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首条城市中心无人机应用航线首飞
环球网
沈阳日报
7月31日上午9点49分,一架大疆御3小型无人机在皇姑区崇山中路一处空地垂直升空,沿规划航线完成百鸟公园空域飞行测试,历时5分钟。
此次飞行,是沈阳市首条城市中心无人机应用航线的首次验证飞行,这也意味着沈阳在发展低空经济、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上的又一重大进展。
今年以来,沈阳市已先后开通了几条无人机应用航线,主要服务于物流配送、低空观光等领域。此次在皇姑区完成首次试飞的航线,位于主城区一环以内、近零环区域。
据了解,该航线作为沈阳市首条城市中心无人机巡检应用验证示范航线,主要服务于城市应急巡检,如发现火源、人员异动、交通异常、管网泄漏等应急情况,辅助公安、交通、应急等相关部门快速处理。
“比如,无人机在巡检过程中,发现崇山路交通拥堵,就能第一时间确定拥堵点在哪儿,产生拥堵的原因是事故还是违停。同时锁定导致拥堵车辆的具体位置,并识别车牌号。信息传回后端,交警人员就可以判断事故,快速取证、快速处理。”负责此次试飞的辽宁起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关凌飞介绍。
如果人工出警,到现场可能需要20分钟或者是半个小时,而无人机则可以在5分钟内快速到达事故点,帮助交警部门通过搭载的喊话系统“遥控”指挥、快速疏导现场。
再比如城市地下管网渗漏,无人机在输气管道上方50米到80米范围内飞行,依靠搭载的热成像和气体检测传感器,快速感知地下管道温度异常,快速锁定漏点。而这些只是应急巡检众多应用场景之一。依靠全自主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可实现7×24小时执飞巡检,自动返航换电、充电,全程不需要人工控制,无休护航城市安全。
皇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此次验证飞行,皇姑区历时5个多月,举全区之力搭建军地协同、政企联动新模式——由沈阳市低空数智产业园入驻企业主导实施,涵盖航线规划设计、基础设施搭建、飞行测试执行等关键环节;空域管理、民航部门进行专业指导,确保低空数据实时采集与高速传输能力;地方政府各部门高效协调保障,各合作单位通力配合,确保航线顺利获得审批并取得飞行许可。
首次验证飞行后,经过数据分析复盘,低空航线首航测试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不仅探索了低空应用的落地路径,更为后续拓展商业应用、深化产业合作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