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消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对《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新增了腕管综合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两个职业病类别,并于2025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腕管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鼠标手”,是由于长时间使用鼠标和键盘而引发的手部疾病,发病率在现代社会正逐年上升。这一病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手腕疼痛、手指麻木、无力等,严重时疼痛可达前臂、上臂甚至肩部,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规定,职业性腕管综合征的诊断,目前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和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暂无法认定。
此外,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也仅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那么,在日常工作中,要如何缓解和预防“鼠标手”?根据公开信息,有医生给出四点建议:
1.使用电脑时,避免手腕过度弯曲紧绷,要使我们的腕关节保持在零度,也就是处于自然平伸的状态,这样腕部感觉最舒适。
2.每隔半小时要离开电脑,适当放松一下手部,做做甩手动作。
3.进行握力训练。找一个筋膜球或瑜伽球,紧握30秒为一组,每天至少3组,可锻炼我们的手部肌肉。
4.握住手掌,向后扳一扳手腕,可以拉伸我们的肌腱和神经,从而起到放松作用。
医生提醒,以上几点只能起到缓解和预防的作用,如果症状严重,应去医院及时就诊。