付新车72056台。
其中,蔚来品牌47732台,乐道品牌17081台,萤火虫品牌交付7612台。即使乐道品牌的月交付量从4400 台提升至6400台,但与此前设立的稳定月交付2.5万台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乐道L60的销量已经陷入瓶颈,此时的乐道亟需新的变量来带动品牌持续向上。
作为先于友商踩在大三排SUV风口的乐道L90,在李斌近乎“骨折”的价格打法下,已经显现撬动整个品牌的势能,友商又该如何接招?
本文作者长期关注智能硬件及终端和各大车企动态,对终端渠道、业内动态感兴趣的行业人士,欢迎添加作者微信(ByArsT)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